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使命,以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为牵引,模范厉行“丽水之干”,加快建设“三城三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特编制《缙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3年-2027年)》,为打造独具缙云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展示更多“缙云元素”,为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质、丽水特色的休闲农业山区样板和建成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贡献更大“缙云力量”。
一、发展目标
结合缙云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目标定位,缙云将分布实施、稳步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至2025年末,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地发展目标基本 实现,至规划期末即2027年,基本实现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一核•五带•四区发展格局
“一核”为环仙都休闲农业集聚核。一是以缙云仙都国家5A级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汇聚资金、人才、技术等建设要素,依托近城优势,大力发展精品示范休闲农业;二是以主城区所在的五云街道为核心,发挥主城区旅游集散与服务等功能,打造全县休闲农业发展成效示范窗口、形象展示窗口和产业综合服务平台,集聚数字乡村智慧大脑、特色优质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展销交易、农文旅体深度融合业态等综合性功能。
“五带”为休闲农业发展示范带。坚持统盘谋划,依托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成果,连线成带,示范引领,强化带状先行,汇聚资源、政策、人才等要素,高质量打造5条休闲农业发展示范带:即“美丽乡村共富先行带、田园古韵风情体验带、南乡红绿融合示范带、茶果飘香特色产业带、绿色蓄能生态发展带。”串点成线、以线促面,有效促进示范带上资源集成整合,带动沿线乡村共同富裕,推动风景美向共富美转变。
“四区”为五彩精品农业融合发展区、缙韵农耕文化风情体验区、好溪山水田园运动休闲区、高山花园乡村生态康养区。
五彩精品农业融合发展区立足爽面、黄茶、中药材、特色水果等特色农业,依托山水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遗迹、传统非遗节庆等资源禀赋,坚持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着眼“农、旅、体 ”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多业态融合板块模式,形成现代精品农业种植双高示范区及“农旅体 ”融合特色精品旅游区,全力打造具有缙云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域。
缙韵农耕文化风情体验区以黄帝文化、耕读文化为主题核心,挖掘石头文化、菜干文化、美食养生、剪纸文化、慈孝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农耕文化资源,以仙都景区、河阳古民居、东方美丽田园为重点建设平台,通过建设乡愁精品酒店、风情民宿、研学营地等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建设一批以古村落观光、红色文化体验、田园慢生活休闲为主的农耕文化风情体验项目。
好溪山水田园运动休闲区以户外运动为主题,重点开发利用好溪水域资源及括苍山区域的山林资源,深化农文体旅融合,加快以羊上航空运动康养中心为基础的户外运动休闲基地建设。同时依托前路乡“茭鸭共生”和温泉资源、周边农旅融合体验基地、花园乡村精品村等休闲农业载体丰富产品体系,完善休闲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打造集山水观光、户外运动、乡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运动休闲度假区。
高山花园乡村生态康养区。充分发挥区域避暑胜地、天然氧吧气候优势何和大洋山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农业、生态康养旅游产业。依托高山生态农业打造康养膳食产品体系,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一批高端度假民宿,促进农家乐综合体民宿经济发展,打造生态养生福地,重点发展以森林康养、水库观光、田园休闲、乡村旅居为主的休闲农业产品业态。
二、产业要素规划
围绕“黄帝缙云,人间仙都”城市品牌,打造“人间仙都,五彩缙云”农业休闲旅游形象品牌,加快构建以游“缙秀花园”、观“五彩农园”、住“缙云乡墅”、 品“缙云味道”、购“缙情购”、“缙情沉浸”民俗节庆游为体系的休闲农业产业支撑要素的品质提升。以“缙秀花园”为乡村景区的公共品牌,通过缙云A级景区乡镇全域覆盖,众多A级景区村的创建基底,以乡村为基本单元,落实全省大花园创建目标,通过以景带村、精品线串联的方式,推进村落景区之间、村落景区与核心景区的一体化运营。以“五彩农园”为休闲农业观光园区的公共品牌,推进农产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特色产品、休闲农园、休闲庄园、农业精品园和产业集聚区。以“缙云乡墅”为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公共品牌 , 提升“缙云乡墅”集群化、品质化、主题化发展。以“缙云味道”为乡村美食的公共品牌,推进餐饮特色化、标准化建设,构建以黄帝养生宴、缙云传统小吃等为支撑的特色乡村餐饮体系。以“缙情购”为旅游农特产品的公共品牌,引导农旅商品创意化、精细化发展,开发具有缙云农业特色的文创伴手礼系列产品。以“缙情沉浸”为旅游民俗产品的公共品牌,鼓励镇村开展传统非遗节庆、山货市集、传统节事、节气体验等活动,积极培育缙云特色农事节庆活动。
三、产品设计与线路规划
结合缙云县休闲农业资源和发展总体定位,整合水利、森林、工业等资源,迎合未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主流趋势,重点围绕缙云“乡愁富民”产业,积极拓展农文旅、农工旅、农体旅、农数旅、农林旅、农水旅的融合发展,着力开发“赏景•品果•学农•趣农事•乡憩•静养”等多元休闲农业产品体系。根据缙云县休闲农业产品体系设计,结合缙云县全域城乡交通特点,依托现有的精品旅游线路,坚持“聚点成面,串珠成链”,构建点上精致、线上出彩的休闲农业格局,策划主题特色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并进行宣传推广,打造国内知名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策划推出“五彩农业•休闲研学” “ 田园休闲•农耕体验” “乡愁生活•古韵风情” “生态避暑•康养 度假”“穿越山水•户外运动”5大主题游线。
四、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文旅、康养、运动、研学、互联网等多种发展方向融合,同时发挥旅游业强势的辐射力与带动力,推动构建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加强农业与相关行业资源统筹开发,实现农文旅融合、工农并进、数农协同、体农结合、水农联动、林农互动,形成集群规模,发挥集聚效应,确立“农业+文旅”、“农业+工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体育”、“农业+水利”、“农业+林业”六大融合发展集群区,催生农业新业态、新产品,助力缙云县休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休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通过构建“1+3+N”旅游咨询集散体系,形成系统的游客集散体系,满足自助游、散客游等的多样化咨询需求。构建休闲农业最美绿道网络、构建无缝接驳系统,完善公交转换和智慧管理等服务系统促进旅游便捷换乘。建设以休闲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休闲农业紧急救援体系为两大核心的缙云县休闲农业安全服务保障体系,为休闲农业旅游者营造安全、高效、放心的环境。积极推进厕所革命,着力打造“全域最洁净 ” 农村厕所。积极构建标准化休闲农业标识系统,积极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诉系统。强化乡村公共文化站点的主客共享服务功能。以主客共享为原则,便民惠民服务提效能。积极对接最新科技成果,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 ,加强大数据部门、文旅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在智慧旅游领域的合作,将缙云县建成“以游客服务为核心的旅游智能服务典范”,实现便利服务、精准营销、精细管理。
六、休闲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提高农业的开发和利用,以确保休闲农业资源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通过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包括农林资源保护、重要农产品保护;在地文化资源保护,包括乡土建筑保护和非遗文化保护。利用开发和保护休闲农业资源 ,实现休闲农业文脉、地脉的延续,以此促进缙云县休闲农业的 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化饮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农业水污染防治、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加大环境保护宣传。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利益关系,尽可能地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掠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 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七、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缙云县农业农村局;政策咨询电话:0578-301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