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资源库 >> 处方
脊柱手术宣教
发布日期: 2021-11-08 09:25:02 文章来源: 缙云

健康教育处方

                                     

脊柱骨折

术前宣教

一、心理护理:保持乐观、稳定的心里,状态避免悲观、精神紧张心理状态,保证睡眠。

二、饮食指导: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纤维素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三、体位:卧硬板床,定时翻身,头、颈、胸、腰在一条轴线上,采用滚动法。

四、长期卧床五大并发症护理的指导,见骨科病人一般宣教

术后宣教

(一)饮食宣教:一般术后6小时先进流质饮食,接着可根据情况改为半流质,逐渐增加至普食(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饮食)。避免多食牛奶、豆制品等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给予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以刺激肠蠕动。

(二)配合完成术后生命体征监护:不擅自摘除监护设备及用氧装置。如有术后异常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留置导尿管可在患者意识恢复后间歇夹放至拔管;术后镇痛泵为连续均匀自动给药的装置,使用者根据病情需要每次加药间隔需在8小时以上,如有恶心、呕吐频繁,影响呼吸者应夹闭镇痛泵。

(三)伤口引流管指导:常规放置引流管,外接引流袋或负压引流袋,在引流过程中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松动及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引流量一般为80~100ml,为陈旧性血液。若引流液色泽鲜红或量增多应考虑为伤口出血,立即报告医生给予止血处理:若引流液为血清样液体且每日量较多,应考虑有脑脊液漏,宜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若渗出液较多,应及时更换,预防感染。

(四)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体感觉平面的变化。如发现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减退或完全消失,则有脊髓受伤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紧急处理。对多发性损伤病人还需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胸部、腹部及大小便情况。

(五)生活护理:平卧位休息,可做扩胸、深呼吸、用力咳嗽、抬臀等活动,以改善呼吸功能。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2000—3000ml。每日尿量达到2500以上可冲洗尿道达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作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次排便后保持会阴及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应每隔2~3小时更换卧位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

免尿液、粪便的刺激;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避免潮湿的刺激;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

肤,在给病人更换衣服、床单及变换卧位的时候,应避免拖、拉等摩擦性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六)功能锻炼:(1)术后第一天起,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 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 10次/组,2-3组/天。 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 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2)术后第五天起,腰背肌锻炼:A、五点式: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B 三点式: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C飞燕式: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3)术后一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六、出院指导:3-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坐,跑,跳,避免睡软床,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应采取屈膝,下蹲的姿势提取,建立良好的生生活方式,经常改变坐姿,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增强腰部肌肉及脊柱稳定性。减少慢性腰痛的发作,防止腰部损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复查。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附件: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