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全面厉行“丽水之干”,紧紧围绕“五大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了各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创新深化”,打造农文旅融合“金名片”
一是不断深耕旅游品牌。成功举办“我到缙云过大年”活动,让溶江一炮而红,后续推出的“我到缙云来踏春”、“我在缙云有亩田”暨溶江乡首届开犁节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我在缙云有亩田”暨溶江乡首届开犁节被中国蓝新闻等各级权威媒体进行报导,活动在线直播浏览量超1万人次,相关旅游推介视频微博点击率超102万人次,抖音话题讨论突破1400万,溶江特色旅游品牌持续打响。
二是创新强村公司运营。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销售,带动溶江黄花菜、黄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卖产品更卖风景,创新推出手工皂体验、手工炒茶体验、打麻糍等民俗活动体验、围炉煮茶等各种新玩法,上半年承接各级单位工会活动20余场,开展和尚畈梯田认领100余亩,既引来了“流量”又带来了“留量”,实现增收50余万元。
三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溶江乡项目推进表》。目前,烈士陵园一期、团建活动基地一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西坑村团建活动基地二期、水上乐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岩门精品民宿、大坪头露营基地均已开工建设;洪坑桥综合农贸市场、大雅畈村绿道和黄花菜博物馆、岩坑牌坊等项目目前均已进入设计阶段。
二、坚持“改革攻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农业产业有新突破。坚持把生态农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推动“一黑二红三黄”产业发展。上半年顺利通过浙南茶叶中心项目验收,带动实现黄茶加工20余吨、产值约1850万元,绿茶加工约65吨、产值超过2000万元,溶江茶叶品牌不断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各项产业补贴,上半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24600元、配方肥补贴200吨。林业和畜牧业有序发展。
二是增收致富有新成就。着力攻坚村集体经济增收,上半年,全乡实现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村4个、经营性收入25万元以上村1个、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1个,共完成债务化解112万元。不断规范和扶持电商产业发展,加大直播人才培养力度。溶江乡获评省级电子商务专业乡镇,大雅畈村、岩门村、洪坑桥村获评省级电子商务专业村。
三是招商引资有新进展。上半年,乡主要领导带队到杭州、台州、江苏、重庆、河南等多地进行推介与招商引资。召开第二届乡贤联谊会,乡贤代表、各村书记等共计100余人参会,共话家乡发展。同时,深化对台合作,成功举办“两岸同行·点亮乡村”岩门发展交流会暨台湾青年创业启动仪式等活动,全力打造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
三、坚持“开放提升”,推进人居环境跨越提质
一是城乡环境更加优良。召开溶江乡环境卫生整治专项工作推进会,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周周报、月月评,脏乱情况明显改善,落实“红黑榜”等奖惩制度。截至6月,共计交办并完成问题点位500余处。岩门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和田洋村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西坑村市级花园乡村创建有序开展,花楼山村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项目有序推进,全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城镇秩序更加规范。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积极开展跨门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违停抓拍整治等行动。截至目前,开展跨门占道经营专项整治90余次,劝离流动摊贩280次,规范停车120次,违停抓拍共计25辆。严格落实“三级”控新巡查制度,加大违建处置力度,上半年共拆除违章点位17个,共计368平方米。进行露天焚烧错时巡查并严厉查处露天焚烧行为,上半年共立案处罚露天焚烧案件3起。
三是文明建设更加扎实。深入推进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上半年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次1500余人;充分发挥青年理论宣讲团和青年乡贤宣讲团两支队伍的作用,助力党的声音到村入户。农村文化礼堂常态化开展日常活动,上半年累计开展600余场。洪坑桥村入选十大系列文化艺术村。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民生福祉精益求精
一是民生实事不断推进。持续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上半年共计送达幸福清单924人次,申报低收入农户产业持补助资金20余万元。积极关注困难群众,上半年共审批低保13户,低边8户,临时救助13户,走访慰问困难户7户、困境儿童5名。大力开展重点人群结直肠癌、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免费筛查工作。关心关爱残疾人,按要求及时发放各类补贴以及辅助器具,做好动态管理。食品安全、退役军人、群团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上半年完成搬迁137人,协议签订357人。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石上村底岙山塘整治工程顺利完工,大湖水库及配套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全力建设中,皂坑堰坝建设与改造工程顺利落地实施。上半年,全乡共落地一事一议项目2个,衔接乡村振兴项目3个,均已开工建设。洪坑桥村片区生态公墓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石上村希山至西宅公路(断头路)项目目前已通车使用。
三是平安建设全面加强。组织开展溶江乡安全生产“集中攻坚年”行动, 对辖区72家工商注册企业、713家个体单位进行全覆盖核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并整改550余处。组织乡村应急力量开展森林灭火、交通事故等现场处置6次,出动150余人次。开展乡村、企业消防安全、防台防汛演练6次,参加人员600余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反邪教工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题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
五、坚持“深耕细琢”,完善自身建设强基赋能
一是始终坚定政治信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件、政协委员提案3件。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二是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依托“141”体系建设,发挥综合信息指挥室和“四个平台”系统作用,整合网格员、乡贤、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构建中心统筹、网格管理、条块联动的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巡查排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治理队伍建设与基层治理工作推进。
三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完善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监督,注重收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断强化对村民委员会和财政、村镇等站所单位的职能发挥和监督管理。
各位代表,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一路付出,一路收获,我们攻克了项目推进的复杂难题,经受了环境整治、除险保安等多方考验,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浓厚氛围,凝聚了担当实干、决战决胜的溶江精神,揭开了共同富裕、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乡上下同心同德、奋进拼搏的结果,也是乡人大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乡人民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溶江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自省,自我审视,我们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创新动能培育不够足;二是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不够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水平有待提升;三是项目支撑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交通路网、产业平台、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底子仍然薄弱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会给予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的短板采取针对性政策,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