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溶江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目标,主动认识、引领、适应新常态,深入实施“生态溶江、旅游强乡”发展战略,以“乡村旅游稳步推进、生态农业扩面提质、美丽乡村塑点带面、基层治理聚力促稳”为工作主抓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抓中心创亮点,确保力度,促进重点工作创先争优。
(一)“三改一拆”取得实效。
1、违法建筑处置到位。三改一拆专项活动开始,溶江乡对辖区内11个行政村违法用地、违法建筑现有存量进行地毯式排摸,全乡总户数6277,丈量2509户,无房户784户,其中合法户4574户,确定违章655户。截至2015年6月30日为止,我乡依据《缙云县农民占用集体土地违法建住宅处理暂行办法》,对629户违法建筑进行了处置,收缴处理款163.3万元,已处置户数与户籍总户数比9.3%,全县排名第五,排摸附属用房563处。
2、控新到位尽显公正。一方面做好违建房屋处理,另一方面严格做好控新,通过强化巡查,控制源头;动真碰硬,限时拆除;软硬兼施,严防回潮,对新违建坚持“即查即拆”,强力控违,绝不姑息手软:如花楼山村的丁某和大雅畈村的江某,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对本户的违法建房予以自行拆除;田洋村田洋自然村丁某某户违法超高,三改办工作人员在其搭建过程中,屡次上门劝阻并下发责令停建通知书,但事主置之不理,并且在周末期间将第四层扎好钢筋准备灌注水泥地面,在下发限期拆违通知未果的情况下,我乡坚决组织人员进行了强制拆除;田洋村岭脚吴自然村赵某某户未批先建,6月15日晚打好地基并且浇灌好水泥柱子准备利用周末时间抢建,乡三改办次日就联合国土、城建、公安和综合执法等部门对其进行了即查即拆。6月份,我乡集中组织4次拆除了4户违章建筑,并在舒洪派出所和城建所的配合下,严肃处理了洪坑桥村溶溪自然村丁某某户暴力抗法行为,对当事人刑拘5日,有效制止了违章势头。
(二)“五水共治”、“ 五清”巩固提升。
在全乡营造了“垃圾就是污点、清洁就是成效”的理念,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利用各类培训会议,强化“全民治水”意识,宣传治水意义,落实治水责任,对各村治理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排名;深化洁净家庭、洁净村庄、洁净乡镇、花样农家创建工作,联系领导、驻村干部定期下村指导和监督“五清”工作,并亲力亲为参与其中,全面清扫,迎接每月“五清”检查;乡人大每季度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一次“人大代表监督已治理的河”活动,对各条治理河道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美丽乡村初展新颜。
1、净化空间打基础。在做好“五水共治”和“五清”工作的同时,加大“青山白化”治理力度,今年4月,乡干部不分白天黑夜上门做工作,最终在各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下,全部128穴空寿坟都由墓主自行拆除到位;全面落实“六边三化三美”,乡村干部、基干民兵、党员群众统一行动,合力清除各类“牛皮癣”,并加强日常监督巡查,发现一处清除一处。
2、绿化美化创示范。通过点上示范和面上绿化,不少村旧貌换新颜:花楼山村通过发动村民治水造林、栽花种柳扮靓了村庄;大雅畈村通过田间规划种植、河岸种树、路边种花,决心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打造示范洁净田园;陈村、洪坑桥、岩门等村也正着力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田园乡村精品村。
3、乡愁旅游正启航。2014年岩门景区被纳入市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对景区的发展从以前的“保护就是最的好开发”转变到“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2015年我们逐步完善基础性设施:完成了景点指示牌和警示牌设计规划,并进行了主干道的安装;完成了投资200多万元的通栖真寺的道路;对岩门村公路沿线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进行专项整治,并对每家每户进行绿化;建立了“岩门旅游”公众微信号,让“诗画岩门、醉美溶江”的美名传播得更广。同时引导乡村旅游扬帆启航,今年4月3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科强同志亲率我乡23名有意从事民宿和农家乐经营的村民,到松阳县板桥乡麒上村、枫坪乡沿坑岭头村等四个点进行考察,回来后乡里专门组织召开了座谈会畅谈思路,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跟踪引导,目前已有3户村民踌躇满志准备开办农家乐,其中2户已经完成了注册。
(四)农民增收步伐加快。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乡传统的外出开浴室、弹棉花等致富之路越走越难,如何引导这部分从业人员实现转型升级是乡党委政府始终思考的问题。一是巩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立足溶江实际,巩固和发展我乡的茶叶、蚕桑、黄花菜三大传统产业,加大农民产业培训。如:今年4月召开了农民增收工程技术培训会,对春蚕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桑蚕从业人员的养殖技能,提高养殖产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大传统产业呈现出收入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二是全力以赴助推“烧饼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我乡专门针对去年参加烧饼培训班的63名返乡农民工进行不间断联系,统计显示:目前自己开店的已有12人,其中县外10人(其中有7人边开浴室边卖烧饼),县内2人;做烧饼师傅的有4人,县内县外各2人;还有4人已购置了烧饼桶为开店作准备。三是继续培育扩大来料加工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今年上半年全乡来料加工经纪人由去年的15人增至16人,开展经纪人培训5期,带动从业加工队伍2500多人,新创办加工企业2家,上半年发放加工费总额达780万元;积极引导溶江籍青年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已在本地开办网店5家,销售品种包括望远镜、渔具、棉鞋、热水袋等,销售形势较为稳定,发展前景良好。
(五)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1、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2015年以来涉及的项目主要包括:(1)“千库保安”项目:基本完成雅江尖坑水库“千库保安”项目;(2)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杨梅坪、上塘、上岩孔前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其中杨梅坪完成85%,上塘完成60%、上岩孔前完成55%;(3)农发项目:加强工程项目的督促工作,施工进度及安全生产监管,改善洪坑桥、花楼山、大雅畈、新西坑、陈村等村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完成洪坑桥50%、花楼山100%、大雅畈100%、新西坑70%、陈村10%;(4)旧村改造:山坑村基础完成还未落实到户,洪坑桥村已落实到户基本完成审批;(5)大雅畈村中心村建设项目:旧区块已拆除20%,新区块已建设60%。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度。
溶江乡着力推行“三员一体”监管机制,通过专业监理员全程监管,村级监督员蹲点监管,乡镇监管员每日下村监管,确保在时间节点内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目前,今年4个任务村大雅畈村、新西坑村、石上村、田洋村均已完成招投标,进入了施工阶段。
二、转作风塑形像,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抓党员干部队伍管理,脚踏实地走村入户。强化党员教育,切实加强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从严从实抓好乡“住村联心不漏户、事不过夜强服务”活动和农村党员“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活动。我们严格执行每位干部每周至少住夜两天的制度,确保有更多的时间到农户家走访。2014年全乡干部按照“责任到人不漏户、亮明身份作承诺、带着任务找问题”的要求,走访了在家的全部3618户农户,今年,我们继续深化“乡干部联村、村干部联队、党员联户”的“三联”走访工作,访民情、解民忧,目前已完成了60%以上在家农户的走访,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外出农户间的沟通联系,使干群之间搭起的“联心桥”更加稳固。
二是抓四学四查四比活动,全面提升组织合力。认真开展“四学四查四比”活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结合了溶江实际:1、学有标杆。挖掘和宣传溶江本地的先进典型人物,如:“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98岁老党员江设贵。2、查有标尺。通过基层党组识星级评定、党员先锋指数管理和开展“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工作,让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对照党章查问题,对照标准查差距,明确整改方向,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党员的整体素质。3、比有动力。充分借助乡土文化平台,举办“迎七一·颂党恩”书法展、“家乡美·中国梦”主题摄影比赛等,把红色党建元素生动融入文化建设,助推党建发展;把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结果和党员先锋指数作为村干部考核和党员评优的重要依据,使各支部形成比学赶超,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
创建了“溶江乡先锋党支部”,按照自愿加入原则,把身体素质好、思想素质高、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党员代表集聚到“先锋党支部”旗下,在全乡抗洪抢险、防灾救灾、扶危济困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中冲在第一线,在“五水共治”、“五清”、“三改一拆”等全乡重点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争当“先锋中的先锋”,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破解各类难题的能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三、保平安惠民生,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一)传统产业巩固壮大。我们始终立足农业乡镇这个最大的溶江实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巩固和发展我乡的茶叶、蚕桑、黄花菜三大传统产业。
(二)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我们始终把保障民生、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目前,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录入统计4309人,领取社会保障卡3108张,办理2658张,办理农医保医疗费用报销154人次,审批养老保险待遇资格126人次;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田洋、陈村、岩门、山坑、花楼山、大雅畈、石上7个村的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运行顺利,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热烈拥护,雅江村已完成招投标,洪坑桥村正在筹划建设中;乡生态墓区建设,经过现场勘察已完成选址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计划生育率为92.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扶贫济困工作,大力推广防汛防台、防灾救灾工作,健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险情的发生。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三)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加强日常信息排摸,积极排查化解,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到6月份止,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件,调处率100%。建立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扎实推进依法信访,做好信访案件交办工作,6月份止,我乡共收到上级转交办信访件总共8件,其中来信来访3件(1件重访件),已办结2件;网上信访5件,已办结4件;今年目前止我乡确定的领导包案五件,已全部化解,没有发生群体性到县赴市上访,没有发生赴省、进京上访案件。与11个行政村、6个单位、1个企业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切实加强平安创建和平安综治宣传活动,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百日攻坚”活动,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深化安全网格管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加大反邪教宣传和排查力度,加大创安力度,预防违法犯罪。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清醒头脑,要把溶江工作放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既要整体设计抓统筹,又要围绕乡情抓结合,更要突出重点抓落实,在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之际,为每位村民送上富裕梦、主人梦、平安梦。
一、强化生态意识,进一步做大做强生态旅游。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了新常态,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首要任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实施“生态溶江、旅游强乡”战略,保护好溶江的生态,经营好溶江的生态,像呵护我们的母亲一样呵护溶江的山山水水,把“诗画岩门、醉美溶江”打造成溶江乡的一张金名片。
(一)扶持与引导并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政府将继续立足于溶江实际,扶持蚕桑、茶叶、黄花菜三大主导产业,巩固和发展高山蔬菜基地和优质蚕桑基地、油茶基地。努力拉长产业链,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做大做强集茶叶种植、采摘、交易市场、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茶叶产业;扩大发展油茶种植基地,向规模要效益;发挥黄花菜大面积种植优势,把大棚和地膜黄花菜整合起来,做大包装,争取项目支持;联合杨梅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集中力量,形成产销一体化。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厂”,抓乡村旅游就是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转变思路和发展方式,抓住岩门景区被列入市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契机,用好用足上级的政策,把溶江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独特的生态资源充分融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景区保护美化,抓好沿线村庄谋划,抓好旅游产品开发与包装,借鉴兄弟县市民宿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借力宣传溶江旅游,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景区品牌建设意识,提升景区生态品质,自觉加入到“生态溶江、旅游强乡”建设中来,打响乡愁旅游品牌。
二、强化和谐意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溶江今后一段时间的永恒主题,也是广大溶江群众的殷切期盼,和谐稳定则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溶江是我们所有溶江人的美丽家园,是广大在外创业、工作的溶江人的永恒牵挂,我们一定要以溶江的发展大局为重,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化解矛盾纠纷,爱乡助乡,按照“先面子后里子,先洗脸后化妆,先盆景后风景、先规划后建设、先建设后经营”和“美丽要出生产力”的美丽乡村建设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溶江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强化“五清”工作,提升洁净乡村水平。洁净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基础,是溶江发展的生命线。下半年,要在保洁队伍建设、考核检查机制、保洁设备配置、保洁标准提高等方面有新的提升;要继续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强化“河长制”的执行,确保全乡81条河道日常保洁;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金,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发起“绿化革命”,对村庄、河道、道路两边进行有序绿化,让村民们“开窗见景,开门见绿”;要以“质量第一,兼顾进度”的原则,推进田洋、石上、大雅畈、新西坑四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二)强化“三改一拆”工作。推进建房规范化。集中精力打好“无违建”创建收尾战,继续做好违章户的处罚款收缴工作,推进创建进度,争取在今年完成创建工作;要全力抓好控新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打击违章建房建坟建庙等违法行为;要继续推进各村旧村改造和环境大整治,保护和修缮各个村的标志性古民居,用好各个村的村民建房指标,不断优化各村出行和居住环境。
(三)抓好重点项目,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抓手的理念,项目就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要多争取好项目,特别是交通、水利、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旅游等项目,以项目促投资,继续实施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农田建设、文化礼堂等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溶江美丽乡村的硬件支撑。
三、强化稳定意识,确保各项事业稳中求进。
(一)继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前期“烧饼产业”发展良好的态势上,趁势追击,加大宣传、扶持力度,鼓励村民再创业、再就业;不断扩大来料加工队伍和覆盖范围,重点向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特困特殊农民群体延伸,制定相应措施和优惠政策,营造合力发展氛围,鼓励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继续深化平安溶江建设。平安和谐是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突出抓好基层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推动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局面。要坚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统一,加强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积极作用,继续实施班子领导包案制度,真心实意面对群众,直面矛盾纠纷,全力化解历史信访积案;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防微杜渐,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继续优化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政策性住房保险等的覆盖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民政工作,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健全低保制度,提高五保、孤寡老人集中供养水平;坚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明确计生工作总目标;深入群众广泛开展群体性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支持和推动乡文联发展,加强我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强化党建意识,巩固提升服务能力。
(一)巩固活动成效。继续全面梳理总结2014年走访服务活动取得成效,深化“住村联心不漏户,事不过夜强服务”活动,结合县乡重点工作实行分类走访,确保走访全覆盖,民情掌握透,巩固“走村不漏户、信访不见户”成果。
(二)定制三个梦想、办好三件大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发展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新使命、总要求和“ 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倾听民生,集中民智,共谋发展,为百姓真情送上富裕梦,办好乡里家家事,真心送上主人梦,办好群众向往事,真实送上平安梦,办好百姓烦恼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继续重视党员干部亮身份、亮形象、亮承诺、亮业绩,强化“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思想上更加尊重群众,感情上更加贴近群众,决策上更加着眼群众的意愿,服务上更加体现群众的要求,真正的为百姓做实事,真切的为百姓排忧解难。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委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县委“7个严禁”和“30个一律”,守牢作风建设红线。
中共溶江乡委员会
溶江乡人民政府
201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