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缙云县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为抓手,扎实谋划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动能,为我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一、以抓促干,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投资总量连续4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10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省16.7个百分点、全市11.3个百分点,已连续46个月保持投资两位数增长;“生交能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2.7%,全市排名第二;建安投资同比增长10%,全市排名第三;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9%,全市排名第三;高新技术投资同比增长48.4%,全市排名第三。
二是省重大产业取得标志性突破。今年,我县金马逊、红普、怡亚通3个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名单,共获省土地指标奖励220.4亩。其中怡亚通项目实现了我县“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零的突破,更是丽水市唯一入选第二批次“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
三是省“千项万亿”、市重点项目快速推进。1-10月,11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投资42.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8.3%;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9%,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以机制促落实,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强化县领导领办机制。今年共安排92个重点建设项目、28个重大前期项目分解落实到全县36名副处以上领导领办。各领办县领导每月至少深入项目现场一次,了解和掌握领办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进度、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牵头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实行专人专班攻坚组机制。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专人专班攻坚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奖惩落实到人。今年共安排120个重大建设项目成立专人专班攻坚组,进一步细化完善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制度,并落实好项目推进责任清单、月度计划清单、问题清单,挂图作战,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三是开展线口每月点评机制。组建文教卫旅、制造业、农水交通、能源、城建、民政等6个分线口项目攻坚组,由分线口副县长任攻坚组组长,组长每月至少牵头召开一次线口项目推进会,及时决策、协调解决项目落地、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每月县长例会对亮红黄灯项目进行通报,由各分管县领导及时牵头项目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制定下步赶超计划。
四是组建重大项目指挥部制。为加强重大项目的领导,特别是施工条件复杂,涉及多个乡镇(街道)部门的重大项目,确保其有序推进,按期完工,由县委县政府组建项目指挥部,从各个相关单位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目前我县在建的“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堂溪水库工程等十余个重点项目相继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项目推进,其中多个重大项目推进创造了“缙云速度”。
五是加强重点项目督查机制。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发改局等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跟踪督查、现场督查、书面督查等形式,重点围绕项目责任单位和职能部门工作、项目进展、政策处理、交办事项落实等情况,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督查,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
三、以谋促实,实现项目实时落地
一是借力政策支持,强化对接沟通。紧紧围绕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文件要求,依托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革命老区重点县城等政策机遇,组建以县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项目单位主要领导为工作组成员的缙云县“两重两新”工作专班。下设“1+X”工作小组,主动对接省、市上级部门,加强政策对接、工作衔接、项目承接,积极谋划符合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领域支持的重大项目。2024年,共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40.03亿元。
二是强化政策研究,做优项目储备。牢固树立谋项目必须谋要素理念,立足我县“四城一体、两园驱动、三乡迸进”发展格局,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等重点领域申报要求,深入研究资金要素政策,精准把握投资导向谋划好包装好项目。截至目前,共储备项目34个,总投资150.55亿元,资金需求23.79亿元。常态化储备2000亿元的重大前期项目,为后续的政策留足空间和时间,力争最大程度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四、以服促效,实现投资提速增效
一是加强审批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投资项目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平台数据质量,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持续提升各部门投资项目管理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应用投资在线平台3.0版审批办结1824件(立项阶段1025件,规划许可阶段269件,施工许可阶段246件,竣工验收阶段284件)。新立项项目864个,总投资508.8亿元,其中备案类609个(其中境外投资5个),核准类3个,审批类252个。共组织项目评审106次,其中包括可研评审65个、初步设计52个,发现问题210个,提出优化建议322条。投资项目单事项审批平均用时1.3个工作日,项目审批效率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聚焦项目建设全过程,提供全方位“项目增值”服务,推进涉企投资项目审批中介服务提质,推动全县范围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企业建设项目建设更快、服务更优。完成县级涉企增值服务事项清单梳理,跟踪谋划特色“一类事”,通过丽企宝收集问题47个,转协办解决47个,线上咨询办理80个。以“拿地即开工”“拿地快开工”为重点服务目标,通过提前介入、并联审批、容缺预审等方式,大幅缩短企业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时间。设立专门项目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到开工建设的一对一全程代办服务,确保项目加快推进。始终坚持全县新出让工业用地100%实行“标准地”供地。
项目建设仍然是今后较长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下步,我县将继续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和接续储备,全面对接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断做大项目“蓄水池”,使项目投资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