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缙云县司法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职能转变,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法治缙云建设不断深入,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统筹总抓我县法治建设,获法治丽水(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获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年度考评优胜单位,为模范厉行“丽水之干”,加快建设“三城三地”,为推进高水平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一、以整改整顿为抓手,司法行政建设更加扎实
1.切实推进市委提级(交叉)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落地落细。市委提级(交叉)第六巡察组对县司法局党组进行了巡察,反馈了3项12个方面43个具体问题。局党组逐个明确牵头领导、责任科室、配合科室、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确保整改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岗,整改措施科学可行有效,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2.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度结合,建立领导小组和活动专班,实行挂图作战,各项具体工作均落到实处。总结提炼政治“红味”、廉政“清味”业务“法味”“三味书屋”学习模式,获市县指导组肯定。共开展全面谈心谈话2轮,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体谈话10人,谈话提醒5人,批评教育6人,通报批评3人。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9条,明确五大顽瘴痼疾,开展社区矫正领域专项检查、律师、公证行业专项整治等。出台了《缙云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调查评估规定》等长效机制5件,强化成果固化。
3.切实加强从严治党与意识形态工作。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廉政约谈162人次。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责任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清楚,落实有力。夯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9次,赴浙江大学进行政治轮训,开展“8090缙情说·弘扬法治精神 献礼百年华诞”主题微型党课比赛、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宣讲比赛等活动。推进网络生态“瞭望哨”,在局机关、各司法所建立实体哨点7个,哨兵15人。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与五云街道官店村结对,共开展志愿服务36次,派出志愿者58名。
4.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舒洪司法所获“全国模范司法所”荣誉称号。荣获全省“枫桥式”司法所建设表现突出集体,系全市唯一,新建司法所继舒洪、壶镇司法所后成功创成全省第二批“枫桥式”司法所。五云司法所新办公楼完成装修改造并投入使用,从而改变原办公场所窄小破旧,功能不齐全,司法行政标识不规范、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为开展各项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统筹法治建设更加有力
1.统筹协调依法治县工作。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扩大)暨法治缙云建设工作会议,仙都街道、水利局等5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会议上现场述法述职。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报告。助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总结形成“嵌入式”法治巡察新模式,完成9家单位法治建设巡察工作,提交问题底稿29份,经验做法在浙江日报上刊发。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察1次、专项督察1次,覆盖全县51家行政执法机关,现场反馈问题100余项。推进法治乡镇示范创建工作,壶镇镇、新碧街道、胡源乡、三溪乡、东渡镇、大源镇等6个乡镇(街道)申报全市首批法治乡镇创建。其中,壶镇镇获省级法治化改革试点培育乡镇。开展法治赋能提升专项行动暨“百场法治培训”活动,目前已开展“‘缙争力’大讲堂”、“全县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各层次法治培训100余场次,培训人数4100余人。首次将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内容加入县十四五规划。统筹全面开展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在2021年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测评中,代表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综合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五。
2.统筹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应诉领域:今年1-12月,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2件,办结41件(含上年结转3件),行政诉讼案件70件,其中上年度结转16件,本年度新发生54件,较前两年同期平均值下降16.9%,一审行政机关败诉4件,败诉率为7.02%。行政机关负责人实际出庭应诉率100%。扎实开展行政复议“以案治本”专项行动,编制《2020年度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典型案例选编》。全力推进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启动纠错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对存在过错责任的干部职工进行撤职处分1人、诫勉2人、谈话提醒6人,对主要负责人约谈2次,通报案件情况3次。
在规范合法性审查和备案方面:实现全县行政机关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缙云县以“n+3+2+1”多元化审查模式,构建“六位一体”大审查格局,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在全省政府法律事务集中调研活动上进行交流发言,并列入全省7家合法性审查机制培育试点“最佳实践”单位之一。围绕数字政府、数字法治建设,在全市率先研发政府法律事务数字化场景应用小程序——“缙云法务码”,获《浙江日报》《法治浙江(简报要情)》等主流媒体、内部刊物报道点赞。《缙云县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PPP项目补充协议的合法性审核案》被列入全省政府法务工作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典型案例,系全市唯一。编制《2021年度缙云县重大行政决策项目目录》,列入目录事项共5项,全县18各乡镇(街道)、26个县政府组成部门编制重大行政决策目录56项。
在严格行政执法监督方面: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参与制定改革方案。进一步落实“三项制度”,全县52家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信息公开率100%,均配备足量的执法记录仪,基本实现全程电子化记录保存,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比率100%。评查行政执法案卷487件,帮助部门处理疑难问题2件,处理群众投诉案件一件,提出执法规范意见1件,发出执法提醒函1份。执行涉企备案制度,备案涉企检查45批次。公布县级行政许可事项 798 项,告知承诺制行政许可事项 77 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 19 项。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工作,梳理公布证明材料取消清单103项、实行部门核验387项、实现数据共享142项、保留144项,推行告知承诺26项。
3.统筹规划法治社会建设。科学调研牵头起草并发布“八五普法规划”,为“八五普法”迈好步、开好局。发布2021年县属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纳入平安缙云、法治缙云等考核内容。新创成市级民主法治村85个,申报省级民主法治村8个,打造宪法主题公园、法治小铺等独具特色的法治阵地,营造良好的学法氛围。结合法雨春风、民法典宣传月、反电信诈骗进万家、“让群众打的起‘官司’”等主题,进村入企入校园开展“法治第一课”“法治春联进万家”等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达15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联合县融媒体中心,首创录制并播放电视普法访谈栏目《有典不同》6期,入选浙江省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行动计划优秀名单。摄制民法典普法微视频3部,其中微视频《仙都论剑》荣获丽水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微视频、抖音大赛二等奖。
三、以爱民实践活动为抓手,惠民为民服务更加深入
1.依托矛调中心,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第一窗口”。采用“3+x运行模式”,公共法律服务科室全链条入驻县矛调中心,设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窗口,实现诊所式全科运行模式,多元化提供公共法律服务。2021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共接待群众3845人次,其中法律咨询2446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36件,办理公证业务522件,受理司法鉴定案件129件、涉及人数共219人次。
2.深化服务改革,提升法律援助普惠力度。注重群体性维稳案件,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7件,其中群体性案件5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5余万元。开展“点援制”工作成效明显,点援制案件达到130件,占民事案件总数的58%。提升便民惠民力度,办理容缺受理26件、上门服务3件、免费代书服务19件,网上申请100%,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10余场。2021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36件,其中民事案件226件,刑事案件209件,行政案件1件;值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672件,受援人数1098人,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3.增进为民意识,发挥公证职能服务民生大局。2021年,共受理公证案件409件(出证数522个)。陆续派遣经验丰富的公证员服务于县委县政府各大重点项目工作组的拆迁工作、安置房分房等项目。开展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改变公证人员的执业理念,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在人口密集、公证需求量大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公证联络点4个。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众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容缺受理、线上办理等便民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律师队伍建设。对照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指标,提升律师万人比,加强对年轻律师和新成立律所的起步支持,对新增初次执业律师实行财政补贴2万元;出台政策鼓励全县干部职工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逐步提高设立公职律师比例。2021年新增公职律师12人。
四、以强化职能为抓手,维护社会稳定更加硬核
1.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各级维稳安保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多措并举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创新限制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手机呼叫转移功能,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人机分离。出台《缙云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调查评估规定》,做好社区矫正源头防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社区矫正“四学一做”修心教育,制定《缙云县开展社区矫正社会化精品项目培育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确定缙云县近民法律宣讲团为培育的社会组织,共开展各类集中教育、社会服务110余场次。2021年,未发生两类对象脱管失控和再犯罪现象,共开展远程视频会见656次,其中在分点会见96次。
2.着力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围绕司法部关于“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规划改造社区矫正功能室,积极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立社区矫正数据库、业务督办系统等数字应用系统,基本实现智能监管、全业务统一管理,做到县内社区矫正入矫执行协同率100%,省内监狱拟假释罪犯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案件协同率100%。
3.严格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加强指导,全面落实全县261个村(社区)“一肩挑”书记任调委会主任,夯实领导主体责任。做好专职人民调解员聘用和考核工作,建立人民调解法治指导员制度,推行专职调解员与村结对指导机制。推进人民调解品牌建设,五云110调解工作室获省“金牌”调解工作室,持续培育方溪方心调解工作室、仙都鼎湖旅游调解工作室及个人调解室——文叔调解工作室,增强人民调解知晓率、满意率和首选率。2021年,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4252件,调解成功4246件,成功率99.86%。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新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统筹法治建设创新亮点及试点项目少、行政诉讼案件量大且败诉率较高、律师万人比和公职律师覆盖率的任务离考核要求差距较大等。2022年,我局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补短板、强基础、增亮点,振奋精神、实干争先,争创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县,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更高水平的保障,为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缙云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