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件
索引号: 472461251/2023-90844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3-07
文号: 缙农发〔2023〕13号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3年缙云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03-07 14:21:30 文章来源: 缙云

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局属各科站(中心):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加强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合理有序安排好全年农业生产,我们筛选出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187个,其中主要的农作物品种160个,畜禽品种20个,渔业品种7个;农业主推技术72项,其中主要农作物技术60项,畜禽技术8项,渔业主推技术4项,现予推介发布。

请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农技推广工作,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技术,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进村入户,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附件:2023年缙云县农业主导品种与技术推荐名单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3月7日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3年缙云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wps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3年缙云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pdf

附件

2023年缙云县农业主导品种与技术推荐名单

一、农作物主导品种

作  物

品   种

备注

茶  叶

中黄2号(缙云黄)、中黄1号(天台黄)、白叶1号(安吉白茶)、龙井43、嘉茗1号(乌牛早)


香  菇

浙香6号、L808、L868、L168

菇稻轮作栽培

灵  芝

仙芝九号、沪农2号、龙芝2号


秀珍菇

农秀1号、罗秀1号

设施化栽培

黑木耳

黑山、丽耳3号、916


水  稻

中早39、甬优1540、甬优15号、嘉丰优2号、甬优17号、中浙优8号、中浙优8号、旱优73


玉  米

浙甜11、浙甜20、金玉甜2号、浙凤糯2号、浙糯玉10号


大  豆

浙鲜12、浙农6号、浙鲜9号、辽鲜1号、萧农秋艳


油  菜

浙油51、中双11号、浙油50


西  瓜

早佳8424、浙蜜8号、浙蜜5号、浙蜜6号、早春红玉


小  麦

浙华1号、苏麦188、扬麦19、华麦5号


马铃薯

中薯3号、兴佳2号


蚕豌豆

双绿5号、白花大粒、浙豌1号、中豌6号


甘  薯

浙薯心香、浙薯132


米  仁

缙云米仁、浙苡1号


浙贝母

浙贝1号、浙贝2号、浙贝3号


元  胡

浙胡1号


黄  精

多花黄精


茭  白

单季茭:美人茭、北京茭

双季茭:浙茭7号、龙茭2号、浙茭8号浙茭3号


大白菜

早熟8号、浙白6号、浙白8号、双耐


青菜(小白菜)

早熟5号、油冬儿、苏州青、青丰1号


豇  豆

之豇616、之豇108、之豇106、特长早豇、早生王、绿豇1号、帮达二号


四季豆

浙芸3号、红花青荚、浙芸5号、丽芸3号


芥  菜

本地中叶芥、本地大叶芥、甬雪2号、甬雪3号


黄  瓜

大果型:津优4号、津优5号、中农18号

小果型:碧翠18、浙秀1号


瓠  瓜

浙蒲9号、浙蒲6号、越蒲1号、


苦  瓜

浙绿1号、碧玉、蓝山、如玉146


茄  子

杭茄2010、浙茄10号、浙茄3号、引茄1号、丰田5号


番  茄

大果型番茄:浙杂503、浙粉712、钱塘旭日

小果型番茄:浙樱粉1号、黄妃、红风铃


辣  椒

浙椒3号、衢椒1号、采风1号


萝  卜

白雪春2号、浙萝6号   


莲  藕

藕莲:东河早藕、鄂莲6号

籽莲:处州白莲、太空莲36号、建选17


柑  桔

大分、由良、甜桔柚


早美丽、中桃9号、早红露、中桃5号、夏香姬、中蟠11号


杨  梅

东魁、荸荠种、早佳


翠冠、初夏绿、翠玉、新玉、秋月


枇  杷

太平白(抗性强)、处州白5号(设施)、宁海白(设施)、处州红8号(晚熟)、处州红5号(早熟)

防鸟、防暴晒

葡  萄

夏黑、阳光玫瑰、巨峰、巨玫瑰(采摘)

避雨栽培

猕猴桃

翠香、红阳(避雨)、金艳、金魁、华特、迷你华特(采摘)

防积水、防暴晒

其他

嵊州桃形李;奥尼尔、夏普蓝等蓝莓;

中华短柄樱桃等

蓝莓、樱桃等需要防鸟、避雨

二、农作物主推技术

1.粮油生产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粮食+增收”优质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①发展稻鱼、稻鸭等多样性种养共生模式,推广粮食+经济作物高质稳粮增效技术;②打造生态品牌,推进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全产业链,钱粮双增互促。


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

培育壮秧主攻壮杆大穗,实现高群体颖花量和高充实度。①选用大穗品种,如甬优系列等籼粳杂交稻;②培育壮秧,小苗早栽,宽行单本足苗;③科学施肥,根据测土配方确定三要素,减少基肥比例;④湿润灌溉:沟水浅栽、薄水护苗、湿润分蘖、及早搁田、干湿养穗灌浆。


单季稻叠盘育秧技术

①严格药剂浸种、拌种消毒;②采用间隙浸种,浸种要充分;③降低用种量,每盘50-70g;④选择正规厂家育秧基质流水线育秧,或园土添加壮秧剂育秧;⑤合理叠放秧盘暗出芽,盖毯保温保湿;⑥出芽后移到秧田育秧,做好病虫害防治。


旱粮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技术

①选用高产高效优质和特色品种;②应用地膜覆盖等促早栽培技术;③发展鲜食旱杂粮生产;④推广应用多熟、间作和套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油菜早播稀植壮苗生产技术

①早育苗:9月底-10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40-45天;②施足底肥:整地施入复合肥40-50kg、硼砂5-10kg;③早移载壮苗过冬:11月中旬前完成移栽,密度2800-3000株/亩陪护壮苗越冬;④做好菌核病防治:温度回升,抽薹前后及时用药,并配合施用磷酸二氢钾、硼砂叶面肥。


2.蔬菜生产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蔬菜肥药双减绿色增效技术

①选用抗逆性强品种,应用嫁接育苗技术;②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和昆虫性诱剂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③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菜粮轮作和茭鸭共育等绿色生产等关键技术与模式,达到肥药双减、绿色高效和增产增收。


蔬菜水肥一体化微蓄微灌技术

①建立微蓄池;②配套微灌设施;③选择优良品种;④不同蔬菜种类、时期、土壤肥力的配肥与配水技术。


蔬菜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①推广优良品种;②根据不同蔬菜特点,结合与改善蔬菜生产环境,采用多茬高效栽培模式;③采用其它多茬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产量,增加收入。


茭鸭共育技术

①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丰产、抗病虫性好的茭白品种;②选择30日至50日龄,并做好防疫;③建好防逃设施;④选择适宜放养时间和密度;⑤做好投饲,茭白田管理。


茭白苔管及地下茎育苗技术

选定的适宜茭白株,挖取整杆母茭秆及地下茎;寄秧前要将整杆母茭秆的叶梢剥掉,寄秧时把苔管平铺摆放到备好的秧田畦面上,没有芽的一边陷入泥中,寄秧后保持秧田水位至齐田板平面,出苗后适施肥料。


蔬菜省力化轻简化生产技术

引进推广适合本地蔬菜生产的农机具及配套农艺措施,集成推广蔬菜省力化、轻简化栽培模式,提高机械化生产程度和水平,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


速生叶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①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的速生叶菜品种。②应用大棚喷灌等设施。③可与豆类、瓜类、葱蒜类、茄果类等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防止连作加重病虫害。④及时清理田间及四周杂草,减少病虫害中间寄主;做好秸秆等生物废弃物处理。⑤应用防虫网、遮阳网、粘虫板、性诱剂和生物农药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确保速生叶菜绿色安全。


单季茭白剪叶技术

①剪叶时间:低海拔地区5月中旬至7月上旬,高海拔地区5月中下旬;②剪叶高度:剪叶高度宜10-25cm。


3.茶叶生产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无性系茶园密植速生技术

①选用中黄2号、白叶1号、龙井43等无性系品种;②开垦40*40 cm种植沟施足底肥后回土;③大行距150 cm,小行距30 cm~35 cm,株距30 cm~35 cm,每穴1 株~2 株的双条密植。④加强茶园无公害管理。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

①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生态环境优良茶园,构建合理的茶—林(果)等生态茶园模式;②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茶树品种,早、中、晚生品种合理搭配;③根据茶园地形、地势,利用自然溪沟设置排水沟和蓄水坑。依据条件建立喷滴灌设施,鼓励茶园套种绿肥。④做好茶园无公害管理。⑤推广茶园放养山羊(鸡)控草等生态种养模式。⑥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①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蜘蛛、捕食螨等天敌控制各种蚧类、茶蚜、小贯小绿叶蝉及茶叶螨;②推广灯光诱控技术。3-10月采用LED窄波杀虫灯或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③推广天敌友好型色板(性信息素)诱控技术。4-11月用色板诱杀小贯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用茶尺蠖性信素诱杀茶尺蠖;④利用有益微生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蚜霉、韦伯虫座孢菌、座壳孢菌等生物制剂防治茶树病虫;⑤推广应用植物源农药。如用天然除虫菊、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多茶类生产技术

①选用中黄2号、龙井43等无性系品种;②根据茶厂自身情况配备扁形名茶、螺形名茶、香茶及红茶、白茶等多茶类生产线或机具;③根据市场需求,春茶早期生产扁形、螺形名优茶绿茶、春茶中后期及夏秋茶生产半烘炒机制丽水香茶为主,根据茶园品种和需求订单适时生产部分红茶和白茶。


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技术

①选择条件良好清洁化标准茶厂②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科学选用配置机械设备,联结好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开展清洁化加工生产。


品质茶叶品控提升技术

①树立以产品品质赢市场理念,全过程开展品控点链提升;②茶树品种选择上以品质优异型为导向,求优不盲目求早,如绿茶选用高氨基酸含量的白化黄化品种,红茶选用金牡丹等;③肥培上选用菜籽饼有机肥等利于品质形成栽培模式;④慢工出细活,加工工艺流程严格工艺操作,适时采用撞火等提香工艺;⑤做精做好关键工序,如早期粗壮乌牛早芽头采用微波补杀等方式保证杀青杀透,香茶循环滚炒,红茶做精做好发酵;⑥精制拼配技术以统一规格划分等级;⑦冷链技术保鲜;⑧小包装品牌营销提升效益。


4.食用菌生产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香菇水稻轮作栽培技术

①一丘田5—10月种植水稻,10月至次年5月栽培香菇的生产模式;②原料选择优质;③菌棒制作标准,灭菌彻底;④发菌期管理降温、通风、干燥、暗光;出菇期加强水分、温度、通风等管理。


林(竹)地复合高效栽培技术

①林(竹)地和栽培品种选择;②栽培季节安排和栽培原料选择;③播种与出菇管理技术;④病虫害预防与采收烘干技术。


食用菌

循环生产技术

①食用菌培养基料多级利用技术;②农业作物秸秆-食用菌-有机肥-农业作物循环生产技术。


黑木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①黑木耳品种选择,早熟丽耳3号、晚熟黑山搭配;②黑木耳高效培育技术;③黑木耳和水稻、单季茭白轮作技术。


5.水果生产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提质增效

综合技术

①疏果,控制产量;②避雨、水分控制;③套袋;④老果园改造技术;⑤果园以草防草;⑥控制树体高度,保持果园通风透光;⑦施肥管理:增施钾肥、有机肥,控制氮肥,以饼肥为好;⑧病虫防治: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冬季清园、生物防治。

适合各种水果品种

设施(避雨)栽培技术

①品种选择:枇杷、杨梅、樱桃、葡萄、猕猴桃、果桑、柑橘、桃等;②防冻、防霜、防晒、防鸟、防风、避雨、防虫;③温湿度控制;④控制树冠;⑤病虫害综合防治;⑥肥水控制;⑦疏花(花穗、花序)、疏果;⑧覆反光膜;⑨分批采收;⑩采后分级包装。

减少病虫危害,提高品质,减少灾害性天气影响

柑橘精品

栽培技术

①饼肥为基肥,饼肥+复合肥为追肥;②培养中庸树势、疏植;③疏果,控制产量;④采前2~3个月地面覆膜控水;⑤11月覆棚膜,树冠避雨;⑥完熟采收;⑦分级包装;⑧采后清园、病虫综合防治;⑨控制树冠,树体养护、大枝修剪。

提高精品率;提高品质

矮化栽培

技术

①定干高度约50cm;②开心型修剪;③结果枝组培养;④更新修剪;⑤其他同提质增效综合技术。

便于管理,减少生产成本

果园反光膜运用技术

①铺膜时间:采前20~30天;②铺于能最佳反射阳光的位置;③保持反光膜表面整洁、防破损;④反光膜1年可反复使用3次(早中晚熟可反复连续使用);⑤反光膜可结合避雨、控水栽培技术。

桃、李、杨梅、柑橘、葡萄等

水果套袋

技术

①疏果、定果后套袋,套袋前防治病虫害;②果袋根据果面要求采用遮光或透光纸袋;③采前1周根据要求,摘袋增色或带纸袋采收。

甜桔柚、梨、桃、葡萄、枇杷等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①防腐保鲜处理、冷藏;②分级处理;

③分级包装。

所有水果品种

6.中药材生产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药稻水旱轮作技术

①选择适宜水旱轮作的品种;②做好茬口安排;③选种适期下种;④稻草覆盖还田;⑤合理使用肥料;⑥加强防治病虫;⑦及时收获。


林、园地套种药材生产技术

①选择适宜套种的林、园地和药材品种;②根据实际做畦开沟或平栽,施足有机肥,适期下种;③中耕除草,做好防旱灌溉;④加强病虫害防治;⑤适时采收。


缙云米仁旱地生产技术

①选择海拔900米以下质地疏松、有水源、微酸性或近中性的沙质轻壤土种植;②深翻施肥,深耕30厘米并施有机肥每亩1500公斤;③遇旱及时浇水,尤其确保孕穗和扬花期防土壤水分不足、果粒不满,出现空壳;④加强病虫害防治;⑤适时采收。


浙贝母无硫加工技术

①清洗:加工前洗净鳞茎,沥干水;②分档:将鳞茎按大小分档;③切片:大个鲜浙贝母用手工或切片机切成片,厚度2-4毫米。如不能及时干燥,应在通风处薄摊;④干燥:将浙贝母片均匀摊在烘筛(垫)上,厚度2-4厘米,放入烘干机内,加热烘至用手轻压易碎(含水量≤13%)即可。天气晴好,在太阳下晒干,小个直接烘(晒)干;⑤包装储存:待冷却后,密封干燥储存待售。


无烟草木灰技术

①选择适宜地点安装无烟草木灰焚烧设备;②采收中药材植株等农作物秸秆与杂草,并统一收集堆放;③按照无烟草木灰焚烧炉使用标准烧制无烟草木灰;④收集并合理堆放无烟草木灰;⑤作为种植底肥以及后期根茎类膨大期合理使用无烟草木灰肥料。


7.植保土肥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

①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②根据不同作物及品种确定土壤肥力基础产量;③根据作物种类和地力水平计算施肥配方;④根据配方选用肥料进行科学施肥。


水稻主要

病虫生态

控制技术

①冬闲田种植绿肥,灌水杀蛹;②设置二化螟性诱捕器;③田边留草,种植诱虫植物、显花植物,进行生物多样性调节和天敌保护;④释放寄生蜂;⑤生态种养结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①生态调控技术:抗病虫品种、改善水肥管理、果园生草、作物间套种;②生物防治技术:释放天敌、以菌治虫、稻鱼(鸭)共育、使用植(矿)物源农药、免疫诱抗剂;③理化诱控技术:昆虫性信息素、杀虫灯、诱虫板、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④科学用药技术:应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①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施用适量尿素调节碳氮比;②对酸性土壤(pH值≤5.5)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土壤调理剂;③种植紫云英、白三叶、黑麦草等绿肥,推广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④对耕层浅薄的,采取适当深耕或增加客土措施。


水肥

一体化

技术

①建立完善微喷灌施肥系统;②根据作物种类制定微喷灌施肥技术方案;③选择杂质少、纯度高的可溶性肥料;④根据施肥方案进行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8.农业机械化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水稻育插秧及直播机械化集成技术

①机插:采用硬盘育秧、运用流水线播种;秧苗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机插要求漏插率≤5%,一般插秧深度在0~10mm。

②机直播:选择适合的水稻直播机械进行水稻直播。


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

通过机械化手段,控制烘干机温度、湿度等要素,在不损害粮食品质的前提下,降低谷物中的含水量,使其含水率达到国家安全贮存标准。


秸秆机械化处理技术

包括秸秆还田、离田技术。秸秆还田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cm,秸秆切碎≤10cm,均匀抛撒于田里,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12cm。秸秆离田技术:机收稻麦时要采用不带秸秆粉碎装备的联合收获机进行,利用自带动力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或动力机械配套捡拾打捆机具机型进行捡拾打捆。


果品机械化分级技术

①选择适合的选果机械。②剔除有机械伤、病虫危害、着色度不够、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清除果品表面污物。③机械化分级,主要有称重分级大小分级二种方法。


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

①茶园要修剪成适合机械化采摘的树形。②采茶机的选择,应与茶树修剪机对茶园进行机械化修剪后的茶树长势及茶树蓬面情况相适应。③适期机采:春茶标准新梢80%开采,夏茶标准新梢60%开采。


茶叶自动化加工技术

①根据不同制茶工艺配置合适的加工机械。② 扁形茶加工工艺,由茶叶提升机、杀青机、连续理条机、自动分配系统、扁形茶炒制机组、辉锅提香机、输送机等组成。③毛峰茶加工工艺,由茶叶提升机、输送机、杀青机、理条机、揉捻机、解块机、烘干机等组成。④红茶加工工艺,由摊青机、萎凋机、揉捻机、解块机、发酵室、茶叶烘干机、回潮机等组成。


食用菌菌棒标准化机械生产技术

①根据不同菌类的要求,科学合理选择培养基配方。②做好生产场地的准备,抓好清洁工作。③选择适用的菌棒生产流水线。④用常压蒸汽炉进行菌棒蒸汽灭菌。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①建设封闭式厂房。②安装制冷设备或食用菌生产专用一体机。③安装湿度控制设备。④根据房间的大小和放置瓶子或袋子的数量,选择合适的换气扇型号和数量,保证有足够的风压和风量,快速地送、排风,达到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畜禽自动喂料技术

①根据养殖场布局和养殖畜禽习性特点,科学合理设计饲料运送路线、型式;②料仓高度较高,一般放置在室外,在安装好设备后,应该有防雨淋设施;③定期保养,保证各部件可安全使用。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

①作业前准备,作业季节开始前要对联合收割机进行全面检查与保养,重点检查清理散热器、空气滤清器、割台、输送带及传动轴等;②确定适宜收获期 ,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较为适宜收获;③减损作业,选择适用机型、正确开出割道、合理确定行走路线、选择合适的作业速度。收割过熟水稻时尽量降低留茬,收割倒伏水稻时,可通过安装“扶倒器”和“防倒伏弹齿”装置。


节水灌溉技术

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通过设施控制灌溉的时机和灌水量,达到节水灌溉目的。主要要做好灌溉系统类型的确定、灌水方法的确定、管网布置、水力匹配等。


农产品冷藏(冷链)保鲜技术

①做好入库前库房清毒。②结合果蔬品种和采收方法,选择合适的低温贮藏、真空预冷、减压保鲜、气调保鲜等多种保鲜技术。③保鲜前处理。④保鲜入库后的管理。⑤用冷藏车运输,保持农产品新鲜。


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

具有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控简便,在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方面效果显著。主推具备全自主飞行、精准施药、断点续喷、雷达避障等功能的农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单轨运输机械化技术

利用铺设单轨方式,以齿轮齿条啮合等方式驱动并牵引货物载运装置,通过搬运机搬运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的现代机械化运输技术,适用于果园、菜园、茶园等生产过程中的搬运作业,尤其适用于山区坡田、梯田、丘陵和平地棚内运输,最高可在45°坡道上运载超过200公斤的物资。


农业设施化集成技术

集成设施环境实时监测与监控、智能控制、生产管理等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自动感知监测生产环境和生长指标,实现温、光、湿、气、养分等精准调控,改变农作物生长环境。主要包含建立智慧农业云管控平台,玻璃温室、连栋钢架大棚、单体钢架大棚、果树钢架网罩。


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稻麦油菜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①收获与秸秆处理。联合收割机安装粉碎装置,使水稻、小麦、油菜机械收获、粉碎、抛撒一次完成,长度5-10厘米。②适量施用基肥。收获后整地前每亩施用尿素5-10公斤,加速秸秆腐解,并平衡秸秆腐解过程中从土壤吸收氮等元素的影响。③旋耕整地。用耕作机械进行翻压,及时整地、理畦,减少水分蒸发。


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技术

①原料选择。玉米、水稻、茭白、大豆、番薯等。②适量水分。含水量65-75%。③原料切碎。秸秆应切碎、切短至1-4厘米。④接入菌种。将秸秆发酵活杆菌先溶解复活,再配制菌液,均匀喷洒。⑤密封发酵。填实、压紧、隔绝空气。


水稻油菜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①秸秆收集、运输、粉碎。②均匀撒施。③配施肥料或腐熟剂。④机械开沟。⑤沟土覆畦。


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①按食用菌种类的规格要求对原料进行预处理。②添加畜禽粪便、辅料,按生料、熟料和发酵料制备基料。③食用菌栽培管理。④菌渣制作、转化有机肥料。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技术

①控制适当的秸秆含水量。②充分均匀粉碎,按规格筛选。③专用机械设备固化成型。


三、畜牧业主推品种技术

1.主导品种

分  类

品   种

备 注

生  猪

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及杂交商品猪


家  禽

京红(粉)蛋鸡、三黄鸡、麻鸭、灰鹅、鸽、鹌鹑


长三角白山羊、湖羊


中蜂、意蜂


特种动物

肉(蛋)鸽、鹌鹑


牧草

黑麦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皇竹草、墨西哥玉米


2.主推技术

技  术

技 术 要 点

备 注

母猪高产减排配套技术

①母猪多产:饲养高繁殖力的猪种—优化母猪群体胎次结构—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②仔猪多活:产房空栏消毒—哺喂初乳—仔猪保温—温控饮水—铁剂注射—寄养与并窝。


发酵床养猪技术

①发酵床栏舍设计;②自动翻耙机械安装;③生物发酵床制作;④污水定期喷洒;⑤发酵床定期翻耙;⑥垫料资源循环利用。


畜禽养殖除臭技术

①源头控制:科学调整牧场布局—改进栏舍结构—改进饲料配方与添加剂—清洁饮水技术与设备;②过程控制:改进清粪方式—舍内喷雾除臭技术;③末端控制:堆肥除臭技术—粪污处理系统减臭技术。


水禽旱养技术

①场址选择;②合理布局;③旱养栏舍建设;④消纳地或垫料选择;⑤科学饲养管理。


草食家畜全混合日粮养殖技术

①标准栏舍设计;②配置全混合日粮搅拌车;③设计饲料配方; ④牧草粉碎,保持适当的水分;⑤全混合日粮制作、饲喂。


中蜂活框和成熟蜜生产技术

①中蜂活框饲养:人工育王—预防分蜂—防止咬脾—清除巢虫—预防盗蜂。②成熟蜜生产:蜜源地选择—蜂病绿色防控—档案记录—封盖取蜜。


兽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技术

①禁止促生长类药物添加剂使用,减少不规范预防用药,选用合适的替抗产品;②抓好饲料质量管控,实施精准配方,减少氮、铜、锌的排放;③配备过硬的技术人员管理;④兽药饲料使用可追溯登记。 


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

①实体围墙不能有缺口,围墙外深挖防疫沟;②禁止野外散养或放养,实施“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管理;③人员在进场前7天不得去其他猪场、屠宰厂、无害化处理厂等高风险场所;④禁止外部车辆进入场区;⑤禁止饲喂餐厨废弃物;⑥严禁出售和随意丢弃病死猪、死胎及胎衣,并及时清理放于指定位置;⑦定期开展病原监测。


四、渔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1.渔业主导品种

种类

品种

备注



瓯江彩鲤

瓯江彩鲤


马口鱼

马口鱼


光唇鱼

光唇鱼


大鲵

大鲵


棘胸蛙

棘胸蛙


2.渔业主推技术

技术

技术要点

备注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①稻田养殖针对性设施的建设;②放养苗种的选择与质量控制;③饲养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应用;④起捕时机的确定与起捕技术应用。


水库洁水

渔业技术

①鱼种投放方案的制订;②鱼种质量的控制与投放操作;③起捕与销售方案的制订;④建网捕捞与赶、拦、刺张联合渔法的应用;⑤洁水效果与鱼类生产情况的分析,以及来年生产方案的修正。


设施化养殖技术

①设施养殖模式的选择;②不同养殖模式技术参数的确定;③设施化养殖管理技术的应用;④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⑤重点推广大鲵、棘胸蛙、溪流性鱼类设施养殖技术。


新型渔业

模式

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渔业。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