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非遗项目活动专项资金自评报告
索引号: 73602067x/2020-61984     发布机构: 缙云县文广旅体局     发布时间: 2020-12-23 09:20:39

一、项目基本概况

通过组织实施各类非遗活动,推动建立和完善非遗保护体系。指导开展各类非遗展示、展览、展演等活动,组织推动全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2019年,我局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要求,将非遗项目活动经费专项资金用到实处,为群众开展非遗活动提供更好地氛围。

二、绩效自评的组织实施情况

专门成立了绩效自评工作领导小组。

三、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查、口头询问等方式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良好。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重传承,以人为本

1.走访慰问代表性传承人。走访慰问迎罗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应设卢、缙云木勺工艺传承人应设富等传承人。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2.组织参加各级人才培训会。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非遗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3.圆满完成县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的面商工作。走访缙云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陈海坚,对他提出的提案进行面谈;为配合仙都管委会回复缙云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委员谢熔辉的议案,撰写并交送了书面信函;为提案议案的落实打下基础。

(二)添活力,异彩纷呈

1美丽非遗,精彩展示

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展示或大赛。缙云剪纸作品《盛世中华》《黄帝缙云·人间仙都》在北京世园会上惊艳亮相。《黄帝缙云·人间获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工艺美术银奖,省优非遗旅游商品。

浙江省首批100项优秀非遗旅游商品优秀奖《缙云烧饼传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李丽英剪纸作品《龙泉·青瓷》在2019年浙江省“江浙之巅剑瓷龙泉”——剪纸艺术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周雪莺《三国美人计》,获第三十届华文奖央视春晚选拔赛金奖等。刘夏英在浙江省特色小镇剪纸大赛中获省铜奖 ;中华剪纸巡回展(泰国站)国际一等奖;第14届中国文博会工艺美术奖国家银奖。缙云《钢叉舞》荣获“非遗薪传”——浙江传统舞蹈展演展评系列活动优秀展演奖。浙江老土地食品有限公司老土地敲肉羹在浙江省首届最佳名点名小吃大赛中荣获金奖。陈炮创作的《雄鹰》在“第九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银奖。

组织举办或参加各种非遗文化节活动。2019年6月15日,缙云县“文旅融合·浙江实践”文化旅游艺术节暨壶镇镇金竹村己亥年“五月十三”迎关公案传统庙会在壶镇镇金竹村举行。

1月9日,由“独角台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丁钟相及独角台场民间表演大师钭春华、李水垚、金葛其等人参与演出:“独角台场传薪火多彩非遗谱新篇”缙云县首届独角台场专场演出在壶镇镇团结村文化礼堂成功举行,这是缙云县2019年的首场非遗演出。

组织参加了岩背“六月六·迎朱相公案”非遗文化节;组织参加郑弄村2019首届十八罗汉文化节;陪同何局等参加壶镇镇主办的“江南地母文化节”活动。

开展传承基地文化活动或基地建设。组织编写缙云县“‘两山’践行与乡村文化复兴”欢乐三八·巧手编织与匠作”相关项目图片、初定活动预算与方案,组织5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文化节活动。

2、非遗走亲,如火如荼

组团参加了“美丽非遗四季行·遂昌行”活动;组织参加了在中国义乌举办的中国文交会;组织发动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暨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评选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金华非遗年货展;组织发动相关学校报名参加浙江省少年非遗说传说故事大赛;并带队参加了“少年非遗说”故事讲述的初赛和复赛,获得省级一等奖;组织缙云杂剧、缙云婺剧参加在丽水举办的“浙江好腔调”展演展评活动;带队参加了丽水市“美丽非遗四季行·龙泉行”活动;组织参加“多彩非遗乡村行·青田行”活动,组织参加2019丽水市“多彩非遗乡村四季行”莲都活动;组织“钢叉舞”“缙云婺剧”等非遗项目参加“‘缙云仙都杯’瓯江行摄影赶大集”启动仪式;组织缙云烧饼等非遗项目参加“多彩非遗乡村行·进丽水工业园区”活动;组织参加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组织缙云剪纸赴上海参加文旅融合博览推介会;组织参加了重阳节期间“黄帝祭典”非遗赶大集活动;组织“缙云迎罗汉”项目参加诗路薪传——2019年浙江传统体育类非遗文化大会。

3、理论研讨,提高品位

组织人员参加丽水市第四届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做好戏剧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调研成果的上报工作;参加五云街道中心村李阳冰文化研讨会;参加舒洪镇政府举办的杨梅果酒品牌提升文化研讨会;参加溶江乡政府举办的岩坑“胡公文化节暨申遗”启动仪式和胡公文化研讨会;参加上坪胡深文化研讨会,参加缙云老姜汤,缙云番薯文化研讨会;等等。

(三)抓申报,完善名录

组织编写的国遗项目迎罗汉典型案例(文字材料和视频)被省文旅厅推送至国家文旅部;开展浙江文化印记《迎罗汉》《黄帝祭典》项目编写上报工作;如期完成了“张山寨七七会”“黄帝祭典”等国遗项目保护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做好国遗项目记录成果的梳理、遴选和填报工作;做国家级项目名录简介工作,编写省级非遗项目简介;整理上报戏剧进校园的文字和视频材料;“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申报;补充完善省非遗数据库平台、中青网平台等。

抓好县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开展缙云第七批非遗项目申报,如“缙云老姜汤”“后巷黄酒制作技艺”“发糕制作技艺”“六月六庙会”“赵金龙庙会”“地母娘娘传说”等20多个项目进行申报县级非遗。并做好名录文本的指导和前期的初审工作。

开展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的组织动员和申报工作; 开展了第七批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前的审核工作;开展《缙云烧饼制作技艺》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工作;就缙云烧饼文本和视频,多次与省厅对接沟通;协助县烧饼办做好土面博物馆的规划装修等策划工作;完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核对和校正工作;开展了胡源乡省级民俗文化村的申报工作。完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统计表。做好戏剧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调研成果的上报工作。

(四)打品牌,继往开来

1.编辑出版非遗丛书或视频等资料。出版《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创新案例选编》;《古老烧饼  创新品牌》入选浙江省文旅厅编撰的《2019年非遗保护案例选编》

2.国家级代表性项目迎罗汉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申报。撰写五千多字的总结性文字材料《“千年古罗汉”叠出“缙云新风尚”》。编辑整理了辅助材料,收集整理两万多字的新闻报道等文字资料;填写两千多字的“辅助推荐材料”;收集各类有关缙云非遗(罗汉)的各级文件、规划、办法等10个;收集缙云各地、各种场合的罗汉活动图片80多幅;收集非遗(罗汉)传承学校活动计划9个。完成国遗项目“黄帝祭典”绩效资金的申报工作。开展国家级非遗传承胡文相的口述史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五)整资源,抢救濒危

补充完善数据库。继续做好2018年度文化文物统计(非遗统计年报)工作;做好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年报工作;统计我县各级非遗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数量;如期完成了省级非遗项目数据库的补充完善工作;做好市级非遗项目数据库的补充完善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9年,全局上下齐心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非遗馆(舒洪临时非遗馆)人员、经费尚未落实;二是县级非遗传承保护经费有待进一步落实。

六、自评结论及下一步意见及建议

通过自评情况来看,2019年,非遗项目活动专项资金使用到位,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有着重要意义。

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落实《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以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非遗相关知识,倡导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社会为目标,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宣传传播、研讨交流等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基础

1.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把公布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资料和历年基地、非遗景区、非遗示范点、民俗文化村的评审资料归档;

2.开展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濒危项目(如缙云歌谣、缙云独角台场、缙云鼓词)进行抢救性保护,包括音频视频的录制,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

3.认真做好已有非遗项目的影音图片等内容记录和梳理,实行系统化、科学化管理;

(二)促硬件

1.推进缙云非遗展示体验馆创建工作,开展缙云非遗展示体验馆(缙云爽面馆)的展示展演活动,加快对接缙云非遗展示体验馆(原电影院)的建设进展工作。

2.指导我县建设和完善各级综合性非遗馆和专项性非遗馆;

(三)抓常规

1.组织专家对缙云县第七批非遗名录开展评审认定工作,并将认定名单上报至县政府;

2.组织开展美丽非遗“五进”活动及省市组织“美丽非遗四季行”活动;

3.组织开展非遗专题培训和讲座;

4.组织参加“非遗薪传”浙江传统美食展演展评及浙江省第二届“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系列活动;

(四)创亮点

1.组织申报国家级戏剧进校园优秀保护案例;

2.探索开展抖音平台重点非遗项目宣传;

3.组织承办第三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半决赛。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