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仲裁院积极帮我向公司争取,我老公的工伤赔偿款终于有着落了。”申请人余某的妻子再次在电话里感谢道。
余某是浙江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工地的木工,在工地架子上加固梁底板过程中,不慎从架子上摔落致头部受伤,经丽水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伤残,完全生活自理障碍,余某的妻子既要照顾受伤的丈夫,又要与公司协商赔偿事项,早已分身乏术遂无奈向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经仲裁员多次电话沟通,积极组织当事双方调解,最终协商一致。这只是缙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缙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持续发力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服务效能,有力维护全县劳动关系领域的公平正义。
夯实基层预防化解根基。一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以县劳资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带动乡镇调解组织建设,筑牢基层劳动纠纷化解的第一条防线,加强调解与仲裁程序有效衔接,积极促进基层调解组织发挥更大作用,以快速响应化解纠纷,尽可能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初始、解决在萌芽。近三年来,缙云县劳资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化解劳动纠纷849件。二是完善企业、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以县内用工密集的壶镇、新碧等小微园为重点,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调处化解的力度,借助就业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手段广泛开展学法、普法、送法各项宣传活动,全面深入、持续有效的提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治观念,有效从源头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三是落实劳动保障专员负责制度。以乡镇劳动保障专员为主体,并由人力社保局的劳动保障督导员对应负责,有力地将调解工作延伸到乡镇,分区包片、定人定责,定期开展工作会议及业务培训会,及时收集、整理和处理区域内的劳动争议案件。
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效能。一是注重案件处理质量,着力提升案件调解成功率。近三年来,缙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受理案件1141件,案件调解率达96%。二是提升案件处理效率,规范和简化仲裁程序。通过实行案前调解分流,争议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实现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平均结案时限缩短至20日内。三是严格落实终局裁决规则,深化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工作机制,有效将劳动争议化解在仲裁阶段。近三年来,缙云县仲裁院作出裁决45件,34件为终局裁决案件,仲裁案件终结率达98%。
创调解仲裁服务新格局。一是积极运用“智慧仲裁”。充分发挥仲裁信息化手段,持续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让群众更加高效便捷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近三年来,共有510件仲裁案件通过网上办理,网络调解197件,网办率达61.9%。二是坚持“大调解”格局。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融入“平安缙云”建设大治理中,鼓励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劳动关系维稳中来,助力劳动纠纷更快更有效化解。三是强化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分析会、案例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学习交流,健全裁审衔接机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办案水平,建立一支更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仲裁员队伍,不断提升仲裁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