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石笕乡2016年法治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2660504/2017-19490     发布机构: 石笕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7-08-29 11:44:49
石笕乡2016法治工作报告
    近年来,石笕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经全乡上下共同努力,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不断健全,执法队伍不断加强,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全民法治意识普遍增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笕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南部。乡政府驻地石笕,在县城东南公里。乡以驻地村名。东与大洋乡毗邻,南与青田县交界,西与丽水市接壤,北与方溪乡相连。面积53.4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春,38自然村, 2451户, 7792人。建国初称石笕乡,属大洋区。1958年属大洋公社为石笕管理区。1961年改石笕公社。1984年恢复石笕乡名,归城郊区管辖。1992年5月区撤销,乡名不变。

二、主要工作情况

我乡的依法行政工作可以用“五个三”来概括,即落实“两个加强”、完善“两个机制”、转变“三个职能”、履行“三个职责”。

(一)落实“两个加强”,推进依法行政执法工作

我乡充分认识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加强了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石笕乡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乡长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方案、有检查、有总结,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班子全力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了权责的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将责任目标细化到分管领导、到部门、到人头,层层负责,分级负责。

(二)完善“两个机制”,监督约束行政执法行为

1、完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立了村、包村干部排查网络,落实了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使每一件纠纷、每一个矛盾、每一起案件都能结处、结服。同时,切实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下设民调办,办理日常事务,设立民调大厅,由民调委主任主持,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代表以及特邀顾问或相关人员参加。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查明情况,分清性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依法、依纪、依政策处理,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2、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超越权限和违反法定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行政执法行为,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执法者的责任,有效地避免了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转变“三个职能”,创新改革管理体制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乡乡政府职能实际情况,我乡在经济发展、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经济发展职能变“主角”为“导演”。一是从经济目标优先向社会目标优先转变。政府在确定发展目标时,以社会均衡发展为目标;二是从投资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乡村公路的养护力度,切实改善路段交通状况;三是从经济建设的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对经济的管理从微观转向宏观,从直接转向间接。

2、公共服务职能变“配角”为“主角”。改变政府公共服务“欠位”的状况,解决公共产品短缺的问题。一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出路。在农业结构调整上,鼓励、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政府更多地向农民提供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以增加农民的经营收入。二是调整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多地转向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上。如增加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农村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3、社会管理职能变“管理”为“服务”。主要是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变大政府为小政府。按照“市场能解决的,政府不干预;民间能负担的,政府不包办”的原则,明晰政府事权,主要管市场管不了且无法管的事情,把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从过去管农民转到服务农民上来。

(四)履行“三个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1、坚持高效便民,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本着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原则,建立“整周住夜”制度,通过深化完善“住村联心不漏户、事不过夜强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一是严明工作纪律。乡干部在工作日期间,除会议和工作对接须出差外,坚持住乡不通校,不擅离职守,严格考勤,坚持住夜忙工作、进村勤入户、住村多连心的工作要求。二是延长志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质量。全乡干部长期落实志愿三小时服务工作,制定轮流坐班表,夜间累计接待群众2000多人次。严格落实“无午休”工作要求,在每天中午下班时间,轮流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放弃午休在办事大厅值班,及时为前来办事的村民做好服务;实现每个工作日“志愿服务3小时”全延伸,结合每周的工作日全乡干部都坚持住乡的特点,要求在每天下午下班后21点前,便民中心的重点服务窗口都有人员值班,方便村民办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扩大群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

2、坚持合法合理,正确履行行政处罚权。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认真履行在乡村规划建设,乡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活动。我乡近两年来坚持了一年一次的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活动。

3、坚持问政于民,实施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农村干部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我们还事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如在城乡建设方面,我们邀请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城乡总体规划,邀请专家进行了评审,并经上级政府批准,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建设,确保了城乡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

三、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明显突破”

1、提高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制度建设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在重大决策的论证和重大政策出台时,都要先请法律顾问把关,在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自觉转变领导方式,基本实现了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转变。全乡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招投标规定规范操作,无一起违规违法事件发生。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权力公开透明取得了明显突破

近年来,石笕乡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了就业再就业服务、农村五保户供养和下岗职工、城乡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完善了相关制度。同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求全乡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治权威,积极规范自身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3法治宣传营造依法行政氛围取得了明显突破

乡政府把执法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通过设点、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横幅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乡群众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群众及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和监督执法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局面。

4、依法行政工作保证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取得明显突破

乡政府及各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各级关于依法行政的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从事政务活动,确保各项工作和活动依纪、依法、依规,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乡的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没有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干部队伍的执法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认识得还不够。为此,我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推动石笕乡经济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