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331122000000/2011-02843     发布机构: 县府办     发布时间:2011-07-28 11:40:59

文号:

(2008年3月19日在缙云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缙云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缙云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中共缙云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谋求争先进位、推进撤县建市、构建四型缙云”总目标,抢抓机遇、创新求实、转变作风、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3亿元,增长16.5%。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增长30.5%。财政总收入7.8亿元,增长3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3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1元,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33元,增长10.9%。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5%和4.6%。城镇登记失业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4.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继续稳定粮食生产。有效整合支农资金,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开展“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试点工作。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增茶叶、蚕桑、水果等特色产业基地1万多亩。19个农产品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在各类农博会上再创获奖新高。深入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示范整治村62个,全面完成第一轮村庄整治任务。加快康庄工程建设,建成通村公路路基、路面216公里。加固山塘水库32座。解决了9.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扎实推进。乡镇连锁超市和农村放心店覆盖率100%。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来料加工费6990万元、培训转移就业9770人、异地搬迁安置618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农户脱贫率达63%。滩坑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扶持政策,编制产业规划,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总量继续位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13亿元,增长38.6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园区开发扎实推进,建成区形象得到改观,劳务、教育等配套功能逐步完善。进一步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省高新技术企业各3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扶持项目1个、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8个,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省高新技术产品12个。支持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一批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实施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2个。切实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企业积极性充分调动,实际利用内资7.1亿元、外资398万美元。重点实施好26个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全县完成工业投资14.5亿元,增长48.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1%。外贸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增长473%,自营出口总额占全市四分之一强。

旅游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仙都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望湖山庄、温泉勘探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启动黄龙景区开发,挖掘大洋山、括苍山旅游资源。轩辕氏祭典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我县被授予“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强,市场影响逐步扩大,全年共接待游客182.8万人次,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8.5亿元,增长31.7%。全面启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组团城市框架逐步显现。新区突出拉框架、造靓点、强功能、建体制,老城区改造稳妥推进,污水处理厂、规划展览馆、寺后桥等项目相继竣工或上马建设。旅游和城市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繁荣。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6.8%。金融业运行稳健,200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9.2亿元,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42.4亿元,增长15.2%。

诸多发展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完成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加快土地整理,建成标准农田4.77万亩,新增耕地1.44万亩。完成土地开发1.6万亩、建设用地复垦1492亩,用地紧张矛盾得到缓解。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合作,优化政府性债务结构,财政运行状况明显改善。深入开展银企合作,新增工业贷款3.7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220千伏仙都变、110千伏里弄变增容工程竣工投产,110千伏东山变开工建设,220千伏白峰变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高度重视项目工作,调整投资重点,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及时扭转投资下滑状况,实现止跌回升。解决了县城和工业园区部分征地历史遗留问题。清理了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工程欠款。出台新的国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政策,研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安置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对规划区内农民建房模式进行探索。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乡财乡用县管”,大力化解乡镇负债。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积极筹划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新建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扎实开展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活动。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积极筹建仙都中学(暂名)、新碧初中,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效明显。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实施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开展社保“五费合征”,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参合率达85.4%。完善困难群众住房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平安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信访、安全、应急、司法等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方志、气象、人民武装、拥军优属等领域取得新成效。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继续发展。民族、宗教、侨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社会建设管理力度,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十方面实事。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改进经济工作,区域发展的组织性、协调性有效提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民主决策制度,实行重大决策公示和“阳光规划”。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实行政府领导领衔办理重点建议提案。虚心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及各人民团体的建议意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和“狠抓落实年”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成功创建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

各位代表,去年以来,我们面对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和生态环境压力,面对人民币升值、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市场压力,面对体制转换、社会转型、发展转轨过程中矛盾多发的社会压力,面对五十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压力,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在创业创新、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新的胜利,全县经济社会继续朝着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

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缙云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缙云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向驻缙部队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发展的县内外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发展基础不够扎实,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制约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性约束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城市集聚带动能力不强,“三农”基础比较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一些影响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改革完善;政府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仍需加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服务发展的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破解难题、操作到位的能力不高,协调配合、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少数干部甚至滥用权力、贪渎腐败。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和重托。

二、200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大气创业、大力创新”为主线,着眼又好又快,推动跨越发展,增进社会和谐,努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顺利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夺取“四型缙云”建设新胜利!

根据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农业总产值增长4%。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适应大气候、改善小环境。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走势对缙云发展的影响,准确解读把握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理念、机制、举措上及时做好适应性调整,以自我完善应对变化,以练好内功化解压力,切实提高破解难题、操作到位的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抢喝政策和市场的“头口水”,善于从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寻找发展机遇、拓宽发展空间、运用发展资源,以更积极的思想态度、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更澎湃的创业激情,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带领缙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是要进一步用发展保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缙云正处在爬坡、过坎、闯关的关键时期。咬紧牙,进一步,则海阔天空;缓口气,歇一会,则一落千丈。我们要始终牢记欠发达这个最大的县情,紧紧扭住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好字当头,加快发展,全民创业,全面创新,这是解决缙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我们要始终不忘全县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把更多的心思、精力、智慧、资源用在为民办实事、谋福祉、创和谐上,努力实现经济指标和幸福指数的内在统一,这是所有政府公务人员的最大使命。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效率、改进政府服务。自觉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决策办事,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模式,更广泛、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组织程度的最大化。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以企业家的眼光审视行政运作,瘦身、减负、放权,专心致力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优服务、更好形象,满腔热情地服务人民、服务企业、服务创业,切实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2008年的主要工作

(一)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是缙云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潜力所在、活力所在,是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必须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以质取胜,加快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政策、环保等倒逼机制,增强企业创新的紧迫感,加快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对接市场需求,重点突破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补链技术。鼓励企业与“大院名校”紧密联合,完善人才培育、引进、评价机制,加快各种创新资源融合,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严格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业的浓厚氛围。

以装备制造、照明电器、新材料等行业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辅导进程,积极开展技术赶超和传统产业提升,深入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和标准化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迅速做强做大。围绕行业龙头骨干,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提高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发展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专业市场、产品展销、现代物流、信息中介、产业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挖掘、培育、提炼产业集群的文化元素,为产业持久发展提供强大生命力。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保持高水平、高强度的工业投入,以增量带动存量,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工业强劲发展积蓄后劲。充分利用产业规划编制成果,积极开展招商选资,引导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龙头,重点引进高科技、新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跨越式提升。坚持引进外资与激活民资“双轮驱动”,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继续抓好欧蒲电光源、金宏照明、锯力煌锯床、华孚纺织等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严格项目准入资格审查。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有序推出小宗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和鼓励标准厂房建设,满足中小企业创业需求。积极开展挖潜节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重大工业项目用地储备制度,为大企业、大项目预留发展空间。

以行政区划调整、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快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优化工业布局。适时启动园区扩区工作。继续以工业新城理念指导园区开发建设,完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推动“建区”向“造城”转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环保、防洪、教育、商住、劳务、金融、商业、通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建成区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园区开发档次和建设水平。继续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延伸市政公共服务网络。深化园区、功能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壶镇、五东工业功能区开发。鼓励新建、舒洪、东方等工业重镇发展。

(二)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基础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

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发展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水稻单产,巩固粮食生产安全。重点突出畜禽养殖、蚕桑、茶叶、食用菌等农业产业,调整产业区域发展规划,加快建成一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特色农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强镇、强乡、强村。继续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产业化组织发展,增强带动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农村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农科教一体化科技服务体系,利用农技110、农民信箱等手段,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种养模式。加强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和QS认证,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引导土地、山林等资源依法有序流转。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扎实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

实施“农村新社区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好中心村和中心居住点规划,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实施新一轮村庄整治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部村庄在2012年前完成整治任务,努力改变农村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的状况。加大困难村康庄工程补助力度,建成路基、路面179公里。解决7.9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3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加快“空心村”改造。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建房难、建房乱现象,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农民建房问题争取实现突破性进展。简化新农村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最大限度方便农民群众。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把鼓励创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不断创新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方式,探索农民大学生培训机制,强化订单培训、对口输出,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计划完成培训2万人。大力扶持来料加工业,引导农家乐休闲旅游有序发展,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高山远山地区、重点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为重点,实施“山区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实现1000名农民下山脱贫致富。继续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做好扶贫帮困、慈善救济工作,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成效。扎实推进滩坑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

(三)加快旅游三产发展,努力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以全新视角审视,赋予旅游更重大使命、更先进理念、更丰富内涵。把发展旅游定位为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带动三产发展的龙头、促进农民增收的抓手,编制大规划,建设大景区,培育大产业,巩固全市旅游龙头地位,打造浙中南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拓展旅游空间。加大仙都主景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强景点串联,扩大景区范围。加强河阳古民居保护开发。抓紧完善黄龙、大洋山、括苍山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2个、3A级3个。丰富旅游内涵。逐步推出地质科普、森林旅游、农家体验、工业观光、运动探险等项目,加快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体验旅游转变。不断深化黄帝文化研究,挖掘、培育、做大影视文化、婺剧文化、石头文化。打造旅游精品。高标准、高要求推进旅游开发建设,编制精品规划、建设精品景点、打造精品线路、策划精品营销。创新旅游政策。按照“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市场运作产业发展、多方吸引社会资源”的思路,改革旅游投融资体制。把旅游三产招商引资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抓手,积极引进一流的市场开发主体。继续完善仙都风景区管理体制,加快改革河阳古民居管理体制。抓紧做好温泉勘探、仙都景区西入口、望湖山庄、仙都天然影视城、上宫寺、朱潭山景点改造等项目。增强旅游对相关第三产业的带动能力,加快“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业发展。力争实现游客接待总量230万人次,总收入超过10亿元。

(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在更大范围内统筹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中心城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快“撤县建市”工作进程。

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充分利用试点机遇,加快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促进用地空间合理布局。抓紧开展五云、壶镇、新建等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修编,围绕中心城镇实施资源重组。稳定行政区划调整地区的既定政策。高度重视壶镇镇的建设发展,紧紧抓住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行政区划调整、台缙高速公路开通、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等机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壶镇工业经济更快发展,城市面貌尽快改变,不断增强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建设投入,进一步发挥新建、东渡、舒洪、东方、大洋、大源等中心镇的集聚功能。

逐步拉开城市框架。按照“三区组团”的思路,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外围交通圈。新区东部加快金温铁路西移;南部通过建设名山大桥逐步与东渡贯通,争取上马后陈山公园、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工程,拉开洋潭头区块开发序幕;西部密切新老城区融合;北部完善路网规划,加强与七里及城北、新碧区块的连接。加快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实施依山建城,彰显山城特色。完成旧城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积极稳妥推动老城区改造,尽快改变旧城面貌。加大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房产收储力度,开展城市重要节点改造,增加绿化、休闲、泊车、环卫等市政设施,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新区建设要沿好溪造靓点,加快上马江滨公园、电力调度大楼、人民银行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积极筹建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老年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设施,完善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功能配套,高起点、高标准加快推进燃气管道、污水管网、城市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扩大市政管理覆盖,消除市政管理盲点,应用科技、信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五)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增强出口消费的拉动作用。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缙云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不可偏废。必须继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积极鼓励进出口,努力推动消费转型,加快形成三大需求协调并进的格局。

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业投资和民生保障项目。加快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建议书报批、库区调查和移民前期等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推进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220千伏白峰变、看守所和消防队迁建、船埠头大桥、中心粮库、壶镇水厂、35省道壶镇大桥、外新公路等项目。完成110千伏东山变、110千伏黄龙变增容、台缙高速缙云段、寺后桥等项目。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按照“五个一”要求,早规划、早报批、早政策处理,重点抓好政策解读、规划对接、设计评估、立项审批等环节,形成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灵活高效的前期工作机制。继续做好金温铁路扩能提速改造、330国道西移、42省道壶镇以北段改线、110千伏雁门变和舒洪变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不失时机地推进方溪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对接省“三个千亿工程”,加强重点项目库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切实强化要素保障,大力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争取完成土地开发5000亩,建设用地复垦500亩,土地整理5000亩。做好商住用地出让工作。构建新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体系。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合作,积极引进外地商业银行及其他新型金融机构,鼓励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努力破解资金制约。

在加快“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引进来”,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逐步增加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出口竞争力。鼓励企业在外设立生产营销机构,引导外贸企业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妥善处置外贸摩擦。抓住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和管理理念、科技人才,增强企业综合实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培育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健身等热点消费。

(六)切实抓好节能减排,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保护缙云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落实政府职能,强化企业责任,加强综合治理,让缙云大地青山永在,绿水长流。

强化节能减排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加快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分开发区域,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保障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大力发展旅游等生态效益型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做大经济总量,降低单位能耗。扎实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坚持“堵、治、疏”相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新增量替代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效防止污染源无序扩张,禁止无证或超量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执法力度,做到令行禁止。巩固新建溪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成果。加快县城、园区、壶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末端治理能力。扎实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切实加强生态林建设,实现以林减排。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水平。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机关单位、企业和家庭的自觉行为。

(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紧紧围绕“五有”目标,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导向,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到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民意民愿、满腔热情关注民生、千方百计保障民生、竭诚尽智改善民生,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又要加快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巩固深化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教育发展的保障力度,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基本建设负债。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加快仙都中学(暂名)、新碧初中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探索管办分离和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程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发展,重视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完善扶贫助学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积极推进卫生文体事业发展。启动卫生强县创建工作,提升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科学编制卫生资源布局规划,构建完善合理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区和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以“奥运年”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强指导服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继续推进“五费合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符合县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成果。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即征即保的同时,逐步消化历史欠债。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住房保障体系。分步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继续努力解决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企业改制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殡葬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台、人民武装、双拥、档案方志等工作。

加强市场价格调控监管,确保粮油蛋肉等关系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供给,努力保持价格基本稳定。落实低收入群众物价补贴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防控和妥善应对。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的电力、交通、农业、林业等领域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力争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化解调处机制,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确保重点敏感时段社会稳定。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深入推进“平安缙云”、“法治缙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基层组织调解能力,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八)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新的征程、新的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革新意识、公仆意识,努力在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完善管理体制、增强服务本领上取得新突破。

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继续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完善政府领导领衔办理重点建议提案制度。健全政府工作规则和程序,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推行群众建议征集、重大事项公示听证及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不断加强和谐社区建设。

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公共领域。改进政府经济管理的方式、模式、体制、机制,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按照大部门体制的改革方向,优化设置,理顺关系,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两集中、两到位”。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多渠道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提高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开展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到位、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层级监督,建立行政部门一把手问责制,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严格国有资产管理。深化政府性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完善资金直接拨付和项目代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培育招投标代理中介机构,依法规范招投标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区划调整后续管理服务机制。

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作风。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发展理念,提高发展本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倡导“敢于负责、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狠抓落实,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从政品质,把精力放在难题破解上,把心思放在为民服务上,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商业贿赂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努力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政府。

2008年,我们将继续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努力做好就业、社保、三农、扶贫、教育、文化、环保等十方面实事。

各位代表,缙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倍加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缙云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加快构建“四型缙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

2008年为民办实事十方面内容

一、在就业方面: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750人,引导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00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2万人,实现转移就业7600人。建成1个功能基本完备、运转比较协调的劳动力市场。

二、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深化“五费合征”,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00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职工最低工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工作。对50名贫困残疾人给予免费助听助行助明。

三、在医疗卫生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100元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110元以上,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食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监管,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四、在住房保障方面:实施县城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规划,进一步完善廉租房制度。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实现救助200户。分步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五、在教育方面: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全年资助1万名低收入家庭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2.6万名困难家庭学生享受助学券补助。

六、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扎实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扩大“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范围,对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农户全面实施结对帮扶。确保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全部实现脱贫或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进以森林资源流转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七、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50个环境整治村建设。解决7.9万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完成土地开发5000亩,建设用地复垦500亩,土地整理5000亩,建成标准农田1600亩。安排农村建房用地指标120亩。提高困难村康庄工程财政补助比例,实施康庄工程项目49个,建设路基、路面179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4%。完成23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开展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

八、在基层文化方面:完成最后的63个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继续开展文化下乡“百场演出进乡村、千场电影进村庄、万册图书送农户”活动。

九、在环境保护方面:完成县城公益性生态墓区和新区公墓一期工程建设。巩固新建溪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成果。推进污水管网连接工程,县污水处理厂年实际污水处理量确保不低于设计能力的50%。

十、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进一步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力争行政许可类项目集中办理事项达到60%以上,承诺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间提速5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到98%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三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平台:是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保障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合体。

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工程:该工程从42省道改线起点官店村开始,经五里牌大转盘后往南,折西下穿金温铁路,继续往西,折南建鼎湖大桥跨好溪,经洋潭头村穿隧道,至汽车站对面接330国道。

省“三个千亿工程”:是指新一届省政府为延续“五大百亿”工程提出的“千亿基础网络工程”、“千亿惠民安康工程”和“千亿产业提升工程”。

污染物新增量替代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必须替代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并且所替代削减的污染物必须来自合法设立的企业,环保部门方可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制度。

“两集中、两到位”:是指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授权到位。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