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缙云县经合办(招商局)工作思路
索引号: 123325260829305183/2019-42074     发布机构: 缙云县经合办(招商局)     发布时间: 2019-06-05 17:15:49

今年以来,缙云县招商引资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积极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大力发扬“五皮”招商精神,落实“五亲”招商要求,聚焦聚力选商引资 “一号工程”,开启“走出去、引进来”双引擎,全力打好产业招商项目盯引战、项目落地战,为缙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8

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体制找准坐标点,打造招商引资新格局

1.做活考核办法。出台以“项目为王”为导向的《缙云县2018年度招商引资(浙商回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该考核办法突破以往数据考核为主的惯例,主要针对项目落地转化进行考核,突出项目招引实绩,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2.理顺工作流程为加快推进全县重大项目招商,明确工作责任,推进非工项目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高项目决策科学性、项目投资主体质量和项目服务效能水平,理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机制,画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流程图,明确各工作节点,工作内容,责任单位、结果运用,明确项目由责任单位导入,专业招商组牵头单位组织项目初评,交于各专业招商组组长(分管副县长)决策,再由专业招商组组长牵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会审形成决策意见,报县招委办并提交县主要领导决策,形成招商方案。。

3.完善工作制度。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入库评估制度,建立项目评估小组,将预审评估会议意见作为项目引进和相关配套政策及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制订招商引资联络员制度,完善信息工作网络,加强工作协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制订招商引资联席决策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工作规则。

(二)多元化招商再出新招,开启招引力度新里程

1.产业链招商凸显成效。一是引进骑客智能科技产业园,该项目依托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优势和行业领导地位,采用“整车+配套”“专业+产业”“专利+技术服务”等模式,吸引集聚全国智能短途交通工具产业,打造成全球智能短途交通工具制造中心。该项目引入以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平衡车上下游企业15家以上。二是普崎数码打印产业园、莱普医疗健康产业园、休闲运动产业小微园等一批产业项目成功落地。三是引进总投资10亿元肖特高端药用玻管项目,该项目为肖特新康年产10亿支高端药用玻璃容器项目的上游产业四是重点围绕休闲运动产业、带据床产业产业,编制出产业路线图和产业地图。

2.生态制造业量质齐升。全县新引进制造业大项目11个,占新引进大项目(15个)的73.3%,而同期2017年引进大项目是8个。其中新落地5亿元以上生态制造业项目2个,即投资10亿元的肖特高端玻管项目、投资7亿元的骑客智能产业园项目,而2017年同期无投资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落地。同时,土地出让面积也明显增长,目前新出让土地面积567亩,2017年全年供地301亩。

3.总部经济再传捷报。认真梳理总部经济资源,把在外缙商产业功能性总部回归、医疗器械销售、建设劳务、建筑业、基金公司等作为总部经济重点招引方向。今年菩提树、正隆建设劳务、丽建建筑劳务、诚模精密模具、恒翰商贸等5个总部项目落地我县。现正在洽谈的项目有上海医疗器械销售产业园总部项目、扬帆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回归。

4.重大项目招商有序推进。官店区块综合开发项目,有欧普照明、红星美凯龙、恒大、银泰、绿城等集团公司与我县进行了多次对接洽谈。其中,欧普照明、红星美凯龙、恒大集团完成了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缙云城市滨江CBD项目,红星美凯龙集团、万地集团、奥园集团、恒大集团、银泰集团、宝龙地产、爱琴海集团等与我县进行了多次对接洽谈。其中,万地集团、奥园集团等完成项目初步概念性规划设计。开发区物流园项目,有富春控股、中农国发等集团实地考察对接,其中富春控股完成了项目建议书。步岙区块吉利集团也在积极对接中。

(三)招商合力推动大发展,书写项目推进新速度

1.“一把手”招商高位推进。县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做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主要领导亲自问、亲自抓、亲自盯。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亲自出征、对接项目、牵头帮办,招商成绩斐然,成功引进上海莲森、德国肖特等一批大项目。县长李一波每月听取招商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县委常委、副县长何献忠每月召开招商引资工作点评会,各招商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纷纷深入招商一线,走访企业,对接商会,洽谈项目。

2.全员招商势不可挡。坚持全县招商“一盘棋”意识,及时调整由杨秀清、李一波任招商委主任的招商委机构,成立由各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口部门和乡镇为成员单位的专业招商小组;招商责任单位设计涵盖全县各个园区、街道乡镇及19个部门等。同时,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鼓励驻外商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招商。

3.平台招商持续发力。先后举办各类招商专题推介16场;利用缙云异地商会年会、乡贤座谈会及缙中、职技校校友会等平台,举办招商专题推介14场;组织“中青企协走入缙云”活动,邀请中青企协来缙考察,并做重点招商项目推介;通过对接上海清华紫金俱乐部“缙云行”活动,主动融入开展专题招商推介;积极利用侨商平台,对接国内外客商及华侨5批次,争取优质技术及资本回流;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招商活动,积极与意向客商联系对接,目前,共“走出去”36余批次,“请进来”115余批次。

4.招商宣传氛围浓厚。一是特别是针对我县发展需要、乡贤兴趣浓厚的产业多下功夫,做一批乡愁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入库项目达110多个,其中新挖掘乡愁产业项目40多个。二是根据我县招引项目实际,制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宣传板,编制重点招商项目手册、乡愁产业项目手册、投资环境手册、政策汇编等宣传材料,在乡贤大会活动期间发放资料1000多套。同时,举办全县招商引资(浙商回归)专题研讨班、统计业务培训班等,提升招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

(四)扩宽思路营造闪光点,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1.健全机制,促保障。一是建立山海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两地高层互访,共同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山海协作工作,今年以来,缙云、富阳、德清、奉化高层开展互访共计5次,开展山海协作对接交流,共同谋划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二是在县级层面完善一系列体制机制建设,共促山海协作工作发展,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2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山海协作升级版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山海协作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山海协作工作推进会。三是根据省、市下达的年度山海协作工程工作任务及结对地区实际,制定与富阳、德清、奉化三地的山海协作工程责任清单,将合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有关单位,确保山海协作升级版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在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结对地区进行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在全市率先开展营销平台、产业院校合作,签订德清-缙云农特产品销售协议,德清县莫干山民宿学院在缙云农民学校设立民宿分校并进行授牌。

2.多维创新,强驱动。积极创新与结对县(市、区)各层面协作模式,增强工作驱动力。一是商会交流促发展6月以来,富阳-新疆商会、富阳-上海商会、富春商会、东洲商会等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队来缙考察,对缙云旅游资源、自然禀赋、文化底蕴给予充分肯定,部分达成投资意向,为缙云经济社会发展蕴藏潜力;二是联动培训显成效9月,缙云-富阳山海协作(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在富阳区委党校开班,成为两地深化山海协作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缙云县50余名招商引资工作骨干参加培训,同时,利用德清莫干山民宿学校缙云分校这个大平台,组织仙都轩辕民宿部落管家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全县45名民宿客栈负责人参加,成效明显;三是基层联姻共推进缙云县18个乡镇街道按照类型、优势、产业等条件分别于富阳、德清结对,与富阳统战、旅游、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工商联等部门分别签署山海协作深化合作协议书,科协、美术摄影、农联会、图书馆(非遗)等各行业开展科普交流、非遗展览等活动,加强我县各行业与结对县(市、区)的合作交流。

3.帮扶援建,助民生。今年以来,根据省浙委发〔20183号文件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把援助资金用实用好用到,在产业提升、项目提质、基建提效等领域进行山海协作帮扶。对于2018年度的援建项目重点安排与群众增收、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的项目。通过实地调研筛选,初步确定缙云县三溪乡三溪村、新建镇新建村、溶江乡洪坑桥村、大源镇大源村、壶镇镇白竹村、东方镇胪膛村、东渡镇方川村、胡源乡蛟坑村、双溪口乡双溪口村、石笕乡石笕村、新建镇鱼川村等11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为2018年县级援建项目。

4.乡愁富民,促发展。富阳区积极助推缙云乡愁富民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在派驻挂职干部的协调努力下,引入达夫街缙云烧饼一家,其他街区三家,有效带动缙云精品小吃走进富阳寻常百姓家;在双方农业部门引导下,富阳区茭白收购商陆续前往缙云收购,日收购量达5000公斤,日成交额约3.5万元,直接惠农1000多户。值得一提的是,富阳区委区政府在省定援建资金的基础上又出资1500万元用于缙云乡愁富民产业发展,目前,已完成富阳助推缙云乡愁富民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初稿。

(五)“一园多点”谋划大框架,追逐产业共建新未来。 

1.强化组织领导。5月,新一轮山海协作挂职干部已全面到位,富阳、德清有4名领导干部到缙云挂职。近两个月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5月份每周到经合办调研1-2次,商讨产业园相关事宜。6月,赴杭州富阳区商讨产业园共建方案,并调整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县经合办主任、仙都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产业园工作协调机构。

2.启动规划修编。为更好的谋划产业园建设,专门成立产业园课题调研组,利用一个多月时间,通过召开县内代表人士座谈会(8次)、赴省外先进产业园实地考察、深入相关单位调研等形式,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缙云实际深入思考,提出了建设产业园的工作思路及构想并形成书面报告。调研报告得到李一波县长批示,并在全县推广学习。目前,产业园规划正在最后的完善修编中。

3.完善机构设置。自产业园管委会揭牌以来,按照一室两科一公司模式,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明确内部管理制度,为产业园实体化运作提供保障。目前,管委会办公地点已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均已抽调到位,工作有序推进中。

4.组建运营平台。经缙云、富阳双方多番对接商讨,明确产业园运营模式,由缙云县仙都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和杭州富阳工贸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1亿元,共同组建缙云县富缙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作为国有投资企业,隶属产业园管委会,实行市场化经营。

三、2019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9年,缙云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和“两美浙江”建设部署,以“两山”理念为引领,立足县域产业特色、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始终把招商引资(浙商回归)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以招精引强选优为切入点,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强谋划、抓盯引、保落地,助推我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聚焦产业集聚抓招商

保持招商定力,坚守主导产业招商不动摇,加强产业链研究,立足我县产业基础,重点培育现代装备制造、智能家电、运动休闲文化和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按照强链、补(延)链、建链的招商要求,科学编制“产业地图”、“产业招商路线图”。积极推进五金机械装备企业小微园、骑客智能制造产业园、普崎数码打印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智能家居(天喜厨电)产业园、运动休闲小微园建设和落实产业招商。

(二)聚焦项目洽谈抓落地。

一是要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针对招商引资重大盯引项目建立项目推进协调小组,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洽谈工作,争取前期推进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要着力推进滨江综合体、原温泉谷、官店综合开发、望湖宾馆、西入口酒店、开发区物流园、步岙区块等项目招商洽谈进度。二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督查事项久拖不办、逾期未报、反馈不及时或落实不办的,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等。

(三)聚焦体制机制抓建设

一是优化考核办法。在2018年考核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做进一步探索,坚持以“项目为王”的考核导向不动摇,在加强部门协作,提升营商氛围上做进一步深化,力求指标更合理,实效更突出。二是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理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流程,联合发改、农业等部门制定相关产业评估准入制度,健全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力求产业全覆盖,流程全覆盖,同时加快重大招商项目有关前期谋划、政策洽谈和落地推进工作,解决我县重大招商项目谋划不足、推进不快等问题。三是推行招商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招商工作推进点评会,每季度召开招商委成员会议,定期召开专业招商委会议、责任单位会议及项目点评会等,定期通报、不定期交流、不定期汇报,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性。

(四)聚焦项目谋划抓前期。

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出一批,对接一批”的要求,编制《重点招商项目册》。强化重大项目储备,打包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进行招商,深度开展项目前期,对重点支持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提前做好项目可研、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评等工作,形成“项目包”,力争做到投资主体“拎包入住”,实现项目落地“零等待”。

(五)聚焦营商环境抓服务。

一是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发挥“店小二”精神。强化三分招商、七分安商”意识,打造全方位的政府服务模式和政策支持体系,实行“零距离”、“心贴心”、“妈妈式”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切实提高项目推进速度,为投资商提供全过程优质高效服务。二是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建立营商投诉快速必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六)不断推进山海合作共赢

一是抓体制机制,出台山海协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山海协作工作责任制,制订年度计划,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举全县之力有效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将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山海协作工程实施纳入政府综合考核,完善考核体系,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抓重点合作,与富阳要加强乡愁富民产业提升上的合作,用好富阳助推缙云乡愁富民产业提升的1500万元资金,真正把缙云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乡愁富民产业示范区;与德清要加强以民宿为主的旅游产业上的合作,在缙云打造一批精品民宿、精品旅线、民宿特色村,促进缙云全域旅游提档升级、规范发展;与奉化要加强竹产业全产业链上的合作,积极争取资金用于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探索两地共建“消薄飞地”工作,积极扶持发展双向“飞地经济”。三是抓产业园共建,以规划编制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根基,以团队建设为壁垒,以创新服务为保障,围绕产业定位,全力推进产业园共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四是抓 “飞地”经济,以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实施引进来工程,重点引进大企业和全产业链项目,同时,以杭州、宁波、湖州等区域为重点,走出去建设人才、科技、产业孵化+“飞地”建设,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产业、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