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方溪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的关键一年。今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深入开展三年活动,坚持一手抓发展,1-10月份,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7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4.5%。一手抓社会稳定,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治环境、美家园,全乡环境明显改善。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先洗脸,后化妆,先面子、后里子”等“五先五后”的工作思路,面上以“五清”行动为抓手,建机制、强保障,实现乡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并在北坑村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线上以“633”整治为抓手,整治乱堆乱放135处,清理垃圾12吨、乱张贴178处,并创新推出了村民建房砂石料堆放管理措施,极大的改善了区域环境。点上以北坑村、上陆村为示范点,通过植树绿化、河岸整治、花样农家创建等工作,发动群众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坚持河长引领治水,对全乡39条主河道重新进行划分,建立乡、村两级河长制管理网络,做到河道全覆盖、班子全覆盖。建立包干制度、巡查制度,开展每个河长管好自己的河专项行动,真正履行好河长职责。深入开展“清三河、查死角、防反弹”工作,建立四张监测清单。在乡道路两沿、溪道两沿种植紫薇、红山茶、枫香等树种1.2万余株。扎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与周边乡镇联动治水保护黄村饮用水源,坚持宣传同心、监督同行、治理同步,坚决打击涉水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乡共投入治水资金40余万元,清理河道垃圾约40吨。方溪乡出境断面水质监测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5月、7月、10月达到Ⅰ类水标准。
全力推进“三改一拆”。按照“依法依规、控新治旧”的原则,一手抓治旧,在去年对全乡的165户违章户,17215平方米违章建筑面积进行依法依规处置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巩固创建成果,严防反弹工作,目前我乡的北坑村已创下无违建村,上陆、方溪等村也在组件上报。一手抓控新,保持高压态势,严控新违章。规范农民建房审批,层层审核把关,优先解决住房困难户。严控新建违章,发现一处整治一处。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促投资,强基建,全乡基础设施有效完善。
稳步推进抽水蓄能项目。积极配合做好抽水蓄能项目政策处理和宣传工作,做好配套项目35万千伏变电所土地征收工作,截至目前勘测探洞已打通890米(全长1500米),预计年底能够打通,确保可研工作顺利铺开。
有序推进水利设施建设。水利重点县项目——胡章枝鸟水库修复,通水库机耕道路1.5公里已做通,主体工程预计年底完工;方溪联合引水项目——铺设管道4000余米,工程现已完工待验收;新建方溪左岸防洪堤约300米,9月份已完成验收。
加快推进耕地与土地整理工作。方溪村下潭坑、高寮自然村、深坑村(朱山、三百)、师姑田村(屋下)、方溪村(下潭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都在加快实施,确保年底前完工。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促转型、调结构,带动全乡百姓增收致富。
提质农林业。今年发展方溪村油茶产业提升项目224亩。北坑村、八迭岭村400亩毛竹低改项目已通过验收。北坑师姑田自然村和方溪吴山自然村耕地项目313亩,均已实现竣工验收,现已落实种植蚕豆等农作物。乡主打的蚕桑产业量今年进一步提高,桑叶面积达1400亩,饲养蚕籽783张,产茧量39余吨,一年四期养蚕。
引导农民转移。着重农民素质提升,拓宽就业渠道。通过科技培训,特别是抓住我乡蚕桑质量全县较好的优势,今年多次开展蚕桑养殖培训。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全乡有120余户,400多人外出开设小宾馆,户均收入3-20万元。
壮大来料加工业。今年共扶持有3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带动180人从业。在经纪人带领下,一些在家带小孩的妇女和老人纷纷加入来料加工队伍,成功带动部分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脱贫。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民生、促和谐,推动我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计生工作的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工作进展情况良好。
文化、体育阵地和教育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八迭岭文化礼堂,送戏6场、图书3200册进村,积极参加全县乡镇篮球赛、广场舞比赛、广播操比赛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干群关系。
落实安全生产,做好“苏迪罗”、“杜鹃”等防汛抗台部署,加强“平安方溪”建设,扎实开展了信访维稳工作,矛盾纠纷调解率100%,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方面,农医保、养老保险征收工作有序进行。2015年至今新增临时救助19人,救助金额21700元。新增医疗救助10人,救助金额58859元。新增低保19户,救助金额10449元。受灾人员冬春救助90人,救助金额11180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正常运营,受益老人70余名。
人民武装、群团等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完成征兵等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抓基层、增活力,全乡农村基层组织政权得到巩固。
落实基层治理年要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三张清单”、“三会一课”、“先锋指数考评”等制度。
严格党员管理制度。按照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党员发展和转接程序,顺利发展党员4名、转接16名。对264户“共产党员户”牌子上墙亮明身份,增强责任意识。将党员参与“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作为检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大赛场。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对“三不”党员严格纪律。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三爱三创”等多主题、多轮次学习。
加强基层党建硬件建设。投入资金对党员活动室进行整治,按照基层党建要求布置党员形象牌、“双先双创”牌、“住村联心”牌等,对远教设备进行维护,新添(更新)远教设备2台,改善村级活动场所条件。
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加强驻村力量,利用大会堂修缮、林间作业道修建、污水处理建设三大惠民工程,推动深坑村软弱落后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一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党的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规模小。村级几乎无集体经济收入,农业仍是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如深坑村毛竹资源开发仍处于粗放经营、低产的状态,每亩的经济效益低。二、三产业虽有发展,但规模偏小、起步艰难。
落后山区发展要素制约明显,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地处偏僻,远离县城,一无突出资源二无地理条件优势,农民思想落后,招商引资难便成为发展难的主要因素。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在外地寻求发展,形成引不进来、落不下去双重困难。下步我们将从政策引导提高农户意识、措施扶持方面下功夫来做好此项工作。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在2016年度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予以正视克服,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才能实现“富民强乡、绿色家园”的发展目标,完成发展任务。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我乡“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成果,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方溪乡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突出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紧盯“富民强乡,美丽家园”这一主线,以生态经济提质年、美丽乡村深化年、基层治理推进年为主抓手,突出农民增收、生态优越、社会平安三个关键。2016年我乡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整治促长效,全面深入抓环境治理。
(一)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以治污水为重点,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好黄村保护区饮用水源。全面深入落实河长制,完善河长监督巡查曝光制度,各级河长真正履行好职责。继续开展“五清”行动,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建立流动红旗制度,巩固好“清三河”成果。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方溪村、上陆村追加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源保护工程,改善农村饮用水环境。
(二)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在2014年“无违建县”试点乡创建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顶风违建行为。将我乡无违建创建列入常态化管理,建立乡、村两级巡查控新机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争取2016年度全部行政村完成无违建村创建。继续做好建房审批工作,抓好源头管理。
(三)抓重点打造美丽乡村。以上陆村、北坑村为重点,以花样农家建设为载体培育方溪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按照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要求,做好乱堆放点整治、植树造林工作,重抓上陆至方溪联合沿线环境卫生,展现方溪乡村整洁新面貌。
二、谋发展促转型,带动生态经济提质增效。
(一)走“两山”之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是方溪最大的优势,在一手抓生态报表的同时,利用绿色资源写好生态经济文章。以抽水蓄能电站为契机,挖掘方溪村红色旅游、北坑村古村落等旅游资源,鼓励带动村民发展民宿经济,打造休闲养生后花园。
(二)从粗放到集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继续做好油茶产业提升和毛竹低改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继续做好土地整改工作。发展壮大北坑村果蔬专业合作社,推动全乡效益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打响我乡绿色高山蔬菜的品牌。
(三)从土地中解放农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好村妇女主任力量发展壮大来料加工队伍。基于方溪乡较多人在外开宾馆的特色,组织开展宾馆服务培训等,壮大第三产业队伍。探索与“赶街网”合作,加强电子商务培训,利用“赶街网”平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三、惠民生求实效,推动社会事业上新高度。
(一)推动计生服务转型。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计生政策的转变,主动适应变化,适时完善全乡计生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
(二)扩大民政医保服务覆盖面。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在完成县委县政府医保、养老保险缴费任务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条件,扩大高龄老人、低保户、因病因灾致贫等各类困难群众的受益面。
(三)加强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掌握好全乡在文化、体育等方面人才资源,鼓励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村晚、乡乡一台戏、广场舞比赛等,改善村民精神面貌。加强文化墙、体育墙等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扮靓新农村。
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防汛工作责任机制,扎实开展了信访维稳工作,社会稳定。继续推动殡葬改革,做好生态墓区建设。
四、强党建、稳基础,全面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从党委书记抓党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来强根基,筑牢阵地。
从依法执政、廉洁从政、务实勤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担当有为的基层服务队伍。
从整合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全面推广值班制、服务代理等制度,切实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质量。
从深化住村联心,用脚步丈量民情接通地气,巩固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