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5月 31日聚焦小城镇环卫综合整治电视问政和市领导讲话精神,全面提高舒洪镇城镇环境卫生和城镇秩序的管理能力和整治水平,提升乡容镇貌整体形象。经研究,从6月到8月底,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环境卫生、城镇秩序整治为重点的百日攻坚行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整治目标
以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为主要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标本兼治,结合当前“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室+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建设契机,针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农贸市场提升、“低小散”治理、闲置空地利用治理、违法建筑拆除、集市日规范管理,以及“六乱”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舒洪镇党委政府、四个平台机构、行政村、当地百姓共同参与的,行之有效的长效治理机制和政策实施方案,切实提高本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小城镇整体环境风貌,提高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整治领导机构
组 长:张伟峰
副组长:卢娈英
成 员:刘则徐、杨振强、麻余健、张尧兴、王海峰、陈红光、叶兴一、陈丽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陈伟燕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工作小组如下:
1、环境卫生组:主要负责镇域范围内环境卫生、乱堆、乱放、乱贴、乱养、公厕、旱厕整治等工作。
组 长:卢娈英
副组长:杨振强、张尧兴、孙江中
成 员:陈岳强、陈伟燕、吕利华、王丽玲、各村工作人员
2、交通秩序组:主要负责镇域范围内车辆乱停整治等工作。
组 长:麻余健
副组长:陈红光、丁伟坚
成 员:吴奇峰、王建军、交警队干警、各村工作人员
3、经营秩序组:主要负责占道经营、乱设摊、乱搭建、五小行业整治等工作。
组 长:王海峰
副组长:高 巍、陈福会、项志松
成 员:袁春杰、李存义、综合执法干部、田卢健、市监所干部、各村工作人员
4、信息报道组:主要负责工作信息动态汇总报道。
组 长:陈丽政
成 员:章天益、王建军、王丽玲
5、档案资料整理组:主要负责创省卫工作档案整理等工作。
组 长:陈伟燕
副组长:李 向
成 员:周玉梅、卢梦南、卫生院干部
三、整治范围和时间
(一)整治范围:舒洪镇全镇范围。
(二)整治时间:从2017年6月14日起至2017年8月31日。
四、主要任务
(一)环境卫生整治
1、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1)落实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和实施主体:落实环卫管理主体,健全环卫保洁队伍,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监督管理。
(2)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稳定投入机制。
(3)落实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制或分级(或网格)管理目标:落实门前三包,确保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 12 小时,一般街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居民片区等区域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确保无垃圾乱丢、污水乱倒、杂物乱堆乱放现象。严格执行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工作机制,实现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全覆盖。
(4)制定并实施环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制定实施闲置地块建设利用或整治计划。
2、整治重点
将本镇建成区全域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是:
(1)加强主次干道、大街小巷、镇村结合部、集贸市场、居住小区、公园广场、车站码头、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治理,消除卫生死角和“牛皮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清运各类垃圾和堆积物,垃圾密闭清运率达到 100%。
(2) 加强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各类水域保洁,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推进清淤疏浚,保持水体洁净。
(3) 加强房前屋后、镇村中心地带和结合部闲置土地的环境治理。通过加强对闲置地块见缝插绿,公共空间利用建设,“六乱”整治等措施,杜绝闲置土地成为“六乱”滋生地。
(4)广泛发动群众(企业、商店、作坊经营者)清理自家住宅院落(企业、商店、作坊)内外、小区楼道堆放各类杂物,清除房前屋后的各类垃圾,消灭四害孳生地。
(二)城镇秩序整治大会战
1、建立城镇秩序整治长效机制
(1)落实责任主体,建立联动执行机制。以综合信息指挥室+市场监管平台和综合执法平台为主要实施执行主体,明确城管、市场监管、公安、公路交通、建设、国土等相关驻镇机构和人员在平台中的职责,明确整治范围和重点,全面推行“街长制”或“网格长制”等制度,制定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建立高效、快速、保障有力的联动执行机制。
(2)引导村级自治,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指导村级组织依据镇村长效治理的要求,重新梳理村规民约,增加“六乱”整治等相关条款,明确村双委、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在治理机制中的带头作用,增强村民自我约束,强化各项规范要求的监督执行。
2、整治重点
(1)治理道乱占。改善道路交通功能,取缔占道经营、堆物、违建等现象;引导各种堆场集中布局,清理道路两沿杂乱的建筑材料、货物堆场、废品收购战场等;全面整治公路桥下空间违法堆物、违法施工和违法建筑等;严禁擅自增设平交道口、敷设管线、占用或挖掘各类道路;基本消除街面“僵尸车”。整治客货运市场秩序,合理划定客运停车场点,严禁客运车辆乱停乱靠等不文明行为,规范货车通行。
(2)治理车乱开。加强建成区主干道、商业街、学校、集贸市场、政府机关等路段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监督与查处,基本消除区域内车辆不按规定停放、车辆违反规定载人、酒后驾驶机动车、无证驾驶机动车、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机动车非法运营等行为。
(3)治理摊乱摆。合理划定街道摊贩设置点,加强摊点保洁管理,确保摊收场清,规范有序。全面取缔违规经营、乱设摊点等行为,整治游商游贩。加强沿街店铺的监管,杜绝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挂等乱象。
加大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整治力度。一是制定实施整治方案,加强农贸市场外围环境秩序的整治,确保不影响城镇秩序和乡容镇貌。二是对已有明确管理机构、已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管理的农贸市场,要按星级标准强化提升改造;三是对市场管理机构不明确或自发形成的农贸市场,必须尽快建立明确的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参照星级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四是对其它不符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的农贸市场和交易场所,能调整规范的,制定方案进行调整规范;不能调整规范的,予以取缔。
加强农村集市综合管理。在集市日,必须制定实施集市综合管理方案,做到“五明确”:一是明确划定经营交易区域和车辆、货物停放区域;二是明确交易时间;三是明确部门(平台)监管职责,建立执勤制度;四是明确建立集市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制定具体管理制度;五是明确落实卫生保洁、经营秩序、道路交通秩序、安全保障等方面保障措施,确保集市区域卫生状况良好、整体安全有序,杜绝影响主次干道正常交通通行现象发生。
(4)治理房乱建。加强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整治,积极推进镇中村、镇郊村和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禁止在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查处和整治力度,坚决遏止和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清理乱设废品收购、加工维修等经营站点和各类违建出租房和小作坊。结合“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要求,消除“赤膊墙”和“蓝色屋面”等。
(5)治理线乱拉。制定项目化实施方案,规范户外缆线架设,按照强弱分设、入管入盒、标识清晰、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
(6)治理“低小散”。依法全面整治以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的“四无”企业(作坊)为重点的“低小散”企业(作坊),重点整治小作坊、小商店(超市)、小餐馆(农家乐)等,以及各类公共经营场所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的是否安全保障、环境保障、卫生保障到位,制度健全,证照齐全。
五、工作举措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组建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构建一整套镇、村、百姓共同参与,相辅相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平台、政策举措、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村规民约等小城镇治理体系。结合 “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 “五水共治”等行动,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合力推进。
(二)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对全镇范围内存在的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系统梳理,列出详细整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整治规划。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根据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对照整治任务清单,明确各阶段整治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整治工作。
(四)典型引路,有序推进。集中组织人员力量,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专项治理行动,有序推进各阶段的整治目标和任务。加大整治宣传力度,及时确立典型样板整治区块,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五)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工作小组,落实责任承包、督导和通报机制,定期开展督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基层干部和村民代表、群众共同参与的联合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处置,确保小城镇环境卫生、城镇秩序得到有效治理。
舒洪镇人民政府
201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