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卫生健康局、宣传部、文广旅体局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以创促建,建构多维度的社区享老体系
(一)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自2021年以来,我县从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为老服务科技化水平以及管理保障等方面入手,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活动。截至目前,壶镇镇湖川村、新建镇洋山村分别荣获2021年度、2022年度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壶镇镇新范村今年已顺利通过市级现场考评。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重点培育城市社区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二)做好孝老爱亲人物评选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工作导向,持续开展孝老爱亲人物和“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评选侧重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凡人善举、身边好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发挥社区力量,举办道德讲堂活动,邀请孝老爱亲模范、好人讲述自身故事,传播正能量,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力、影响力。
(三)深入开展暖心之城专项行动。以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为抓手,开展城市小区、家庭适老化改造,通过加装黄扶手,设置爱心椅,消除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隐患,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
二、多方联动,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一)组建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广泛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普通居民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理论宣讲、健康义诊、智慧助老、邻里守望、节日关怀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和帮助。通过结对服务、技能培训等手段,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为开展敬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提供有力保障。积极推广“银龄互助”等行动,发动社区内有能力的热心低龄老人,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让低龄老人帮扶高龄独居老人,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养老服务行列。
(二)数字化赋能居家养老服务。全县18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配备无感智能服务终端,通过数智化赋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用互联网、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构建智慧助餐、健康管理、无感监测及居家安全照护场景,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让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触手可及。同时,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购服务“五合一”,实现居家养老专业化、便捷化和智慧化。
(三)建设11家乡镇(街道)康养联合体单位。11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深度实质性合作,组建康养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能力评估、健康管理、医疗急救、送医送药、专业康复、辅具租售等方面的服务。因地制宜优化合作模式,促进康复和养老服务融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养服务。
(四)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缙云县养老服务补贴实施细则》,在保障低保和低边老人服务需求的基本上,将80周岁及以上中度和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失独老年人及90周岁以上老年人列入关爱范围,以老年人照料护理等级和家庭经济状况两个维度为基础设定分类补贴标准,所有享受服务对象均设立入住养老机构和享受居家服务二重标准,为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带动养老消费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三、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孝亲敬老浓厚氛围
(一)开展“争创敬老文明号 争当敬老文明市民”活动。由县文明办、县老龄办联合开展,发放活动倡议书,通过“缙云发布”等新媒体向社会公众发起倡议,并对第四届“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面部署了创建活动。通过一年多的创建,各创建单位均能按要求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增强了为老服务意识,优化了为老服务流程,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二)常态化开展孝老敬老活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县老龄委在每年的“敬老月”期间组织老龄委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开展形式各异的孝老敬老爱老活动。引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在各社区开展办孝老长寿宴、送爱心馒头、敬老主题茶话会等各类敬老爱老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重要节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深入宣传敬老、爱老、孝老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老龄工作影响力。此外,“孝亲爱老”模范评选已纳入“缙云好人”评选内容并经常开展,同时也在电视、报纸、微信等新媒体上宣传,进一步扩大模范事迹影响力,浓厚敬老爱老孝老氛围。
四、精准发力,逐步完善社区老年文教供给
(一)老年教育长效开展。我县目前建有县老年大学、县老年电视大学、县老年开放大学,按老年人的需求每学期举办歌咏、婺剧、越剧、戏剧表演、朗读、太极拳、易筋经、木玩、老年形体模特、茶艺、瑜伽、古筝、乒乓球、书画等实体班,同时县老年活动中心还有婺剧、京剧、越剧、朗读、民间民歌、健身、舞蹈等7 个老年兴趣团队,建有“健康大讲堂”、“快乐小舞台”等,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知识讲座、展演等活动。全县18 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老年电大辅导站,壶镇镇、新建镇有镇级老年电大直属教学点,办有婺剧、越剧、舞蹈、歌咏、葫芦丝、朗诵、二胡、书法等实体班。此外,还有126 个村(社区)级教学点,按省里统一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今年五里牌社区还开办了我县首个社区老年唱歌实体班。
(二)积极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一是不断推进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布局木球、门球、哒哒球等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场地,基本建成“10分钟城市社区健身圈”,同时文体融合,进行体育设施摸排、更新升级。加强老年人体育社会团体建设,每年给予老年人体育协会一定的经费保障,支持协会开展各类老年人体育活动和赛事。二是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手段,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普及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书法国画活动、垃圾分类、反诈骗宣传等活动,增进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不断增强社会对老年人的认同和关爱。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