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2660440/2021-21198     发布机构: 东渡镇     发布时间: 2021-03-09 14:14:38

政府工作报告

——在东渡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镇长  李周杰

(20212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渡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效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税收收入6037.5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090.66万,同比增长41.4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66.9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8亿元。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这一年,我们乘风破浪,抗击疫情汛情成效明显。新冠疫情暴发后,镇党委、政府紧急动员,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时设立镇村两级卡点,率先设置“放心岗、明白牌、爱心榜”并在全县得到推广。全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众志成城,33支党员干部先锋队坚守抗疫一线,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全镇范围内全年无疑似病例、无确诊病例。科学应对四号台风“黑格比”,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安全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第一时间开展灾后重建、救灾救济工作,有效保障了全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一年,我们难中求进,经济恢复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杂形势挑战,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全镇经济逐季向好。工业经济提速加力。疫情期间,率先出台“一企一策”“物资银行”等助企政策,组建工作专班开展精准服务,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在建重大项目、工业企业等“应复尽复”,复工复产率居全县前列。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同比增长5.9%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游步道建设、拦截沟治理及水毁水渠修复。高标农田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长坑、堰头等4个污水终端完成标准化改造。全镇19个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0万元以上,其中17个村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强村公司全年实现产值40.9万元(不含光伏分红),经营利润达34.9万元。雅村、吴岭等3个村集体联建项目东渡农贸集散中心完工并投入使用。全镇20个村村级三资管理三年轮审财务审计顺利完成。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完成126户217人的搬迁计划。完成耕地补贴9295户。农产品质量检测、非洲猪瘟防控及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提优升级。依托电商园、淘宝镇、淘宝村成功创建的优势,电子商务的创富带富效应不断显现。缙云县第三届番薯节、括苍古道登高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成功举办,游客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农文旅融合通道进一步打开。

这一年,我们破难攻坚,重点项目建设连战连捷。准确把握南城建设主战场的工作定位,在项目征迁、镇域功能补缺等方面持续发力。42省道缙云县城段改建工程东渡段完成被征收房屋拆除、土地清表、安置区块挡土墙等工作。规划215省道缙云金谷至方溪公路工程西源连接线、梨仓平交口项目建设顺利完工抽蓄项目小仙都移民安置点2幢小高楼结顶,89幢排屋建设全部完工,污水处理终端、供水管道铺设等配套项目顺利推进。330国道西移工程、好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东渡段防洪堤工程有序推进。通过“攻坚破难画句号”行动,莲缙公路长坑安置区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化解,安置房基本建设完成建材家居及电商城项目、一胜特地块及周边道路项目完成土地征收协议签订及入户调查。东渡小学扩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东渡幼儿园项目完成青苗清点、土地丈量分户等政策处理工作,东渡中心敬老院项目完成土地征收协议签订。3条农村公路提升工程顺利完工。

这一年,我们握拳向内,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统筹推进兰舒公路、美丽示范村、精品村、洁美乡村建设,成功打造兰舒公路东渡段美丽风景线,并获“四优两良好”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1个精品村、3个美丽示范村、4个县洁美村庄。全力抓好环境整治,联动推进“回头看”“百村、千巷、万户”专项整治等行动,洁化绿化美化工作同步实施。高标准推进污水、厕所、垃圾三大革命,新建旅游公厕2座、改造公厕1座,先后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志愿活动20余次,率先在全市建立第一个垃圾分类主题乐园。进一步强化330国道沿线、东渡大街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执法力度,全年共处罚违章停车等秩序乱象331起、立案4起,办结网上案件28起。以“无违建县”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古村落保护建设等,切实打好控新、拆违、治危系列组合拳,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3.1万多平方米;排摸困难群众危旧房1000户,拆除危房面积1.17万平方米,修缮危房100户。严格落实矿山巡查制度、地质灾害巡查机制,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2处。进一步规范村民建房审批流程,全年共办理村民建房134户。

这一年,我们为民解困,民生福祉不断向好。始终坚持干事为民导向,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脱贫责任进一步压实。严格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全年申报立项扶贫项目6个,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申报低收入农户产业项目171户,补助资金27.33万元;申报雨露计划24户,补助资金7.2万元;扎实开展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农村饮用水全部达标,“两不愁四保障”目标全面实现。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低保69户104人、支出型低保1户2人、低保边缘户23户45人,全镇共在册低保713 户1032人、支出型低保2户4人、低保边缘户272 户420人。全年共救助帮扶124户208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27.2764万元。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299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178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138人,改造提升村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2家,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8户,设立公益性岗位18个,申报残疾人各类创业就业扶持28人,雅宅村无障碍村改造顺利通过市级验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卫生健康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共接种流感疫苗590人、23价肺炎疫苗1108人,结直肠癌筛查3400余人;卫生乡镇创建成果不断巩固,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评。

社会和谐指数进一步提高。主动下好安全生产、矛盾化解先手棋,深入推进“平安缙云”建设。在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的基础上,集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拉网式排查,150余处安全隐患实现即查即改,全部整改到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全年成功化解信访积案9件,办结各类信访件364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70余起。人武、退役军人、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这一年,我们转变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推进自身建设。理论学习不断深入。镇级层面,充分发挥“夜学”“主题党日”“南城问计大讲堂”等平台作用,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最新理论及会议精神,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储备村级层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旋律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普法、执法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行政效能持续提升以“四个平台”建设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办事指南基层治理“上线”,织就服务便民、运转快速、集成高效的基层网格。全年共办结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上报信息3473件,完成最多跑一次事项153廉洁从政持续强化铁腕推进作风建设,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及时通报典型案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回首“十三五”,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东渡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 与2016年相比,全镇税收收入从2303.29万元提高到6037.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779元提高到21509元。

过去的五年,是“党建统领不断加强,逐步走深走实”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美丽城乡提档升级”的五年。我们坚持保护、治理、建设、提升并举,努力把“绿水青山”护得更好、城乡环境建得更美。重点项目强势推进。330国道综合整治项目、“十里云居”房地产项目顺利完工。330国道莲缙段改建、金谷至方溪道路顺利建成通车。330国道缙云至永康交界段改建工程、42省道县城段改建工程全面施工。抽水蓄能项目移民安置点、好溪流域东渡段防洪堤工程、东渡小学扩建、东渡幼儿园、东渡中心敬老院等项目有序推进。成功破解了兰舒公路兆岸段、天马坑上旧村改造、莲缙公路长坑安置区块等多年来久攻不下的“卡脖子”难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显著。有力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镇域面貌极大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了停车场、休闲公园、生态公厕等一大批功能设施。成功打造莲缙公路、兰舒公路2条美丽风景线;成功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1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市级精品村3个、县级1个,市级森林村庄2个、县级3个,3A级景区村1个、A级景区村9个,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有序推进,五年共改造农村公厕64座,20个行政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经济增量提质”的五年。依托产业发展三大平台,经济发展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一产质态逐步优化。全镇形成了以工模具、铸件、汽摩配件等重点行业为主导的产业,共有企业111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高新企业4家;五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7.3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7亿元。工业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年产1万套高低压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节能成套装置及2万套智能小区管理设备项目和年产3000套夹治具项目等项目落地实施。二产规模逐步扩大。占地1.2万余亩的小仙都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功创建,全镇形成了以蔬菜、水果、茶叶、油茶、食用菌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番薯、葡萄、香榧等特色农产品创富效应明显,成功举办多届葡萄节、番薯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新成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组织,有农业龙头企业3家、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31家,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4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三产活力逐步增强。电子商务异军突起,销售额从2016年的1.8亿元到突破10亿元大关,成功创建兰口、东渡、雅村3个“中国淘宝村”并成功获评“中国淘宝镇”称号。全镇活跃电商达200多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电商龙头企业顺联动力成功入选浙江省重点培养电商平台企业。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增效提速”的五年。我们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通过“造血”与“输血”双管齐下,促进残疾人、孤寡老人和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五年来共建成村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23家,其中示范型居家养老机构1家。及时关注因病因灾等致贫人员,五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0余万元。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效。完成“千村故事”编写,《桃花岭遗韵》正式出版发行4000册。成立了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55个实践点。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1个,多次组织开展“农村春晚”、文艺巡演等活动,成功举办篮球、摄影、书法、剪纸等系列比赛,群众性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教育事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东渡初中综合楼和运动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前列,长坑小学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实地调研肯定。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步。成功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中心,建立了东渡镇社会心理服务站及15个行政村的心理咨询室。东渡中心卫生院新办公楼建成并投入使用。顺利通过省级卫生乡镇复评。成功建立桃花岭村送药上山服务点。

过去的五年,是“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和谐指数不断提升”的五年。探索建立“一核两化三治四平台”基层治理模式,四平台有效运转,完成专职、兼职网格队伍建设,形成了纵向打通、横向整合、社会共治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有效推进了我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五年来共化解信访积案46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和食品药品等领域内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等工作巩固到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整体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面对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大战大考”,我们顶住了压力与挑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这是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渡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发展之路从无坦途。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对标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还不优,新旧动能亟需转换,创新能力还不强,项目招引力度仍需加大;二是对标人民群众期待,镇域功能有待完善,医疗、教育、文化、商业等配套设施仍存在短板;三是对标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应用仍需加强;四是对标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可持续性收益还普遍偏低等等。问题不容忽视,责任不能回避,我们一定主动寻求良策、破解难题,努力使百姓满意。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实现跨越的基础和条件。可以说,立足东渡看东渡,我们有不足,更有发展;跳出东渡看东渡,我们有差距,更有潜力;放眼未来看东渡,我们有挑战,更应该大有作为。今后五年,我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发展阶段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生态极富魅力、经济极富实力、社会稳定和谐、生活美好幸福的南城画卷。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进一步强化,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三城三地”建设目标,抢抓东渡南城建设发展机遇,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7-7.5%以上,财政总收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完成上级确定的目标要求

各位代表、同志们,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品质更高”,聚焦聚力抓项目。始终坚持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将2021年作为重点项目突破年,加快“进城入圈”步伐,着力提升“南城品质”。全力保障42省道县城段改建工程顺利通车,有序推进330国道西移、好溪流域东渡段防洪堤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建材家居及电商城项目建设抓好东渡小学扩建、东渡幼儿园项目建设,接轨城区教育;启动建设东渡兆岸敬老院项目,满足养老需求;围绕镇域有机更新,规划雅宅、小仙都等区域发展

(二)围绕“实力更强”,全力以赴抓产业。放眼全局谋划一胜特、雅村、寿尔福区块的项目招引。加大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产业提优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升级。盘活闲置土地利用,优化营商环境,引导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产业“凤凰归巢”。深化战略合作,持续推进“飞地”“山海协作”,形成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促的新格局。依托原有的农业发展平台,在稳定发展蔬果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引导香榧、高山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向规模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以县城新区东拓和抽水蓄能项目建设为契机,结合县城城市功能外扩,积极谋划古郑至梨仓区块配套服务项目和生态农业项目建设。以打造县城后花园为定位,进一步转换农旅融合通道,加快推进兆岸、小仙都区块乡村休闲旅游业开发。

(三)围绕“生态更美”,标本兼治优环境。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城乡。以镇区“四路一堤”为辐射点,推进周边环境面貌的提档升级。有序推进镇域20个行政村美丽建设的梯度升级,以优带优,争创景区村、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串珠成链。深挖桃花岭古道(括苍古道)文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招引特色项目,带动古道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着手开展花园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争取顺利通过验收。切实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公厕革命等“三大革命”工作齐头并进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

(四)围绕“满意更多”,全力以赴谋福祉。以“富民、安民、乐民”为目标,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四个平台”建设,加强民生保障。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养生养老保障体系及认真落实困难补助、医疗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精心谋划实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二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针对新冠疫情肺炎中暴露的短板,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全面提升镇级层面疾病预防和卫生应急能力。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村文化礼堂等平台,发挥镇域特色优势,组织开展乡村春晚、篮球联赛、文艺巡演等系列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发挥“四个平台”功能,及时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以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定期下访、开门接访等途径畅通诉求渠道,化解信访问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为推进“三城三地”建设实现新突破积蓄能量,为加快东渡品质南城建设不懈奋斗。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