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新闻网讯 “快来快来,师傅开始实践操作了。”7月14日,在缙云县职业中专壶镇校区的缙云烧饼培训基地里,虽然火热的烧饼桶散发着灼灼热气,但是学员们还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绕在烧饼大师赵一均和吕坚海身边,他们踮着脚尖,聚精会神,有的还举着手机,尽管汗流浃背,却不放过任何一个操作细节。 
只见两位大师干脆利落地揉面、摘下一个个小面团,压面后抓一把菜干肉馅,左右手一收一捏,然后轻轻地挤压,在饼坯上撒点点芝麻。随着“哧”的一声,粘上凉水的一面饼坯牢牢地贴在了烧饼炉里。3分钟左右,令人垂涎的金灿灿的缙云烧饼出炉了…… 这是在缙云烧饼师傅职业技能大赛培训班上出现的一幕。 
据了解,本次缙云烧饼师傅职业技能大赛采用先培训后参赛的方式,共举办三期培训班。由缙云县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缙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缙云县缙云烧饼协会、缙云县缙云烧饼行业联合工会委员会共同举办。每期培训后将开展预赛,60分为合格,核发中级缙云烧饼师傅资格证书;80分以上进入决赛,按决赛成绩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及优胜奖若干名,给予奖励并核发高级缙云烧饼师傅资格证书。同时按规定核发相应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据悉,第一期培训为期一周,专门聘请了我县的烧饼大师赵一均和吕坚海给学员们授课。54位学员来自我县各地,他们当中有不少是从杭州、上海、金华等地专程赶回来参加培训比赛的,其中有女学员19位。 
来自东方镇横塘岸村的女学员蒋景丽,自2015年取得初级烧饼师傅证书以来,在上海开了一家缙云烧饼店,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做烧饼的技艺。“这些年,缙云烧饼产业发展地越来越好,给我们在外创业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我们更要学好技术,让自己的事业再进一步。”蒋景丽说。 
壶镇镇北山村的吕锦根做了30多年的缙云烧饼,这些年来一直在金华的一家大酒店当烧饼师傅,月薪不低。这次他是专门请假回来参加培训比赛的。吕锦根坦言,之前村里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做烧饼不是手艺,要饭不是生意”,意喻做烧饼地位低。“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做烧饼的。缙云烧饼产业的崛起,不仅让我们挣到了钱,也让我们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烧饼师傅培训,是缙云烧饼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品牌要巩固和发展,人才是支撑。通过这次缙云烧饼师傅职业技能大赛,我们把烧饼师傅的培训转到中高级烧饼师傅的培训上来,选拔出优秀人才,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不仅能激发缙云烧饼师傅的进取、创新能力,更是打开了缙云烧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窗口。”缙云县缙云烧饼协会会长丁兴升如是说。 
近年来,我县聚焦“烧饼师傅”这个关键点,通过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成功打造出一批制作技能过硬、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缙云烧饼师傅”队伍,实现了富民增收。 同时,我县坚持以提高群众“造血”能力为目标,聘名师、编教材,开展缙云烧饼相关理论、实操、策划、营销、食品安全等系统化培训,让学员既能做“烧饼师傅”又能当“烧饼老板”。 
据缙云县职业中专壶镇校区的吕金亮老师介绍,从2014年开始至今,学校已培训烧饼师傅5000余人,其中中高级缙云烧饼师傅300多人,有效地发挥了缙云烧饼培训基地的功能。目前,全县已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0797人。其中中高级缙云烧饼师傅4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