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求创建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的申请报告
丽水市人民政府:
三溪乡位于缙云县东部,地处括苍山脚,东界仙居县湫山乡,南邻双溪口乡,西接东方镇,北靠前路乡。乡政府驻地三溪村,离县城45公里,距壶镇23公里,省道临(海)石(柱)线贯穿全境。境内地势险要、崇山横亘、峻岭绵延、龙溪蜿蜒、漴漂飞瀑、林木葱翠,形成西高东低、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的小盆地。三溪乡境内的分水仰山拓标花尖为源头,以北的水流称金溪(又称梅溪、樟溪),经过前路、沈宅、姓汪在壶镇以南汇入好溪;以西的水流称汉溪(仿溪)经过盛园、岭头方水库、横塘岸、岱石、岱石口汇入好溪,均属瓯江流域水系。东南两面的水流称龙溪,蜿蜒流过三溪盆地,经仙居县、临海市在海门(椒江)入海,是灵江水系源头之一。“三溪”因此而得名。山水的完美融合,优美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春天奇花异卉织锦绣,夏季层层茶林铺绿荫,深秋万绿丛中点点红,初冬油茶累累硕枝头。原生态景观深邃于万山丛中,或晴或雨,或朝或暮,风姿绰约,仪态万千。纵观三溪全貌为典型的西高东低四面环山小盆地,海拔400到800米之间,是浙南著名的革命老区堡垒乡。
三溪乡历史上就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全乡原辖十二个行政村,总人口8080人,耕地面积3217亩,森林覆盖率82%。2010年,三溪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规模调大、布局调优、班子调强、发展调快”的总体目标,坚持有利发展、遵从民意、依法规范的要求,并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与省级农业综合园区布局规划紧密结合,将后吴、井南、东雅宅三个行政村,调整为三溪村;将西应、盛园、牛大坑三个行政村,调整为三溪源村;将东俞、东陈、西潘、李公坑、范坑五个行政村,调整为三溪山村;调整后,全乡12个行政村调成三溪村、三溪山、厚仁、三溪源四个行政村,相对应的结合园区功能规划分别定位为中心村旅游小集镇功能区、生态园功能区、漴潭风景点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功能区,进一步整合园区行政村资源,拓展了发展平台。2004年被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评为小康乡。2015年全乡实现工业产值1568万元,增长0.2%,农业产值4956万元,增长5.5%,国地税收入48.43万元,增长22.32%,农民人均纯收入10590元,增长12.9%。
缙云县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情况:2010年10月18日,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下文公布了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名单的通知,缙云县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榜上有名,标志着首个以林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综合区落户缙云。综合区总投资12000余万元,实际规划利用面积5万多亩,核心区面积2万余亩,位于缙云三溪乡、舒洪镇、东方镇的“一乡两镇”,主要区域在我们三溪乡。综合区重点建设“三区两园”:油茶产业区核心面积6200余亩,茶叶产业区核心面积6100余亩,毛竹核心面积4400余亩,板栗丰产培育精品园1000余亩。
近年来,按照丽水市委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总要求,我乡结合本乡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以缙云县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为契机,以农作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高效农业,带领三溪人民寻找出了适合本乡发展特色精品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全面推进了我乡特色精品农业转型升级,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市场竞争力,创名优品牌,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推动了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特色产业有高山蔬菜、水果、茶叶、油茶、娃娃鱼养殖等。
为进一步把农业产业做强、做大、做优,提高产品质量、产量和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特色产业,我乡拟深入开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创建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将按照生态环保的理念,结合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30亩。继续在三溪源、三溪村等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及单季稻高产示范竞赛活动,提高单产;以三溪村井南后吴桃基地为中心带动发展桃基地600亩;以牛大坑、范坑、厚仁、东雅宅村原有茶叶基地为中心发展绿茶、黄茶基地2000亩;以厚仁、三溪山2个村油茶基地为中心发展油茶基地1000亩;以缙云县旺发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为中心发展生态化娃娃鱼养殖,全年养殖5万多条。
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是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人类健康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寻找适合三溪发展的农产品,促进三溪农民增,是乡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创建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做好生态农业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三溪乡专门成立了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李晓锋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的创建工作方案,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为开展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乡申请创建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以上请示妥否,请予批复。
附件:三溪乡创建丽水市生态精品农业示范镇实施方案
三溪乡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0日
附件:
三溪乡创建丽水市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实施方案
按照丽水市委“绿色崛起、科学发展”战略总要求,强化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增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的发展力、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力,结合三溪乡实际情况,走山区经济差异化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山区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丽水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工作要求,三溪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创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绿色屈起,科学跨越”战略目标要求,坚持“特色特产、绿色精品、生态高效、错时错位、专业规模、优质优价、文化创意”的理念,从三溪的实情出发,结合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主平台,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努力构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三溪乡区域经济特色和自然环境优势,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特色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把精品农业发展与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有机融合。培育一批质量保障、文化传承、功能多样的生态精品农业,走出一条“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绿色化”的生态精品现代农业新路子。通过创建活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休闲养生和现代服务经济,着力建设“特色化、生态化、集约化,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郊名乡。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协调发展;
(二)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
(三)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原则;
(四)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四、主要内容
(一)产业提升行动
坚持走“一产做精、二产做优、三产做大”的新路子,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力争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带、产业群。加快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精品园建设。
——粮食产业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30亩。继续在三溪源、三溪村等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及单季稻高产示范竞赛活动,提高单产。
——水果产业着力发展特色精品水果,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水果品种,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一些名特优水果品种。以三溪村井南后吴桃基地为中心带动发展桃基地600亩。
——茶叶产业强化生态绿茶区域优势,着力发展一批黄茶基地。以牛大坑、范坑、厚仁、东雅宅村原有茶叶基地为中心发展绿茶、黄茶基地2000亩。
——油茶产业着力改造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木本油料为主。以厚仁、三溪山2个村油茶基地为中心发展油茶基地1000亩。
——独特的环境优势,着力发展娃娃鱼生态养殖。以缙云县旺发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为中心发展生态化娃娃鱼养殖,全年养殖5万多条。
(二)品牌提升行动
生态精品农业品牌提升要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为抓手,积极推行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产地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机制和承诺机制,加强培养教育,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工作机制。全乡所有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都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在做优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做响生态精品农业品牌,重点培育好一批市场效益好、知名度高的品牌。同时,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三品一标”认证比例。
(三)科技提升行动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标准化覆盖率。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三新”技术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态精品农业科技提升行动,加强创新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推广,逐步提高生态精品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业生产废气物、排泄物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减少传统农业产业带来的污染。
(四)市场提升行动
市场营销是生态精品现代农产品实现价值的渠道。通过建立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目前全乡建成综合市场2处,包括茶叶、蔬菜、水果交易市场等。积极举办生态精品农业推介会,组织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建立乡村休闲旅游实现良性互动,吸引外来游客直接品尝、体验生态农产品,实现产地销售。依托三溪地理区域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农业品牌优势,积极推行“网商+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积极培育生态农产品营销队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五)主体提升行动
发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必须依靠新型农业主体和一大批现代职业农民,通过提高主体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增强组织生产、推销产品、创建品牌等功能,扩大服务半径。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开发,创办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基地,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快农业项目建设,立足项目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业“两区”建设,我乡计划争取投入农业资金 500多万元。此外,通过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态精品的发展能力,我乡全年计划培训150人以上,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讲诚信、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参与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创建活动主动性,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六)文化提升行动
文化是产业的灵魂,任何强大的产业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有文化才会有品牌效益,尤其是农业,与文化息息相关。三溪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植被茂盛,有汉溪、金溪、龙溪三大河流以及山谷中的溪流、瀑布,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相结合,山、水、绿、路、村、生态精品农业为一体的格局。通过弘扬民俗文化,发掘当地特色风情,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努力创建优秀文化项目,丰富地方文化。举办各种农业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近几年,我乡多次举办农业节庆活动,有油茶节活动、采茶比赛、乡村旅游文化节等,加快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带动旅游业,宣传精品农业品牌、扩大知名度,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五、创建步骤
创建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成立三溪乡创建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工作责任制,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创建工作,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自查工作。开展宣传发动,形成大众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使得全乡工作人员、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农民清楚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按照《三溪乡创建丽水市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开展创建各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有力推进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保障资金投入,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重点项目的建设,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做好创建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申报材料的收集及汇编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考核指标。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2月)。总结前面创建工作,完成申请验收报告的编写,并上报上级部门考核验收。总结创建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漏补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成功创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镇。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创建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乡活动领导小组。由书记傅雅涛任组长,分管农业副乡长李晓锋任副组长,乡其他班子为组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以及相关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晓锋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调度和协调指挥。
2、工作层层抓落实。每项具体工作都明确一名领导牵头负责,组织实施;每个村明确一名班子领导和一名驻村干部,负责指导所联系村开展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创建工作;努力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3、强化保障制度。领导定期听取各部门及村的创建情况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各部门考核机制,将创建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并做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