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真抓实干 争创缙云水利治理现代化
索引号: 00266058x/2021-64725     发布机构: 缙云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1-04-26 11:26:00

近年来,缙云县自觉从落实国家“六保六稳”的政策高度出发,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配管理方案,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对全县水利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充分发挥中央资金促发展作用,积极作为、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确保全县水利项目高质量推进,争创缙云水利治理现代化。

一、紧扣资金盘子,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一)积极争取资金,压实各项工作责任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主动学习、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指标任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保证资金精准下达、惠民利民。2020年我县省以上财政水利发展建设资金15320万元,使用范围主要涉及水毁、农业水价改革、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水土流失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二是统筹力量集中财力办大事。县财政主动作为,加强涉农资金统筹,2020年县级财政水利配套资金2269万元,不断推进缙云水利治理现代化建设。三是主动谋划兜牢民生底线。以水毁项目为例,发生重大水毁灾害后,县水利局、县财政局联合向省厅请示给予水毁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补助,同时要求乡镇村积极筹措资金,进行水毁修复处置。

(二)制定相关制度,督导资金管理使用

一是出台了《缙云县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缙云县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并按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二是将县配套资金,优先用于中央、省补项目,补助资金全面用于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三是要求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内容和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按照有款可用,专款专用原则,试行专账核算,确保资金安全。

(三)客观验收成果,科学进行绩效评估

县水利部门做好项目的建设推进工作,并客观对已建成项目进行完工、竣工验收,发现存在问题的,将严令整改,整改通过后方可验收,保证了工程进度、安全、质量。同时组织相关技术力量进行绩效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建设管理、工程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管理情况进行项目绩效评价,以利后续中央资金项目发挥更好的效益。不断强化专项资金绩效导向,提高绩效因素在资金分配中的比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紧抓项目进度,确保水利项目保质保量

(一)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

缙云县11座农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41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47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515万元。累计完成30台水轮机、30台发电机,17台变压器,74台高低压开关柜、1299米压力钢管,3023平方米厂房的更新改造工作。所有电站均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电站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消除了安全隐患。其中盘溪梯级电站多次获得国际小水电专家高度赞赏,2017年7月被列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试点项目(全国仅24座)。2019年11月的全球环境基金绿色小水电调研,缙云是全国唯一受邀县。完成增效扩容改造项目11座,完成11座绿色水电创建、并通过水利部认定。

(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

我县被水利部列入实施2017-2020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县。共下达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49.19平方公里,实际完成60.97平方公里,完成率123.94%。先后完成了樟溪、新川溪及双川溪、西弄坑和章溪共4条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2020年实施的浣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还在建设中。5条小流域治理项目总投资3290万元,全部完成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47km2。

(三)缙云县农村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为做好农村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缙云县2018-2020年间,出台了《缙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验收办法》、《缙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等制度。为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等多部门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各单位在改革工作中各司其职、形成合力。2019-2020年连续被评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下达改革面积9.91万亩,实际完成15.3万亩,完成率154.4%。

三、成效突出,水利领域工作亮点纷呈

(一)生态水电工作成为国际典范

2019年11座农村水电站共计完成发电量6026万千瓦时,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同比改造前近三年平均发电量增加近25%,年均收益增加约723万,改造后各电站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上网电价得到一定提升。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增效扩容改造后,电站收益增加,给当地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加80度万元,助理解决山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

(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是水土流失有效控制,增强林草植被和土壤表层的蓄水保水能力,有效涵养水源,使地表径流显著减少,从而减轻土壤冲刷,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根据浙江省水利厅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遥感调查复核结果显示,2014年缙云县水土流失面积257.79km2,水土流失率为17.18%;2018年水土流失面积224.56km2,水土流失率15.15%;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212.61km2,水土流失率下降到14.35%。二是农业生产持续改善。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等综合治理,改善了耕地的生产、灌溉条件,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了对旱洪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促进了增产增收。全县建立了一大批茶叶、油茶、桃树、覆盆子等产业基地。三是人居环境大提升。通过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呈现出山青、水净、岸绿、村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景色。

(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超额完成

一是农旅融合效益得到提升。例如黄龙循环农业特色庄园,庄园种植面积120亩,全部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20年,庄园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通过专人管护、出台制度、用水计量以及落实水价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资金等改革做法,有力的提升了黄龙庄园农业灌溉管护水平,实现了从松散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转变,做到了有人管、有钱管、专门管。促进全县农业节水减排、工程良性运行,提高农业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二是粮食生产效益得到保障。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将节约的农业灌溉用水量转变为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末级渠系的长效运管机制持续完善灌排体系,使得以昆洪村为代表的粮食生产区域灌溉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得以保障。三是农田水利灌溉效益显著提升。近几年前,缙云县各行政村内渠道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处于建前需求大、建后管理少的状态。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开展之后,各行政村均成立管水小组,落实管理人员开展“八个一”村级改革,末级渠系管护工作逐渐扎根扎实。奖补资金的安排不仅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使渠系能够得到及时维修养护,避免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从而提高了渠系的使用寿命,从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新建工程的开支。及时的清淤清草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灌溉效率,保障日常供水充足稳定。合适的灌溉定额制定与用水管理工作开展,不仅促使节水成效体现,也对作物增产增收起到了正面作用。四是节水效益不断改善。纵观全县用水结构,农业灌溉用水在缙云县用水总量中所占权重较高,节水潜力较大。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提高农业用水使用效率,有效实现农业灌溉节水效益。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