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331122000000/2011-02845     发布机构: 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07-28 15:04:37

文号:

2010421日在缙云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缙云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吴筱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缙云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主要工作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缙云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在中共缙云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挑战、化危机、求突破、促发展,基本完成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9.1亿元,增长10.7%。工业总产值223.8亿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9.01亿元,增长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5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1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28元,增长11.5%。城镇登记失业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5.4‰。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民办实事十方面任务全部如期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全力做好企业帮扶解困。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走进企业、破解难题”、涉工部门科股岗位民主评议等活动,全面落实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缓停、下调养老保险费率、临时下浮社会保险费等一系列政策,及时解决挂牌交办的涉企难题251项,累计减轻企业负担2896万元。充分发挥企业还贷周转金作用,进一步放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积极创新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工业贷款余额达23.7亿元,比年初增加7亿元。大力引导外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做好调结构、拓市场、保份额工作,新增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5家、境外营销机构6家,外贸出口增幅逐月回升。

促进项目投资快速增长。按照“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的要求,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争取项目资金的激励机制,获得中央扩大内需投资3068万元,总量居全市前列。扎实开展“心系项目、合力破难”百日攻坚活动,人民银行综合楼、中心粮库等项目顺利竣工,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220千伏白峰输变电、看守所迁建、消防队迁建、农机培训学校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好溪水利枢纽工程、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府性投资增长66.7%。

  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启动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永武缙五金产业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工作,扎实做好实施方案编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培育和科技创新,2家企业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培育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3项产品列入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产品名单;新增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3个,申报核准“壶镇锯床”集体商标。25个项目进入省技改“双千工程”。引进中国盛科、浙江云塑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全年合同利用县外内资57.5亿元,实际到位5.7亿元。

  着力促进旅游三产发展。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圆满举办中国·仙都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暨旅游文化节。仙都景区开发加快推进,景区西入口、曲溪路、轩辕文化园、仙都影视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黄龙景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18.3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34.1%积极推进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销售总额达到9000多万元,发放补贴资金992.1万元。深化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新增村级连锁超市15。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亿元,增14.5%。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出台鼓励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政策,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切实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结合项目建设需求,对1230亩土地进行局部规划调整,解决了11个重大项目落地问题。扎实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成标准农田2964 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335亩、土地开发9660亩。完成项目土地征收3582亩,五云、壶镇和工业园区的一批征地难题得以妥善解决。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年”活动,农发行信贷组升格为县级支行,成功引进稠州、泰隆商业银行,挂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02.6亿元,比年初增加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0.2亿元,比年初增加22.1亿元。

(二)统筹推进三农工作和城乡协调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实现粮食播种面积、总产、亩产“三增长”。以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仙都笋峰”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列入第11个馆藏名茶。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新增规模生态养殖场5个,生猪自给率超过80%。水蜜桃、杨梅、高山茭白等特色果蔬走俏市场,蚕桑、食用菌等产业发展继续向好。我县农产品在省农博会上共获得金奖4个、优质奖8个,地方特色农业品牌进一步打响。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新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4家,新增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7个、放心菜基地7个。

  农民增收工程卓有成效。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面完成农民增收“6+1”目标任务。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吸纳农民工就业4万多人,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最主要平台。29.4%的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启动新碧、舒洪安置小区建设,全县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279人。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林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735万元。全面完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信用等级评价面达到100%。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试点,有效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渠道。继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育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来料加工,从业人员达到3.1万人,发放加工费1.2亿元。新发展农家乐18家,总数达到100家,累计接待43万人次,实现收入2770万元,同比增长20%。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新老城区开发建设,不断提高中心城市品位。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滨江公园、后陈山公园等项目顺利开工,朝晖公园、翠竹公园竣工投入使用。着力完善壶镇镇城市功能,35省道壶镇大桥加快推进,壶镇水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壶镇法庭等项目开工建设,湖川初中迁建、壶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1378户,完成4438户低保标准120%以下困难户危旧房改造,启动37个行政村旧村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建成农村新社区1个、示范村2个、环境整治村47个、污水处理提升村17个、电气化改造村12 个。加快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步伐,建成路基路面449.4公里,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2%90.3%。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21座,加固防洪堤7.1公里,清理河道河沟39公里,建成抗灾避灾场所5。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5个,被评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加快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决15.5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村级广播室187个,所有行政村实现有线广播“村村响”。

  城乡生态环境更加优化。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新增省级生态乡镇11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28个。切实加强村庄保洁管护,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0%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溪光瑶断面水质有效改善,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工业园区重点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制定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办法,严把项目审批源头关,共否决“两高一资”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1个。按照“控新治旧”原则,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和排污企业监管,依法取缔非法生产企业7家,关停整顿污染企业5家。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三)扎实做好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工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出台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812人,帮助6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落实就业援助资金307万元。争取到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率先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分别达到182元和24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实施“五费合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突破1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从280元提高到312元,农村居民从168元提高到188元。完成城镇居民廉租住房保障68户。扎实开展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893名重度残疾人落实了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创强成果,仙都中学(暂名)开工建设,新碧初中完成主体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强县创建活动,启动建设2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新建乡镇文化站1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2个。深入开展“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送125场演出、3440场电影、14048册图书到农村。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壶镇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启动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成立县红十字会。提高了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司法、统计、气象、档案、方志、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外事、侨台、妇女、儿童、老龄和慈善事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农村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任务。扎实做好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迅速有力开展8·15”大源特大暴雨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本完成“十小”行业整规任务。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

  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执法监督工作,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决策公开,及时处理“县长信箱”反映的问题。认真贯彻人大常委会监督法,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继续实行政府领导领衔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建议意见。积极对接省扩权强县改革,落实443项省市下放的审批事项。圆满完成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认真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全年没有新购公务用车,一般性财政支出减少17%。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商业贿赂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努力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寻求突破,在逆势中推进发展,经济运行好于预期,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各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缙云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对政府工作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和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缙部队官兵、省市驻缙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发展的县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虽然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但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然突出,转型升级时不我待;财政各项刚性支出增加明显,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少数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廉洁从政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10是决胜“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应对复杂形势、把握难得机遇、实现加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部署,按照“项目是第一政绩、工业是第一经济、民生是第一保障、改革是第一动力、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以“项目投资推进年”、“民生保障落实年”、“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主载体,全面启动“五个100工程”,推进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惠民发展,坚持壮大总量与转型升级同步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推进、改革创新与稳定和谐同步推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圆满完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增长5%。财政总收入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累计削减15%,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条要求:

  一是要趋利避害谋发展。新的一年,我们既面临国家延续较为宽松宏观政策的有利环境,又面临诸多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因素,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缓慢、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加剧、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形势将会更趋复杂。我们要努力在有利和不利因素的转换中、国际和国内资源的互补中,用足优势,化解劣势,推动发展

  二是要统筹兼顾抓经济。当前,缙云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既要尽快做大经济总量、夯实经济基础,又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从促进三大需求均衡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社会密切互动出发,着力破解发展进程中的各类难题,推动经济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持续迈进。

  三是要以人为本保民生。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和谐。我们要始终把群众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牵挂在心,宁可公务支出紧一些,也要兑现落实民生政策不打折、不拖延、不走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以更实的作风服务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是要风雨同舟聚合力。在国际市场大波动、宏观政策大调整、战略导向大变化、经济社会大转型的今天,缙云的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积极应对、把握先机就能实现率先发展,等待观望、错失良机必将止步不前。我们必须在中共缙云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把使命、信心、责任汇聚成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推动缙云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

三、抓投资促提升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扎实开展“项目投资推进年”活动。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筹划实施“五个100工程”。开工建设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好溪水利枢纽工程、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缙云书城、机动车辆安全检测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220千伏白峰输变电、看守所迁建、消防队迁建、农机培训学校迁建等一批项目建设。扎实做好缙云抽水蓄能电站、330国道西移、丽缙一级公路、岩沿至新建及西岸公路改建、42省道壶镇至磐安段改建、电力调度大楼、县委党校迁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接国家扩大内需、省“三个千亿工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积极申报争取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整体推进机制。坚持“农民利益优先、拆迁安置优先、征地社保优先”的原则,改进青苗补偿方式,完善拆迁实施办法,加快跨行政区域的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健全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部门协调配合工作制度,取消所有非法定审批前置条件,在关键环节简化程序,再造审批流程。改进项目工作考核办法,变终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单位考核为主要领导干部个人政绩评价,形成项目推进的整体合力。

  千方百计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争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快得到批准实施。积极争取省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扎实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切实抓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在城镇、工业、住宅、农村等领域深入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行动。坚持“以亩产论英雄”,鼓励发展多层厂房,积极盘活土地存量,提高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推进地方金融体制创新。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灵活运用BTBOTTOT等方式,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实行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经费激励机制,大力争取中央投资、省公共建设补助等专项资金支持。深化银政企合作,不断扩大国有营运机构和担保公司的融资担保规模,加强与外地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争取设立村镇银行,努力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全力以赴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认真组织实施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永武缙五金产业两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用好用足扶持政策,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实施块状产业质量提升工程,鼓励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创新、坚持以质取胜,切实改变低端锁定、同质排斥、无序竞争的状况,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密切对接国家和省级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新材料、大型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推进“质量强县”建设,深入实施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战略,通过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品牌提升等多种途径,引导企业迅速做强做大。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满足创业成长的要素需求,兑现各种财税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帮扶实效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建设一批更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努力突破制约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

  提升工业承载能力和开放水平。充分利用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积极争取列入省级大平台建设规划。加快启动缙云工业园区扩容和壶镇产业转型提升区开发。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碧初中迁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生态防洪堤一期工程,加快实施一批行政、教育、金融、物流、商住、劳务等配套服务设施项目。组织开展土地征收政策处理攻坚战,加快完善相关道路网和污水管网,推进连片整体开发。继续推进五东工业功能区和其他工业重镇发展。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浙中城市群为目标,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努力实现借力发展、错位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招商,着力引进更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中国盛科、浙江云塑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强化价格、质量、外包、服务等综合竞争优势。支持企业境外参会参展,建立外贸营销网络,增强对国际市场的巩固、掌控和开拓能力,加快外贸出口回暖复苏。开工建设缙云商检大楼,积极筹建海关办事处,努力为外贸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努力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畜禽、茶叶、蚕桑、果蔬等传统产业,促进生产相对连片集中,加快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设施齐全、体制完善、规模较大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区,不断提高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和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土地和山林依法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和资金互助组织的作用,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化组织发展,带动农民主动对接市场,促进传统农耕方式转变。按照“名、特、优、新、高”的目标,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不断创新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保鲜方式,积极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年初低温冻害对茶叶、蚕桑、水果等农业产业的影响,切实做好指导帮扶工作,尽可能减少农民损失。

  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巩固省旅游经济强县创建成果,继续扎实推进“一二三”工程。完成仙都天然影视城、曲溪路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仙都景区西入口、景区至县城污水管网连接、上宫寺游步道等项目进度,扎实做好景区北入口、望湖山庄、温泉度假区、黄帝祭坛等项目前期,加大景区环境整治、老景点改造、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仙都景区开发管理水平。结合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推进黄龙景区深度开发。加快河阳古民居保护开发。统筹推进括苍山森林公园、大洋山森林公园、晨龙太空农业观光园等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休闲旅游。加快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步伐。深入挖掘黄帝文化、石头文化、婺剧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紧密融合,推动单纯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民俗等复合型旅游转变。抓住上海世博会举办的良机,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编制实施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加快发展商品混凝土、城市管道燃气。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物业、中介、通讯、保险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抓统筹惠民生

推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带动能力。新老城区要以宜居宜商宜游为目标,配套服务仙都景区开发扩张,推动城市功能向工业园区延伸,密切三区互动,促进中心城市布局整体化、功能分区化、设施网络化、管理一体化。完成滨江公园一期,加快后陈山公园以及标志性建筑缙云阁建设,修建鼎湖桥和名山桥,改造船埠头桥,为新区跨好溪发展创造条件。建设仙都大道南段延伸和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工程,形成新区南区块基本框架。大力推动项目上山和路网拉开,利用山地资源拓展新的城市空间,加快一批重大公建项目落地,构建“山在城中、城在水旁”的城市形态。继续推进老城区“拆围透绿、拆房让路”,积极做好老城区重要节点拆除改造,启动朝晖路南延伸段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市政管理体制,完成数字城管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做好一批商住用地出让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大中心镇培育和重要集镇建设力度。编制实施新一轮县域总体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通过规划、政策、项目引导,人口、产业、要素集聚,促进中心城镇做强做优、重要集镇发展壮大、偏远村庄撤并搬迁,逐步解决生产力布局散、乱、小的问题。壶镇镇继续以重振地位为目标,全力争取列入省级小城市试点,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努力打造县域副中心城市。以国际机械装备城建设为龙头,带动传统工业创新创优、提质扩量、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实施强镇扩权改革,强化规划、建设、融资、审批、执法等职能,增强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加快完善商住、宾馆、物流、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启动湖川初中迁建、壶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加快壶镇水厂、35省道壶镇大桥、第二人民医院病房综合楼等项目进度,做好壶镇中学迁建、中山街改造等项目前期。继续加快新建、东渡、舒洪、东方、大洋、大源等重要集镇发展。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培育中心村、搬迁高山村、撤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整治重点村,通过减少村庄数量、集中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走集聚集约的农村建设新路子。结合下山脱贫、整村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生态村创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9760户,新启动旧村改造18个。以“三清、四改、五有”为主要内容,继续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重点开展集中连片治理。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农村保洁管护长效机制,切实巩固好改造整治成果。积极推进“强塘固房”工程,不断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基本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和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继续做好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

  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民生保障落实年”活动,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抓好群众普遍关注的“十大民生工程”:一是就业促进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税、金融、工商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健全培训、服务、救助机制,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返乡民工等特殊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培育农民大学生1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11200人,实现转移就业9400人。二是社保安民工程。扎实做好社保异地转移接续工作。进一步扩大“五费合征”覆盖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基础养老金。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85元以上。高度重视好溪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工作。积极稳妥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社会救助工程。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将“低保边缘户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完善住房救助制度,确保低保标准2倍以下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92名贫困重度残疾人给予免费助听助行助明,落实329名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作,积极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实施“广电低保”工程,免除低保户、“五保”户视听维护费。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作用,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救助体系。四是农民增收工程。扎实做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工作。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20%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加快新碧、舒洪安置小区建设,实现异地搬迁2200人。继续推进兴林富民工程,创建市级以上林业示范村5个。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资产和林权信息建档到户率达到90%以上,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5亿元。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从业队伍扩大到3.9万人,发放加工费1.5亿元。五是消费繁荣工程。用好用足各项刺激消费政策,继续推进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优化销售网点布局,加强商品质量监管,简化补贴兑现手续。进一步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新增农村连锁超市15家。开展新一轮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十小”行业整规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六是文化多彩工程。继续推进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加快筹建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全面完成乡镇农村文化站和3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继续做好送百场演出、千场电影、万册图书下乡活动。加快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事业,不断开辟新的群众性健身场所,新增体育小康村60个。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民间文艺展演。承办好全省首届体育大会部分赛事。七是教育均衡工程。加快仙都中学(暂名)、缙云中学宿舍楼等一批教育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消除学校建设负债。以集团化办学为方向,加快办学模式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和公平共享,真正打响“学在缙云”的品牌。继续将缙云中学50%的正取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加大困难学生助学力度,资助1名低收入家庭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补助9000名困难家庭学生享受助学券。八是医疗保障工程。继续推进省级卫生强县创建活动,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成10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健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做好县人民医院迁建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九是环境保护工程。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化省级生态县创建活动,完成新建、舒洪、东方、大洋4个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和5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创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15个。扎实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切实抓好一批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力度,巩固新建溪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成果,确保光瑶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完成河道河沟清理40公里。认真做好好溪流域和黄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十是平安创建工程。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力做好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大力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平安”活动,加大重点人群、重点组织、重点地区的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农村警务室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社会治安整体管控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努力打造“平安缙云”。

  更加重视人口计生工作, 严格落实“实数计生”要求,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扎实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认真做好统计、档案、方志、气象、双拥、移民、民族、宗教、外事、侨台等工作。

五、抓服务保发展

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增强勤学善思的能力。按照科学理念指导、具有全局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府作为提高履职能力的紧迫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完善政府领导班子和各级各层面的集体学习制度,开展以行政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每月一课为主要形式的全员学习活动,积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先进学,掌握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知识。重点开展规划知识培训,与高水平规划研究机构建立“规划起步、长期合作、跟踪服务、协助培训”的合作机制,提高广大干部的统筹意识、资源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

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断提高重大规划、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的科学水平和透明程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决议,及时主动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满意程度。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建议意见。继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办事与网络民意密切互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细化行政裁量权,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以现代行政体制和专业技术干部为主要支撑的政府管理新模式,不断改进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的方式,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水平。加大企业帮扶解困力度,延续执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缓停政策,扎实做好以“四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构建公平公正、守信守法、规范有序的社会诚信体系。努力解决物价、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群众高度关注的各类问题。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优化税收征管服务,开辟培植新的税源,切实壮大地方财力,科学调度资金保民生、保改革、保项目。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努力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探索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要素定价机制,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做好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增强促勤保廉的能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项目企业现场、群众基层一线,破难题,解民忧,办实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形成“善于化解矛盾、敢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干事氛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继续严格控制购车、出国、考察、会议、接待等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建立完善教育预防、制度创新、查处惩治相结合的反腐倡廉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强化对国有资产、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的监管。继续深入开展商业贿赂、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中共缙云县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谱写缙云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十小”行业:指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药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小音像店(包括网吧)、小美容美发店、小客运、小液化气供应点十个行业。

省技改“双千工程”:指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装备制造业培育和循环经济发展四大领域的技术改造,全省每年组织实施10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以上,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

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从2008年开始,浙江省启动了“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内容包括三大战略目标、六大重点工程和五大保障体系。三大战略目标即保护耕地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节约集约更加扎实有效。六大重点工程即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节地工程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五大保障体系即组织保障、供应调控、市场配置、政策法规和监测考核体系。

“百万”造地保障工程:指20082012年,浙江省从确保低丘缓坡开发新增耕地总量、加大滩涂围垦造地规模、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等四个方面入手,力争完成新增耕地106万亩。

“两高一资”:指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

农民增收“6+1”目标:是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农业工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2009年具体内容包括农民异地转移、农民转移就业、林权抵押贷款、农村社会保障、低收入农户增收、农民收入增幅以及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旧村改造。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指国土资源部从 2009年起,利用5年时间,将全国绝大多数重点山地丘陵县(区、市)建设成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十有”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指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以开展打“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防“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为重点。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以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五个100工程”:指我县针对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酝酿、筹划、实施100个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100个工业招商和技术改造项目、100个旅游生态环保项目、100个惠民行动计划项目和100个重大项目前期。

省“三个千亿工程”:是2008年至2012 年浙江省重点建设的重中之重,即千亿基础网络工程、千亿惠民安康工程和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共包括续建、新建、拟建项目180个,总投资6460亿元,涉及16个行业、产业。

BTBOTTOT方式:都是指项目融资方式。BT指由项目管理公司垫资建设,验收后移交给政府,政府再分期还款。BOT是政府或相关部门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合理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无偿移交政府或相关部门。TOT是指政府把建好的项目一定期限内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经营管理,在合约期满后交回政府。

“一二三”工程:指争创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三清、四改、五有”:“三清”指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池塘水沟和清理乱堆乱放。“四改”指改路、改水、改厕和改房。“五有”指有路灯、有绿化、有污水处理、有公共服务和有民主管理制度。

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为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2008年,省政府决定,在全面总结“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082010)计划。

“实数计生”:指在开展人口计生排查和数据统计工作中,做到摸实情、清实底、报实数,杜绝瞒报、虚报和作假行为。

“四减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