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重大考验和近期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县的工业经济呈现了少有的低速增长态势。占全县经济三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仅增长了2.1%,处于历史低位。但是,在县委、县政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生产需求持续改善,规上工业、建安投资、批发业、盈利性服务业、人民币存贷款等指标均实现了正增长,全县经济逐步恢复。上半年全县实现GDP同比增长3.5%,居全市第1,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高5.1、3.0、3.0个百分点。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县完成GDP108.85亿元,同比增长3.5%,居全市第1,较1季度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43.6亿元,增长0.7%(为全市唯一的正增长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6.3%(居全市第2位)。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3.5%,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9.1%,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23.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87.4%,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全县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由负转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第二产业稳步回升,第三产业表现亮眼。
(一)第二产业回升向好
1、工业生产较好增长。一季度,工业增加值下降了13.7%,工业下拉了GDP5.1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后,工业回升态势逐步加快,先行指标表现良好,上半年工业用电量6.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为全市唯一的正增长地区,比一季度提升了39.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较1季度提升15.8个百分点,为全市3个正增长县之一(居全市第一,比第二、第三名分别高1.6个和1.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5.1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比全市高6.9个百分点。
2、建筑业发展平稳回升。上半年,全县建筑业实现产值19.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9%,比一季度提升了19.7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亿元,同比下降7.2%,较一季度缩小了0.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9.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实现了平稳回升态势。
(二)第三产业支撑有力
1、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县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2.7亿元,增长10.5%(居全市第2),增幅居三产各行业首位,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达89.7%,拉动三产增长5.6个百分点。从主要支撑指标看,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0%,居全市第1,比全市高74.4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21.2%,居全市第4,比全市高5.5个百分点。
2、金融业对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上半年,我县金融业增加值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9.4%,比全县GDP高5.9个百分点,金融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2%。从主要相关指标支撑情况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良好,增速达20.3%,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居第3位;存款余额增长10.0%,比全市低6.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
3、批发零售贸易业领先全市,全县实现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了21.2%、1.2%,分别居于全市第2、第3。贸易业增加值增长了6.8%,比全县GDP增速高3.3个百分点,其贡献率达10.4%,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1、工业增长后劲仍需高度重视
当前全县工业生产实现稳步增长,但增长后劲不足,需要予以高度关注。从上半年全部规上工业运行情况看,在24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的生产在负增长区间运行,占比高达44.9%,负增长的企业有47家,减产面达到22.2%。
2、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
上半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5.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4%,继续上年的回落态势(已连续了4个季度的下降),低于全市49.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
3、加强住宿餐饮业的管理
住宿餐饮业 降幅仍然较大。上半年我县 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同比下降了41.5%和46.2%,比全市低0.9个、21.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5、第9位,下拉了全县GDP和三产0.6个和1.2个百分点。
四、意见建议
(一)实时关注支撑GDP核算基础指标
为确保全年GDP平稳增长,各经济增长支撑指标的责任单位应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主动协调,确保所负责指标的增长速度平稳向好。重点是工业增加值、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从业人员报酬、非营利性服务业工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等指标的增速。
(二)强力推进工业发展
一是大力培育新企业。加大 对产业项目和新兴产业的招商、落地、建成力度,以增量促存量的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企业帮扶。多途径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实际问题,引导企业拓展市场,提高生产能力。三是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主动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环境准入的门槛,积极发展优质产能,严禁低端产能,紧抓环保产业快速扩张的机遇,通过企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产能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着力促进服务业增长
一是加大对重点行业发展的扶持。我县其他服务业(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批零住餐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大,对服务业的发展举足轻重,我们要时刻关注,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多轮驱动促进全县服务业更快发展。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要继续提升传统服务业,提升传统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经营模式、服务水平等。同时还要继续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新兴服务业百花齐放。三是培育壮大营利性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着力解决我县服务业低小散的问题,规划建设商务中心、高档宾馆,企业总部等,形成综合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商务中心,促进我县经济繁荣发展。
编辑:郑捷、潘莉 签发:朱庆松
附件:
缙云县 2020 年1-2季度 GDP 核算主要基础指标情况
行业
比重
主要相关指标
1季度
1-2季度
责任单位
全市
增速
(%)
缙云
增速
(%)
缙云
排位
全市
增速
(%)
缙云
增速
(%)
缙云
排位
GDP
100
—
-3.2
-2.8
5
0.5
3.5
1
发改局
农业
5.0
农业总产值可比价增速
0.5
0.3
3
2.0
2.3
2
农业农村、林业、畜牧兽医发展中心
工业
4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63.2%)
-14.6
-10.3
3
-2.2
4.7
1
经济商务局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 (36.8%)
-11.9
-17.6
9
-4.2
-3.7
6
建筑业
7.7
建筑业总产值(60%)
-
-20.6
-
-17.0
-0.9
2
建设局
建安工程投资 (40%)
10.6
25.6
2
11.4
15.3
5
发改局
交通
3.0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
-18.5
-18.5
-
-8.0
6.6
2
交通运输局
邮政业务总量
-3.6
17.1
3
3.6
32.0
2
邮政管理局
批发零售业
5.3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37.6%)
6.8
-19.8
9
14.7
21.2
2
经济商务局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62.4%)
-23.8
-14.6
5
-8.9
1.2
3
住宿餐饮业
1.5
住宿业营业额 (32.3%)
-45.5
-59.3
9
-40.6
-41.5
5
发改局牵头 , 经济商务局、市场监管局、文广旅体局、农业农村局
餐饮业营业额 (67.7%)
-40.0
-67.1
9
-25.1
-46.2
9
金融业
5.5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17.0
14.1
4
16.4
10.0
5
人行、金融发展中心、银保监组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18.2
24.1
2
20.1
20.3
3
保费收入
15.8
0.9
7
5.5
11.8
6
房地产业
6.1
商品房销售面积
-11.8
-67.6
9
0.7
-48.4
9
建设局
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16.1
54.6
2
12.2
67.3
2
其他服务业
5.4
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
19.9
100
1
25.6
100
1
发改局牵头
18.9
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工资总额
13.4
12.2
8
18.4
21.0
4
人力社保局、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
注 : 上半年核算时,公路运输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等指标使用1-5月数据,保费收入增长速度采用1-4月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