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缙云县2021年度企业年报数据调研分析
索引号: 094515653/2023-88397     发布机构: 缙云县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 2023-01-12 15:59:40

2022年缙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丽水市市场监管局的全面部署和指导下,多措并举引导我县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依法做好信用信息公示,实现企业年报“应报尽报”。

一、年报工作整体情况。

截至6月30日,缙云县企业应年报8626家、已年报8515家,年报率达98.7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3%;企业全零申报率为0.08%,比去年同期减少0.6%。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年报469家、已年报463家,年报率达98.7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8%;个体工商户应年报27346家、已年报24982家,年报率达91.36%,去年同期下降2.84%。以上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县企业年报综合绩效成绩位列全省第二。

2022年1至2月年报企业4073家,月报率47.23%;3月年报企业2282家,月报率26.46%;4月年报企业1016家,月报率11.78%;5月年报企业712家,月报率8.28%;6月年报企业428家,月报率4.96%。

2022年1至2月年报农专社291家,月报率62.05%;3月年报农专社81家,月报率17.27%;4月年报农专社48家,月报率10.23%;5月年报农专社30家,月报率6.40%;6月年报农专社13家,月报率2.77%。

2022年1至2月年报个体户15380家,月报率56.26%;3月年报个体户5493家,月报率20.09%;4月年报个体户1985家,月报率7.27%;5月年报个体户1328家,月报率4.85%;6月年报个体户798家,月报率2.92%。

通过对每月进度分析可以发现,年报进度主要集中在在1至2月,从3月开始逐渐趋缓,“非正常”户主要集中在5、6月份名单,5月开始年报难度日益增大,年报率数据呈现后劲不足。

今年是我省开展精细化年报的第三年,缙云县市场监管局坚持精准定库、精细定量、精确定责,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贯穿年报始终。

一是精准定库。首先摸清底数依托“浙江省企业信用综合监管警示系统”,梳理总结历年市场主体年报情况,结合市场主体往年年报时间、成立时间、规模、是否零申报、是否中介机构代报、是否有失信记录等情况,将市场主体划分为主动申报类、引导帮扶类、重点关注类、异常清退类4类。今年初,缙云县各类市场主体共37530家,其中企业8837家(主动申报类5090家、引导帮扶类1374家、重点关注类2185家、异常清退类188家),个体户28206家(主动申报类20709家、引导帮扶类5033家、重点关注类1602家、异常清退类86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7家(主动申报类438家、引导帮扶类11家、重点关注类20家、异常清退类18家)。其次夯实底数,持续开展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连续两年未年报企业和农专社吊销、部分个体户依职权注销工作。今年已完成吊销企业80家、农专社12家,完成依职权注销个体户351家。

二是精细定量。正式发文《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精细化年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年报任务指标及细化部署,以基层所为单位设定年报月度计划。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领域监管、“三服务”等条线日常工作,全面推动企业年报工作。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中介代理机构等作用,加强信息共享,保障完成月度精准化年报进度。1至6月,缙云县各类主体月度精准报均达到100%。

三是精确定责。一是从1月份起与市局同步通报各所分局年报工作进度情况,做到各基层所对年报工作底数清、户数明,实时掌握年报动态信息,确保年报工作全局整体推进。二是及时传达全省及全市年报工作进展情况,明确与先进县市的差距,强化年报工作举措,确保年报冲刺工作见成效。

二、企业年报数据分析

(一)企业自主年报意识提升。从年报申报率看,缙云县2021年度的企业年报率比2020年度高1.43%。虽然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未经营企业和失联企业增多,但企业对国家有关企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仍较为关注,能够自觉履行企业年报公示义务,诚信自律意识较强。因未按时报送2021年度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为345家,截止年报结束半个月已有4家企业主动申请移出。

(二)公司制企业年报率最高。从企业类型看,2021年度缙云县公司制企业自然年报率最高,为96.23%,而合伙企业相对较低,为92.96%。

(三)大企业年报主动性更强。从注册资本情况分析,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自然年报率最高,为96.97,注册资本100万以下企业自然年报率稍低,为95.8%。注册资本与年报主动性呈正相关

(四)企业利润总额有所下降。从年报资产数据看,因受经济形势疫情等影响,市场主体利润额等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企业自主填报的数据,2021年度缙云县各行业资产总额102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9%,增速较上年提高10.34个百分点;负债总额68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2%,增速较上年提高5.52个百分点;营业总收入48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6%;主营业务收入635.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4.22%;利润总额14.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1%。

(五)筹建和歇业企业占到年报企业数三成。2021年度申报的企业中,填报状态为“筹建”企业1731家,“歇业”状态935家,占年报企业总数31.31%,2020年度和2019年度该比例分别为31.41%和23.59%,表明一方面随着商事登记改革的不断推进,并且由于门槛较低,或由于银行借贷等条件要求,许多人选择先注册并无后续经营。另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因素,部分企业生存状况受到影响。另外还存在部分企业主观上不重视公示信息,未按实际情况填报的情况

(六)电子化申报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从年报方式看,介质版数字证书登录占5.02%、移动证书登录占82.52%、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占12.46%,介质版证书逐渐被电子化取代。

)新设企业年报率低开业率也低。2021度新成立企业1451家,年度报送1270家,年报率87.53%,与总体年报率相比,低11个百分点。从报送数据看新设企业经营状况,在报送年报1270家新设企业中,选择“筹建”、“歇业”状态712家,新设企业开业率43.94%。

三、未按规定期限报送年报处罚情况

根据今年2022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规定,市场主体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公示或者报送年度报告的,由登记机关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缙云县在6月30日年报时间截止后对逾期未年报市场主体开展了专项现场核查,截至目前已对4家未按规定期限报送年报的主体进行立案调查。以案促改,加强警示宣传,对提升市场主体自主报送年报意识,推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市场主体质量和年报工作效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年报数据情况分析:其中传统产业以缝制设备行业为例,新兴产业以智能短途交通产业为例。

一)缝制设备产业整体发展平稳,但是面临上升瓶颈。

缝纫机械制造是缙云县传统产业之一,该产业主要集中在壶镇镇,产业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1年在壶镇团结村成立的缙云缝纫机厂,带动和培养了一大批缝纫机从业者,从而实现了缝制产业在缙云的生根、壮大。从今年的年报数据情况分析,我县缝纫机行业呈现以下特点:

1、企业自主年报意识较强。截止6月30日,缝纫机行业应年报166家,按时年报企业156家,另外10家办理了注销登记 ,企业年报率100%,高于整体水平。

2、资产类指标实现稳步增长。2021年度年报企业资产总额15.65亿元,同比增长12%,营业总收入为16.69亿元,同比增长39%,纳税总额0.43亿元,同比增长50%。各项资产指标呈现平稳上升的良好态势。

3、行业企业盈利能力发展平稳。已年报的156家缝制设备企业中,其中自主填报为开业的135家,筹建5家,歇业16家,申报开业率为86.54%,开业率高于总体水平17个百分点。从年报利润来看,156家年报企业中,实现利润的企业共计80家,盈利企业占比为51.28%。去年同期按期年报的缝制设备企业共计154家,其中实现利润企业为82家,盈利企业占比为53.24%。

4、行业集群效应明显。156家已年报的缝制设备企业中,其中148家分布在壶镇产业内九成以上的企业位于壶镇镇,依托壶镇“家用和工业特种缝纫机产业基地”这一平台优势,在控制成本、技术共享、市场交易、共同发展方面,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得到更多资源,实现互惠共赢、良性发展。

5、行业标准化程度逐步提升。我县缝纫机行业现有主导制定“浙江制造”团体标准3项、获“品字标”企业1家。

6、公司制企业占比不高。截止到目前,经查询全程登记系统,2021年底前成立,缝制设备企业166家,其中个人独资企业24家、合伙企业44家、公司制企业98家,公司制企业约占到六成。

近年来,机械装备、健康医疗、智能家电、短途交通等行业在我县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我县的四大主导产业。缝制设备行业作为传统行业逐渐失去了以往的辉煌,但是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缝制设备行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行业几经大起大落,依旧有着他自己的生命力,证明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仍为我县的缝纫机这一传统产业留有一席之地。该行业内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比例为1.98%,利润总额0.62亿元,纳税总额0.43亿元,贡献了1.65%的纳税总额,拉动就业3958人。缙云的缝纫机产业虽然发展较早,但规模普遍偏小,难以有足够的资金与实力在产品研发、设备更新、管理优化、品牌提升上做好、做足文章。而龙头企业的创新成果却得不到保护,一旦有新产品问世,许多企业就会群而仿之妨碍了行业产品整体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

(二)短途交通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具备产业发展优势。

智能短途交通行业是指以电动滑板车、扭扭车、电动自行车、平衡车等为代表的短距离交通出行工具。近年来,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成为了新风尚,以电动助力自行车为代表的短途交通工具正成为生活必需品,使得我县的智能短途交通产业发展势头更为迅猛。目前,全县共有相关规上企业11家,其中获评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主导制定“浙江制造”团体标准1项,获证“品字标”企业2家。基本形成以浙江涛涛车业有限公司、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浙江金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浙江华洋赛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宏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产业格局。从今年的年报数据情况分析,我县智能短途交通产业呈现以下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根据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查询企业填报的年报数据,2021年度缙云县短途交通产业资产总额为51.03亿元,同比增长97.26%,负债总额37.51亿元,同比增长120.52%,从业人数4365人,同比增长22.61%。该产业资产总额等指标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体现了该产业具有较大的潜力,吸引资本的能力较强。

2、产业内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年报数据反映,该产业2021年度营业总收入62.35亿元,同比增长92.91%,主营业务收入61.46亿元,同比增长94%,利润总额5.76亿元,同比增长61.34%,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2.13%。盈利指标(包含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增幅相较2020年增幅明显,均远高于我县企业平均水平,且增幅增速相较去年均有所提升,说明该产业企业盈利能力和规模都是稳定提升。在当前的形势下,由于疫情的影响,欧美市场的用户减少了长途旅游,增加了短途出行,使得我县的短途交通行业在短期内驶上了快车道,发展前景光明。

3、行业内企业自主年报意识较强。该产业内应年报企业50家,除了一家没有按时报送年报外,其他49家均在规定期限内报送了2021年度报告,年报率98%,与总体年报率持平。

4、公司制企业占支配地位。从登记系统查询的数据看,除一家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外,其49家全部是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企业有19家。

智能短途交通产业近年来在我县发展较快该产业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呈现成倍增长态势,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体现了该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但是由于地域等原因,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受到了较多的限制,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同时也是由于地域能级限制等诸多因素,使企业在高端人才招引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政策建议

(一)加大抽查力度,提升年报数据质量。近年来,我县的年报率处于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另一方面,年报数据质量还有待提高,像今年的企业年报,虽然说我县的零申报率与往年相比有了很大比例的下降,但是填报筹建或者停业、歇业、清算的企业仍旧占到全部年报企业的三成,这部分企业有些是确实是真实情况反映,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是由于财务数据不健全,加上对年报如实申报的认识不够,所以就没有真正按经营情况 如实填写年报数据。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年报抽查力度,对年报数据与经营情况不相符的,我局将按规定进行处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年报数据质量。

(二)完善工作机制,增强主体出清力度。“僵尸企业”长期停业未经营,不仅增加年报催报工作量,而且导致年报数据失真,占用了大量行政资源。因此需要通过名单梳理、数据比对、全面核查、逐户排查等步骤开展长期未经营企业清理吊销工作,通过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促进市场主体数据库“推陈出新”,优化市场主体质量,进一步夯实年报基数,确保年报公示数据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主体实际经营状况。

(三)细化处罚规定,强化失信企业惩戒。目前对逾期未年报企业的惩戒手段为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等信用罚。从今年开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可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但是罚则规定的幅度范围比较大,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对逾期年报处罚进行细化,强化失信惩戒。

(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准入和退出,推进企业开办一件事再提质、“证照分离”改革再扩面、“证照并销”再延伸、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再深化、服务终端下沉再突破,畅通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管理,努力营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强化品牌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发展动能。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标准化在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展“知识产权、标准化进企业促创新”帮扶活动,提供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专业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