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贵新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谢灵运文化进校园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东渡小学及东渡初中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东渡自古以来就是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曾在东渡东溪泊船歇息,留下“突星濑”三字墨宝;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更是多次沿好溪逆流而上泊船东渡码头,游历缙云,推广仙都。至今东渡一带还留存有大量谢灵运的足迹:古码头、古栈道、谢公岩、康乐庙等等,诗仙李白也曾留下“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的赞语。
挖掘历史名人遗迹,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东渡初级中学及东渡小学积极开展谢灵运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将地方文化融入校本课程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意见》提出,要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自然、社会、人文、科技资源,构建主题内容、呈现形式和实施方式等各具特色的课程,发挥独特育人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开发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开发和利用名人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国家课程的地方适合度,可以创编校本特色教材,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谢灵运的文章著述,以及人们为了褒扬、纪念这位文学大师所建造的“谢公祠”、他游历的山崖“谢公岩”“谢客岩”,走过的岭“谢公岭”,爬过的鹁鸠山“谢公山”等都可以成为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编写相关配套教材,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将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活动
学校通过开发谢灵运文化校本课程,文化墙(营造温馨且有文化气息的餐厅,学校以“灵运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形式进行了餐厅文化布置。餐厅四周墙面以图文形式介绍了谢灵运的生平、在缙云留下的足迹以及游历缙云的山水诗词)和雕像、楼层命名、诗词展示等直观形式,通过组织研学、诗词朗诵比赛、建立评价体系及社团(如“灵运书法社团”“灵运国画社团”“灵运诗词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在研学中潜移默化,浸润谢灵运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不断提升历史名人遗迹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体系之中,探索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传承与弘扬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推进谢灵运文化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感谢您对缙云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缙云县教育局
2023年6月15日
(联系人:王有洪,联系电话:314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