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缙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上级各项决策
部署,突出抓好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
预期挑战,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美好缙云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6.66万人,
比上年下降2.66‰。其
中,男性人口23.98万人,女性人口22.68万人,分别
占总人
口的51.4%和48.6%。全年出生人口2535人,出生率为5.43‰;
死亡人口3121人,死亡率为6.68‰;全年人口自
然减少586
人,自
然增长率为-1.25‰。据2022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
—1—
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0.5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3.9
万人,城镇化率为59.1%,
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一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30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
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6.91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97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4.7%、
6.0%和4.4%,
三次产业结构为4.5:48.7:46.8(见图1、
图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435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055美
元),比上年增长5.2%。
图1、2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78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5亿元,按自然口径增长6.8%,扣除留
—2—
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19亿元,增
长11.1%(见图3、图4)。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4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39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1.1%。
图3
2013-202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3—
图4
2013-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和农村
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873公顷,比
上年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635公顷,增长6.3%;蔬菜种
植面积7140公顷,增长3.0%;
中草药材种植面积643公顷,
增长6.8%。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8091吨,比上年下降3.2%;
肉类总产量10491吨,增长8.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7745
吨,增长5.1%;禽蛋产量5141吨,增长19.6%;生猪出栏9.33
万头,增长18.2%;家禽出栏122.62万只,下降7.1%。水产品
总产量4801吨,增长19.9%(见表1)。
—4—
表1
产品名称
粮食
油料
其中:油菜籽
食用菌
蔬菜
茶叶
瓜果类
其中:西瓜
肉类
其中:猪牛羊肉
禽蛋
水产品
绝对数(吨)
48091
1342
1118
3368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3.2
14.3
15.7
-2.9
5.2
6.7
-3.7
-3.4
8.3
5.1
19.6
19.9
208732
2868
13472
12300
10491
7745
5141
4801
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140亩,整治优化“非粮化”1.72
万亩、“非农化”1598亩。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省级3家、市
级25家、县级33家,家庭农场10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79
家、农创客501名。
获评2022年度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
理工作优胜县。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资
源化利用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年新培育星级公厕
28座,累计88座。
开设首批共富学堂教学点42个,选拔首批共富学堂讲师6
人,全年开展各类农民培训
18254人次。新培训缙云烧饼师傅239
—5—
人次,累计11219人次,新增高级烧饼师傅112人、中级23人,
分别累计392人、273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20.94亿元,
比上年增长5.0%
(见图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67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94亿元,比上年增长
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379.14亿元,下降5.0%;
其中出口交货值95.82亿元,下降7.6%。全年高新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13.6%、
12.4%。十七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全县27个工
业行业大类中1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3.0%;11个
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图5
2013-202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6—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6.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6%。
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9.2%。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
总产值60.78亿元,
比上年增长7.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国有投资增长
21.0%,占比为40.2%,非国有投资增长19.2%,占比为59.8%。
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53.1%、37.2%、26.3%和
1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1.5%,第二产业投资增
长1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3%,
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
为0.2%、
35.2%和64.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7.2%,其中住宅投资
增长24.3%。商品房销售面积20.50万平方米,
比上年下降
32.7%
;
商品房销售额28.82亿元,
比上年下降39.6%。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12亿元,
比上年增长
8.6%(见图6)。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1.3%,零售业销售额增长
12.4%,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7.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2%。
完成网络零售额205.98亿元,
比上年增长25.6%。
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
24.0%。在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商品类别中,粮油类、金银珠宝
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稳定增长,分别增长30.5%、27.4%
—7—
和18.9%;水产类和蔬菜类零售额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15.9%和
102.5%。
年末已登记商品交易实体市场12个,交易额为8.59亿元;其
中亿元级市场2个。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3.74亿元,
比上年下降2.7%;其
中出口总额112.39亿元,下降2.2%。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大项
目46个,实际利用外资1355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3.2亿元。
图6
2013-202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08亿元,比上
年增长0.7%。实现公路货运量730万吨,货物周转量113808
—8—
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2万人,旅客周
转量2452万人公里。
铁路旅客运输量58.71万人,下降29.1%;铁路货物运输量84.71
万吨,下降25.0%。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3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
邮政行业业务收入3.78亿元,增长9.3%;
电信业务收入3.57
亿元,增长10.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53万户,下降8.0%;
移动电话用户46.39万户,增长3.8%。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
入用户数18.39万户,增长7.5%。
“黄帝文化”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培育项
目,入选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连续4年蝉联“全国县域旅
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荣获全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建设考核优
秀。县博物馆成功创建3A级景区,全县A级景区数量增至9
个。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95.62亿元
和495.32亿元,分别
比上年增长11.2%和20.6%。年末金融机
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8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人民币贷
款余额49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见表2)。本外币不良
贷款率下降至0.41%,
比上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
表2
2022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各项存款余额
年末数(亿元)
485.83
比上年增
长%
10.6
—9—
其中:住户存款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住户贷款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331.69
494.50
241.05
253.45
18.0
21.9
11.9
33.2
比上年增长4.3%。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9.48亿元,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11亿元,增长9.5%;人身
险保费收
入6.36亿元,增长1.9%。各类赔款及给付3.04亿元,其中财
产险赔付2.08亿元,人身
险赔付0.96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13522人,比上年下
降4.7%。共有小学41所,招生4194人;在校学生26886人,
下降1.6%。共有初中11所,招生4918人;在校学生15394人,
下降1.4%。全县共有职业高中2所,招生1137人,在校学生
4622人,
毕业生2115人;
普通高中4所,招生2975人,在校
学生8240人,毕业生2498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4.98%。
幼儿园专任教师948人,比上年减少55人;小学专任教师
1732人,
比上年增加6人;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860人,
比上年增加86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362人,比上年增加1人。
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家,累计158家。新培育科技
型中小企业87家,累计271家。全年专利授权数2450件,其
中发明111件,实用新型1501件,外观设计838件。财政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1.89亿元,增长15.3%。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10—
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714元,
比上年增长7.4%。
城镇常住居
民和农村常住居
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0408元和
24095元,分别增长6.0%和9.3%(见表3)。
表3
2022年居
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全体常住居
民
城镇常住居
民
绝对数
(元)
比上年增
长(%)
绝对数
(元)
比上年增
长(%)
42292
5.9
54407
4.1
22575
4.3
28988
2.6
7857
8.1
7709
5.7
4945
5.6
8546
3.9
6915
9.1
9164
8.0
32714
7.4
40408
6.0
民人均收支主要指标
农村常住居
绝对数
(元)
28721
15391
8023
912
4395
24095
民
比上年增
长(%)
8.7
6.9
10.9
13.7
10.2
9.3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0336人,参保率为98.5%;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096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
老保险参保163169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16200人。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5288人,参保率为9
9.8%;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200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参保333281人。全县参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
保险人数分别为136981人、48855人和55852人。
—12—
年末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7175户9860人,全年
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036万元。特困人员供养人数289人,
全年特困人员供养资金支出669万元。
全年结婚登记3306对,
比上年增长92.1%;离婚登记655
对,比上年增长15.7%。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8人,较上年减
少2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数2起,死亡4人;生产经营性
道路交通事故数6起,死亡4人。未发生各类较大及以上生产
安全事故。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年全社会用
电量25.0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4%。其
中工业用电量16.70亿千瓦时,下降8.8%;居民生活用电量5.02
亿千瓦时,增长26.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比上年下
降7.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2.4%。
全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造林2004亩,建设美丽林相
11.64万亩,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面积1万亩;完成5个“一
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工作。全县义务植树达68.84万株,参与人
数达19.34万人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36%。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18.5℃,比上年低0.2℃。全年降水
量1453.7毫米,比上年减少562.8毫米。全年日照总量为1629.1
小时,
比上年增加53.2小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5%,
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20微克/立方米。
—13—
全年水资源总量133745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4.9%。全
年总用水量1026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用
水6526万立方米,增长6.9%;工业用水1163万立方米,减少
3.4%;居民生活用水2412万立方米,增长10.2%。
注:
(1)本公报所列2022年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相关数据除县统计局直接统计和市统计
局反馈外,均来自相关职能部门。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为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数据。因国家投资统计制度改革,
目前只公布改革修订后的同口径可比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