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初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双减”工作有关要求,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有关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文件要求,结合我县义务教育实 际,特制定《缙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本作业本”作业管理 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缙云县教育局
2021 年 12 月 2 日
缙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本作业本” 作业管理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双减”工作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有关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缙 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一本作业本”作业管理指导意见》。
1.“一本作业本”的界定。
“一本作业本”指每个学科只允 许配备一本与教学进度相配套的课后作业本。作业本由县教育局 教研室组织学科教学专家选定,财政买单。除了政府统一订购的 作业本外,各校可自编适量的辅助训练资料,严禁统一向学生推 荐或代为购买任何成册现成的教辅资料。《语文词语手册》、《写 字本》、单元练习、《小学数学口算训练》及纯阅读书目(报刊) 等不列入“一本作业本”范畴。
2.明确责任分工。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建立 和完善符合轻负高质要求的学生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全过程 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年级组、学科组作 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实行“作业公示” 制度。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各校要明确 校长是作业管理的总负责人,分管教学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教务 处具体负责作业量的调控与监督,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研制作业的 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作业量调控的责任人,教师是设计和评价 作业的主要责任人,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
3.落实提质控量。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 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鼓励教师精选和创编作业。教师选 编作业,采用“资料+大脑”、“剪刀+浆糊”的办法,切忌全盘照 搬,做到分量适当,难易适度,符合课标要求。提倡课内完成作 业,随着年级的上升,逐步增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高层次思维 能力的作业比例。要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 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确保小学一、 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 成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并控制每天布置书面作业的学科数量;周末、寒暑假、 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的时间和总量。学校、教师不得布 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 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 印作业。
4.倡导分层作业。每位教师要按照“巩固性、提高性、思考 性”作业的梯度设计、布置作业,以体现关爱学困生、面向中等 生、提高优秀生的教学工作要求。对于学科基础不均衡的学生, 各科作业的重点和数量应有所差异。
5.实行教师先做。凡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均要先做。 通过先做,促进精选,防止出现重复题、超标题,为科学合理布 置学生作业提供依据;通过先做,要掌握题目的设计意图、练习 目的、易错点、知识衔接、学科思想、解题思路和方法等。教师 未先做的作业不得布置给学生。
6.细化批改要求。一是及时批改。一般作业教师应做到当天 批改或下次上课前批改完毕。作文应在七天内改完,以精批为主, 略批为辅,鼓励开展互评自评自改等批阅方式的尝试,但教师应 逐篇检查、把关。二是全批全改。面向全体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 要做到全批全改、逐题批改,防止漏批、错批,对学生作业中出 现的错误或不足,教师应用恰当的符号或文字明确标注,以引起 学生注意。杜绝出现只布置不批改、早布置迟批改、多布置少批 改的现象。三是加强面批。教师每天要面批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业, 尤其要重视临界生及学困生的面批。农村自然小班学校学生作业 要求逐个面批。四是做好二次批改。通过检查学生订正情况及二 次批改,督促做错题的学生认真反思出错原因,重新做题至正确。 五是规范批改符号。各校教务处、备课组要规范作业批改符号, 明确批改用笔,每天批改的作业都需写上日期。严禁要求家长批 改作业。 7.优化评价策略。要以正面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开展 评价,倡导等级制评价。对有进步或表现突出的作业应采取多种 形式给予肯定。提倡写表扬性、激励性的评语。特别要强化对学 — 5 — 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强化作业评价的育人功能。
8.有效反馈讲评。设立“教师错题本”,对学生作业中出现 的有独特见解或具有代表性错误的作业,教师要随时摘记,为作 业讲评辅导准备第一手材料。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 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要引导学生根据作 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指导有能力的学生建立错题 本,引导学生对错误及时进行分类,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严禁 面向全班讲评只有部分学生训练的作业。
9.加强作业监管。一是加强过程管理。教务处要通过每周作 业量问卷调查反馈及不定期的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作业负担及 教师批改讲评情况,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监控。要完善资料印发 审批制度,做到控制总量,提高质量,防止资料发得过勤、过滥 或过少,杜绝现成资料进课堂的现象发生。要严格教辅资料的管 理,杜绝滥发滥购,严禁代购统购。二是加强检查评比。学校教 务处每学期要对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及二批等情况至少进行两次 专项检查并作记载,检查结果要在教师会上反馈,记入教师业务 档案,建议列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三是开展交流展评。备课组 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上研究作业布置,教研组在教研例会上交流各 年级的作业设计,学校每学年要至少进行一次学生优秀作业展评 活动。学校要通过检查评比及交流等活动,发现备课组和教师在 提高作业效能、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加 以推广,使作业轻负高效。
10.开展作业研究。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开展作业 研究。
一是开展特色作业研究。各校要不断丰富和创新作业的形 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 小创造等活动,让学生多看书、多观察。重视研究、编拟反映当 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及学校特点、亮点的“特色作 业”,重视布置科学研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 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加强亲子体育、亲子阅读、亲子劳动等活动。 二是开展课前作业研究。学校可通过编写类似“导学稿”的材料, 明确学生的课前要求,通过课前作业,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课堂效率;针对后进生先行预习作业 的批改与辅导,把问题解决在课前,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形 成良性循环。三是开展跟进式作业研究。通过错题改编题、变式 题等跟进训练,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纠错、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