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331122000000/2020-43961     发布机构: 县府办     发布时间:2020-10-26 11:36:29

文号:

2004324在缙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缙云县人民政府县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和2004年工作的总体安排

2003年是本届政府任职的第一年,是我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困难和压力的一年,也是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化解矛盾、缓解压力、维护稳定、加快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战胜了非典疫情的严峻挑战,抗击了50年一遇的大旱灾,克服了能源短缺的负面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亿元,增长15.5%;工农业总产值63.65亿元,增长28.6%,其中工业总产值56亿元,增长33.0%;财政总收入3.56亿元,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7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增长54.0%;农民人均收入3153元,增长7.3%;人口自然增长率4‰。社会各项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2003年各项工作任务。

以“两个年”活动为载体,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努力落实市委、市政府“两个率先”的工作部署,全力破解土地、电力等要素制约,工业经济比“九五”平均增速高出21.8个百分点,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完成了全县工业用地总体规划,加大园区开发力度,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全年完成开发面积3.67平方公里,园区企业实现产值1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2.1%,成为我县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创业绿卡等制度,全力构筑投资“洼地”。全年共引进外来企业84家,合同利用县外内资16.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333.2万美元。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规模化、集约化更趋明显。七个一类工业重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1.2亿元,增长35.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7%。缝纫机、灯管、工刃具三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15.6亿元,增长38.1%。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8.9亿元,增长60.9%。全县年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比去年新增6家。全年投入技改资金4.8亿元,增长79.0%。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外贸出口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新增综合性进出口公司3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9家,实现自营出口总值6220万美元,增长77.2%,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出口收购总额13.83亿元,增长60.5%

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农业农村工作得到新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麻鸭(禽类)养殖、黄花菜两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高山蔬菜和近邻蔬菜、特色水果、优质茶叶、食用菌、蚕桑等特色产业更加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家,带动农户6万多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03年浙江农博会上,我县农产品获得了448优质的好成绩。3个品牌茶叶通过国家有机茶认证,填补了我县有机食品的空白。1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12种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农村山、水、田、林、路治理和综合配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乡村康庄工程”,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千库保安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建成标准农田2.1万亩。小康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壶镇镇湖川村被授予全省首批小康示范村。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下山脱贫和扶贫挂钩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村贫困面逐步减少。

以仙都风景旅游开发为龙头,第三产业取得新发展。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完成仙都景区总体规划和10多项景点发展规划。鼎湖大道、黄帝祠宇二期工程稳步推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克服“非典”影响,全面启动旅游市场,仙都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年仙都游客达69.1万人次。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2亿元,增长12.4%;金融业运行稳健,各项存款余额37.5亿元,比年初增长23.8%,各项贷款余额28.3亿元,比年初增长56.5%

以新区开发为重点,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新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资金1.9亿元,新区功能进一步完善,集聚规模不断扩大。壶镇、新建、新碧等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新区南区块道路网、大桥南路改造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台缙高速公路缙云段建设正式启动,兰舒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包装,全年争取重点建设国债项目6个。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实施群防群控,有效阻止了非典疫情的侵入。努力克服长期干旱的严重影响,全力组织抗旱救灾,切实解决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两基”得到巩固和提高,高考升学率稳居全市第一。中小学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设施进一步改善,教育行风建设全面加强。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文体广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出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构建。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台、档案、方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方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跨上新台阶。积极开展文明县城创建,10件实事基本完成,市级文明县城创建通过验收。壶镇、新建通过市级卫生集镇验收。文明村镇和“双整治”活动扎实开展,城乡面貌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打响“全程代理”、“见章盖章”、“告知承诺”三个特色服务品牌,有效解决了审批慢、办事难问题,各类审批、审核事项从原来的472项削减到216项,削减率达57.9%。事业单位、农村税费、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等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市经济秩序整顿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切实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开展“严打”整治和反邪教斗争,与“法轮功”顽固分子的斗争取得新胜利。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开展群众重复上访问题专项治理,实施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一批疑难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治安防范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中共缙云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斗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为缙云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仍然严重,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增收缓慢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存在不少困难。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作风依然存在,勤政、廉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行政效能不高,为企业服务意识、推进跨越式发展意识不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有所增多,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不容忽视。2004年,我们将面临财政体制、土地管理体制、出口退税政策、货币投放趋紧等一系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这些困难和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制约我县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落实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2004年是加快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本届政府各项目标的关键一年。综合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面临的各种困难,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指标为:生产总值40亿元,增长14%,其中一产增长3%,二产增长25%,三产增长12.5%;工农业总产值77.9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25%,农业总产值7.9亿元,增长3%;财政总收入4.112亿元,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4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1%;外贸自营出口8450万美元,增长36%;农民人均收入3342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在工作总体安排上,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继续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实践证明,“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是一条完全符合缙云实际的发展道路,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必须按照“巩固、创新、落实”的要求,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充分认识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三提一促”活动,敢于研究新问题,敢于突破老规矩,敢于探索新思路,敢于推出新举措,排除干扰,放开手脚,大胆实践,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善于着眼全局,统筹兼顾,自觉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好中求快,稳中求进。不断破解改革和发展对稳定提出的新课题,不断探索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体分析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敏于洞察矛盾,善于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矛盾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真正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

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在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研究制定得力措施,积极解决影响城乡、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问题,努力缓解土地、电力、生态等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更加重视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和勤政为民的作风。坚决贯彻上级各项宏观决策,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缙云实际出发,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重在抓实施、抓深化、出成效上下功夫,脚踏实地,不虚功假作,不做表面文章。把改善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主动听取群众意见,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二、突出发展实效,努力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在保持经济数量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着重在质量的提高上下功夫,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工业经济上,继续坚持以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主抓手,突出内聚提升和外引对接,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举。

按照“禁、撤、整、改、扩”的清理整顿要求,全面整合工业园区,着力抓好以新碧工业园区为核心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规划和建设,提高园区的档次和开发水平。进一步加强壶镇、新建、舒洪、东方等镇的工业集聚功能,积极吸纳以永康为重点的五金企业来我县设立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及相应的开发基地和营销中心。壶镇工业园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五金机械产业的配套产品,成为中小五金机械企业集聚的高地。同时,以台缙高速公路建设和壶新一级公路规划为契机,全面细化开发规划,统筹沿线工业开发。五云城市工业功能区要结合城市化,集聚发展灯管、工刃具、摩配等优势产业。

立足依法、规范、效率、有序,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开发速度,提高开发质量。进一步提高“三率一度”,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提高工业园区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抓紧做好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土地整理投入机制,盘活土地存量,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完善园区开发的资金平衡机制,全面规划和分步实施园区内经营性用地的市场化运作,确保园区开发的可持续性。依托现有工业基础,立足外力推动,重点培育五金电动机械、缝纫机、灯管、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等五大优势产业,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年确保技改投入8亿元。继续实施“亿千工程”,力争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0家。

以要素供给为先导,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构建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各方协作、齐抓共管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加强招商队伍和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统一的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充分发挥缙云招商引资网站作用,吸引外来投资向工业园区集聚。认真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主动对接发达地区山海协作项目。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培育特色块状经济,把缙云建设成为浙江先进五金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宽引进外资的领域,争取在利用外资上有更大的突破。

在农业经济上,全面落实上级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意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努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除水利设施和标准农田建设、农民饮用水工程、河道整治、千库保安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等财政专项安排外,在财政预算内安排农业专项支出800余万元,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项目包装,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补助资金。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给安全。进一步转变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效对接。加快以麻鸭为骨干的畜牧小区、黄花菜产业区建设,逐步形成融良种供应、规模化种养、制成品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推动高山蔬菜、食用菌、茶叶、蚕桑、竹制品加工业及其它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农业区域块状经济格局。突出扶优扶强,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带动效应和农产品附加值。立足“发展、规范、提高”,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制定并执行统一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卫生监督管理体系,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落实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措施,进一步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进一步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对粮油种植农户免征农业税,全额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约2000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农业税减免、计划生育费、优抚安置经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等转移支付。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切实落实结对帮扶各项措施,加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进程。推进扶贫小区和扶贫点建设,加快下山脱贫进程。进一步做好完善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被征地农民、欠发达乡镇农民、下山脱贫农民就业和技能培训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主动推进与发达地区的   劳动力资源开发合作,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积极发展农村来料加工业,拓宽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切实解决好进城和进企业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重点解决好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缺少保障、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在三产发展上,把旅游业作为一个大产业,加快开发仙都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精心包装景区开发项目,用活景区一级土地市场,强力推进旅游招商,重点推出望湖山庄、鼎湖大道两沿旅游配套项目、仙都休闲养生园、马鞍山避暑山庄、仙都观光农业园等项目。如期完成黄帝祠宇二期、鼎湖路北段沿线景观改造工程,抓好鼎湖大道等项目开发。围绕“秀山丽水、浙江绿谷”主题,进一步突出仙都景区“奇峰异石”、“黄帝文化”和“田园风光”的特色。加强旅游促销,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提高仙都旅游市场占有率。精心举办中国仙都旅游·影视文化节和第二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扩大仙都影视拍摄基地和中国南方黄帝文化辐射中心的影响。认真做好景区环境整治,重点抓好仙都主景区主干道、入口处和主景点的绿化,改善仙都生态形象。积极开发集观赏、休闲、采集于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宾馆、娱乐休闲、商贸行业。积极支持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坚持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编制并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逐步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适时适度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撤并一批规模小、功能弱的乡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壶镇、新建、新碧、舒洪等中心镇建设,发挥中心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编制并实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建设中心村,加快培育示范村,逐步改造“空心村”,积极探索农村住宅建设新路子,推进村容村貌全面改观。今后五年,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庄示范整治工作。努力突破要素性障碍,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推进方便群众工作生活、完善城市功能的学校、医院、商贸市场等配套工程建设,优化新区社区服务功能。继续加快新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新增城市道路6公里,新增城市绿地6万平方米。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永宁路和问渔路两沿、蓬莱小区、火车站广场北面地块、黄龙路小康住宅区等开发建设,实施新区南区块道路网二期工程、问渔路东段延伸拓宽工程、新老城区排污水主管连接工程。不断拉大新区城市框架。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通过适当的措施和政策拉动,推动新区餐饮、宾馆、娱乐、金融保险、购物休闲等第三产业的有效集聚,为加快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承载空间。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政策障碍,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解决农民工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完善。主动对接省“五大百亿”工程,积极争取更多的扶持项目。深入实施“一二三四工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改善我县交通、旅游、城市设施,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抓紧上马和加快建设台缙高速公路缙云段、双潭水厂、污水处理厂、110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下双龙扶贫小区、水南综合市场等2004年重点工程项目,切实抓好县城大桥南路改造、旭山路立交桥匝道、城市防洪三期、兰舒公路等2003年重点工程项目的续建工作,做好新区南区块三期、朝晖路二期、寺后路拓改等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组织力量,建立机构,扎实做好方溪抽水蓄能电站、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壶新一级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未来几年内我县基本建设投资持续增长。逐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村公共服务,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化共设施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大力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加快农村交通网络建设,年内争取完成投资7180万元,建设通村公路300公里。全面落实规划,实施好系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千库保安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水利设施和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更加重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努力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防保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健全卫生监管体系,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均衡健康发展。积极推动职业学校强化技能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努力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推进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实验中学、紫薇小学、机关幼儿园和工艺美校等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继续抓好星火计划,深入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发挥网上技术市场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和技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功能。高度重视和做好老龄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和做好民族、宗教、侨台、档案、方志等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积极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新五保”的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制度。更加关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落实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不断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完善保障内容,实现应保尽保。加快推广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群众就医困难、因病致贫问题。全面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落实好征地返还政策,帮助村集体发展经济实体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提高自我发展和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建设敬老院和福利院等设施,逐步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在自愿基础上的集中供养。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资助制度,全面实行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关注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促进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福利事业发展。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抓好生态精品工程和生态示范点建设。逐步完善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长效管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严格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控,鼓励发展无污染和低污染企业。加强好溪水质监测和管理,做好好溪常年保洁。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规范各类用地行为,坚决防止乱征滥用耕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千里绿色长廊建设,抓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除治,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和垃圾集中处理,整体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深化殡葬改革,加快县级公墓和乡村公益性墓区建设。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继续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的重大意义,明确“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以此凝聚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以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为载体,重点抓好创建文明县城十件实事,扎实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三讲一树”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乡)、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抓好农村文化示范户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整治”、“双建设”成果,革除各种陈规陋习,全面净化社会风气。积极探索卫生县城长效管理机制,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全面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平安缙云”。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努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强化群众观点,做过细的群众工作,及时疏导和化解各类矛盾。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层层建立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高度重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办法,确保群众合法利益不受损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和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建设法制健全、决策民主、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和积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改善社会信用状况。加大对违法失信、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和国有资产管理。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明确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依法治税,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教育、农业、科技和社会保障等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继续加大对偏远山区、欠发达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操作三分离的、科学统一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和资源权属交易平台。

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坚持并完善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民代表意见建议、政协提案。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努力形成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广泛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加强政府法治建设,改进行政执法、执法监督等工作,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有效地遏制滥用权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

努力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和廉政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证》,继续深入开展以减少审批项目、推进集中审批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行政审批中心办事大厅的部门窗口为平台,全面推行部门单位“一窗式”审批服务制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和便民服务环境。强化效能监察工作,完善便民服务网络,建立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制度,探索建立行政审批——行政投诉咨询——行政效能监察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服务断层问题。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务处理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加强教育和制度建设并举,坚持从严治政,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切实纠正行业和部门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

完成好今年的各项任务,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注意把握新趋势,善于总结新经验,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强化“亲民、爱民、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入体察民情,充分倾听民意,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多到条件差、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中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逐个落实问题,努力杜绝贪图虚名、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以过硬的自身素质,真正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

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加快缙云实现“两个率先”的前进步伐,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缙云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万众一心,抢抓机遇,发愤图强,开拓创新,为加快缙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