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关怀版
综合页
新闻中心 监督曝光 审查调查 巡视巡察 党纪法规 以案说纪 廉洁文化 信息公开 网上举报
缙云廉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清廉家风】缙云:从一条千年古巷走出来的清官廉吏
(发布日期:2018-04-11 14:37:59  责任编辑:缙云县纪委)
 

  谈及缙云老城的小巷,往往给人一种沧桑感。而你有所不知的是,每一条小街,每一条古巷,每一幢红砖古厝,都藏着故事。这些看似平凡的古街弄巷,还留下了一大批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不少有口皆碑的清官廉吏,下了流芳百世的佳话。

  千年古巷,文明仙李

  仙李巷,半仙李老,指的是仙都李阳冰。仙李巷坐落于缙云县五云街道东门村。这条小巷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传说,唐朝李阳冰在担任缙云县令期间,李阳冰每日行走于仙李巷,往上走,翻过小陇,结庐三间,煮酒吟诗,梳理案情,放骸于文人墨客之间,官宦仕途之景,大案小酌,豪迈无拘,后人指之为"吏隐山"。

  上元二年(761年),李阳冰移当涂令(安徽),三年任满,复归缙云洼尊山,历十年,凿洼尊雪洞,撰《志归台记》。

  

  

  李阳冰任缙云县令期间做了八件好事:(1)天大旱向城隍神祈雨、勒《城隍神碑》记之,并修《平水大王庙》,祈求大禹四季平调雨水,保护五谷丰登;(2)坐矶分水,维护治安;(3)治理好溪,通竹筏,筑堰坝,利灌溉;(4)减轻赋税负,并赈灾;(5)重现农耕,发展桑麻和水果,绵延全县;(6)大办教育,修《文宣王庙》,提倡儒学,尊师重学,并改《五云学宫》为《缙云县学》,扩大就读面,吸收农家弟子入学。李白诗:“举邑树桃李”,使其“桃李芬芳”;(7)提倡通商,发展贸易,丰年储五谷,荒岁通有无;(8)为官清廉,带头正风。李白诗:“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在职时且倡导吏官们要廉政爱民。

  

  

  明代仙李巷还出了李健、李棠等进士。这些清官廉吏,不仅为所在家族塑造了良好家风,更影响了一个时代。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积极向上的佳话轶事,不仅没有随着历史变迁与时光逝去,而是沉淀至今成为当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回忆,成为隐匿在曲折巷弄间的好家风好家训,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至今。

  如今漫步仙李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小道,葱翠的绿植,两侧墙上的家风家训,格外引人注目。

  

  

  

   

  家风家训,代代相传

  

  

  仙李巷的人们简单纯朴,千年"李氏家训"的熏陶下,敬老慈幼,邻里之间关系和睦融洽。

  

  整条小巷以“和谐邻里”为主题,体现了仙李巷在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下,发扬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廉洁自律等中华传统美德,让好家风好家训释放正能量。

  

  

  

  李阳冰简介 

  李阳冰,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少温,汉族,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李白族叔,为李白作《草堂集序》。 

  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世称少监。兄弟五人皆富文词、工篆书。初师李斯《峄山碑》,以瘦劲取胜。他善词章,工书法,尤精小篆。 

  

    

  

分享到:
【关闭】
版权所有: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缙云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缙云县监察局 浙ICP备09055164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112202000129号   网站标识码:33112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