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共富专栏02--缙云县大洋镇“四点发力”燃心聚力 助推“共富123行动”
索引号: 002660117/2023-92498     发布机构: 缙云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 2023-04-20 09:40:06

缙云县大洋镇环湖村现代休闲农业共富综合体项目作为“共富123行动”创建试点,基础条件优渥。该项目所在地位于大洋镇环湖村,环湖村位靠大洋水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以发展茭白和民宿产业为主,农旅融合,为助推共富123行动增添蓬勃朝气。

一、立足出发点,统筹项目内容

主要建设大洋镇第一条长约十公里绿道,破解游客拥挤在坦五线(县道)散步休闲的窘境;建设丽水市第一个杜鹃花大观园,抚育本地高山杜鹃花,引种皋月、安库、西洋等杜鹃花品种,形成千亩杜鹃花花海(2022年建设500亩),破解目前大洋旅游时间短只有暑期避暑经济的窘境;建设三个“共富工坊”,一是杜鹃花“共富工坊”,大洋高海拔的气候条件适宜杜鹃花的种植,通过发展皋月、安库等幼苗培育和盆景种植产业;二是黄精“共富工坊”,大洋镇已有黄精种植企业1家,种植面积200余亩,实验表明大洋的土壤、气候、海拔等对提升黄精品质的作用明显,通过率先在环湖村推广黄精种植产业;三是“雾耕”“共富工坊”,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气雾种植”模式种植粮食作物和瓜果蔬菜产业。

二、把握关键点,瞄准项目推进

库区移民茭白特色田园综合体(茭海绿道)项目:茭海绿道、杜鹃花大观园浪漫花海和配套的游步道项目已基本完成,另外大洋镇前村村绿道(二期)已完成招标开工建设,计划6月份完工。

环湖村智慧农业农旅融合特色村打造项目:小环湖村庄整治、大堰头村委楼闲置用房改造、环大洋水库绿道、前村村绿道项目均已完工。三个“共富工坊”:其中“雾耕”“共富工坊”,目前除设施用房建设外其余生态立管已基本完成;另外两个杜鹃花、黄精共富工坊正在推进建设

三、抓住中心点,聚焦特色亮点

一是打通“一条道”,让村集体营运活起来。建设总长约8公里的绿道,连接抽蓄库区、环湖村、前村村,将三个移民村的沿线景点串点成线,丰富游玩体验感,引人引流效果显著。二是盘活“一片房”,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借助2022年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东风,通过村企合作盘活大堰头村委楼闲置用房用于特色餐饮接待。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可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增收15余万元,还可为周边移民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三是打造“一个园”,让村集体产业富起来。巧借生态优势,建设杜鹃花大观园,配套露营基地、985研学点、观景台等,把大洋旅游旺季从2个月拉长到6个月,为库区移民和大洋镇百姓带来餐饮、住宿和旅游收入的新增长点。

四、筑实落脚点,共享阶段成效

(一)经济效益。共富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完善了茭白田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主道路的建设,让村民在市场售卖的方式从传统人力挑向电动三轮车运输转变,大大降低茭白运输成本;运输便捷、效益增加,也吸引待业农民加入。同时原破旧的防洪堤的修复,良田得到有效保护,提振村民种植茭白的信心。杜鹃花大观园建成投入运行后能有效延长大洋旅游旺季时间,极大地促进大洋旅游业的发展,预计2023年新增游客1万余人,增幅5%,为大洋镇带来近60万元收入。

(二)社会效益。得益于“共富123行动”试点项目的建设成效,大洋镇环湖村入选缙云县“我在缙云有个村”共富合伙人首批招募计划,成为受关注度最高的招募村之一,率先完成4位合伙人的招募。此外,“千亩茭海”“百亩花海”的浪漫景色,将有效的吸引游客带动当地农家乐产业,2022年新开农家乐2家,带动53家农家乐增收20余万元;基础完善,客流增加,农家乐主动求变提升品质,实现100元包吃住到100+包住的收费模式突破,就餐在村集体引入的主体运营餐馆解决。23年计划新增2家,客流量和品质提升预计全镇可增收35万。同时计划推出“1+N+N”的农副产品销售模式(即一家农家乐带货多种农产品,带动数家农民致富),促进大洋水库库区移民共富驶入快车道。

(三)生态效益。优化完善“千亩茭海”基础设施,抚育500亩原生杜鹃花,引入国旗红、皋月、鹿角、羊踯躅等多杆精品杜鹃,修复山上道路,打造杜鹃花大观园浪漫花海研学基地,有效改善植被环境、丰富生态体验、提高生态调节价值。以杜鹃花大观园为核心地,创新探索“亩均+”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推出《大洋镇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生态公益林分质补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实现以项目建设提升GEP增量的同时,达到GEP转化成GDP的目的。同时对源头水质的优质保护,也有效推动了大洋水库水质好转,有力保障了丽水市区饮用水备用水库水源安全,为解决茭白面源污染提供新途径,同时还增加山林碳汇储备。

  共富办李硕、大洋镇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