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094515653/2025-92016     发布机构: 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2-24 11:32:34     来源:

文号:

中共缙云县委缙云县人民政府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依法治县办的统筹协调下,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牢固树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的理念,从学法、执法、监督、普法等法治要素全链条发力,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法治化水平。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凝聚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力量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支撑。我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论述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系统学法考法的重点内容,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市场监管法治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在第一责任人的带领下,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建设的学习,共计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集中研讨8次,开展夜学等集中学习96次、党课27次。

2.全方位开展执法能力培训,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我局充分利用专家讲座、案卷评查会、新法推送、典型案例分享等方式全方位、多元化形式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培训,深入学习市场监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累计完成行政执法人员培训88学时,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此外,积极动员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参与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参考率100%;动员全局行政执法人员参加2024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共计报名22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共计参加旁听庭审活动5次。通过知识竞赛、考证培训、旁听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执法规范性,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我局有5名公职律师,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5名。

(二)强化执法攻坚,守牢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

我局2024年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741 件(含大要案36件,涉刑移送案件6件),罚没款233.92 万元,实现药品涉刑领域“零突破”,其中查办的3起案件入选省局“铁拳”“亮剑”典型案例,1起案件入选省局2024年特种设备十大违法案例,1起案件入选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暨打假治劣“药剑”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件。共作出不予立案963 件,免予处罚案件52件,减轻处罚案件192件。

1.着力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圆满完成省市民生实事工作,今年共建设完成中小学校“示范食堂”10家,建成在全省有示范性的食品作坊36家。推进“两个责任”落细落实,积极建立“一企多员”的监督模式,健全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食安责任险全覆盖。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建立“1+1+1+N”联合检查模式,深入实施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全年共开展监督抽检42批次,快检食材82批次,人员手部14批次,餐饮具全覆盖抽检408批次,合格率均达到100%。开展重点地产食品风险治理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提升行动,推进“3.15晚会”曝光食品大排查、过期食品治理百日攻坚、生鲜门店规范治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完成抽检任务1200批次,不合格46个批次,不合格率3.83%,核查处置率达到100%,按时办结率100%;完成实验室定量检测466批次,快检定性1797批次,其中不合格25批次,不合格率1.1%。

2.着力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强化药械源头防控,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全覆盖监督检查,排查整改隐患25个。开展药械化安全检查,针对农村卫生室、口腔诊所、生活(医疗)美容美发等领域,不断延伸监督检查触角,守护药械化安全“最后一公里”。共查处村级卫生室使用过期药品(医疗器械)等各类违法行为39起,责令改正31家,立案14起;完成辖区44家口腔诊所全覆盖检查,排查风险隐患5个,立案2起。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累计完成药品监督抽检47批次、医疗器械监督抽检9批次,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5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16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93例。

3.着力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牵头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组织117家销售、维修单位开展集中行政约谈,督促落实“两个规定”,开展质量监督抽查10批次,完成非标车淘汰置换720辆,全县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实现“零事故”。主动推进学生课桌椅专项整治,通过开展企业行政约谈、制定质量提升工作指南、组织专家入企诊脉、安排监督抽查等方式提升课桌椅安全性,行业内新增ISO9001认证企业3家、产品质量监督合格率提升23.1%。开展“鬼秤”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检查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200余台,查处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违法行为23起,完成检定计量器具6700台,并率先在全市推出“手机砝码”创新举措,获得群众好评。

4.着力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

开展岁末年初检查、叉车专项整治等多个特种设备专项行动,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02家次、设备1069台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51个,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52份,立案22起,罚没款33.96万元。积极落实特种设备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燃气气瓶使用单位、充装单位及检测单位共计758家,发现一般隐患10个,重大隐患1个,整改率100%。建成全市首个县级特种设备作业取证考点,强化特种设备高素养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工作,已组织考试10场,服务考生329名。

(三)强化权责相当,健全市场监管法治监督体系

1.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

规范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及时维护更新信息管理系统。坚决杜绝无行政执法岗位和具体的行政执法职责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规范组织对拟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工作,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水平。根据《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46号)要求,及时落实好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到期换领、注销、调离工作,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2024年,我局组织新公务员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1次,完成新录用公务员的行政执法证的申领工作,部分调入人员行政执法证的转入工作,部分退休人员、离任人员行政执法证的注销工作。2024年,我局应持证人数187人,实际持证人数187人,持证率100%。

2.严把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关”

强抓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全力提升案件法制审核质量。在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过程中,全方位把握主体、事实证据、程序、法律法规规章适用、处罚裁量等几大要点,严格贯穿法制审核全过程,不断强化法制审核工作。从案件办理全过程文书的完整性为着手,以处罚程序、处罚依据为重点,对每个案卷执法主体是否合法、处罚主体是否明确、违法事实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得当、自由裁量是否合理、行政处罚的决定是否正确以及对每个案卷的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和送达执行等环节全方位进行审查。2024年,我局共审核行政处罚案件415件,提出法制审核意见720余条。核稿处罚决定书390余份,要求修改280份。根据《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队)行政处罚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工作规则》提请提交局负责人集体讨论案件40次,讨论决定案件204件。依当事人申请,组织召开听证会1次。

3.严把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关”

规范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强化执法监督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为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强化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我局依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办法及评查标准》,以审查执法程序和文书使用为重点,主要从执法主体是否合法、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处罚依据是否准确、执法文书使用是否规范、裁量权运用是否适当等方面对案卷进行评查。2024年,在市局开展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我局共计5个案卷被评为优秀案卷。

4.严把合法性审查“合规关”

其一,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提升决策合法性和实效性。贯彻落实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根据我局制定的《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综合我局各类规划、政策文件、重大项目的计划安排,参照《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指引(试行)》规定的事项范围,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其二,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工作要求,做实做细合法性审查工作。根据《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合法性审查事项指导目录清单》文件要求,在清单范围内全面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落实合法性审查登记,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建立良好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合法性审查工作落在实处。今年以来,我局对20余件行政机关合同进行了合法性审查,有效保障相关合同的依法合规。其三,发挥法律顾问作用,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合法性审查工作。针对我局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合同等提供法律意见,参与行政执法和监管疑难问题讨论,同时协助我局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事务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法律顾问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5.严把行政复议诉讼“监督关”

2024年我局收到行政复议案件共146件,行政诉讼案件共6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总量较去年大幅增长。职业打假团队的队伍逐步扩大、专业化程度日渐提高。在行政复议、诉讼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局分析研判、多措并举,规范处置行政复议,积极应对行政诉讼,着力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其一,加强职业打假应对,规范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我局认真做好行政复议案件法制审核工作,确保行政复议案件规范处置。对收到的行政复议案件进行统一登记,并录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平台,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复议案件进行梳理,及时提醒办案人员注意回复时限,在规定答复期限内预留适当的审核时间,对办案人员提交的答复意见及证据材料及时进行审核,充分发挥法制监督作用。此外,我局做好行政复议案例分析研判,甄别预防职业打假团体。针对职业打假人以职业索赔为目的提起的行政复议高发情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着力化解职业打假行政复议案件。通过统一处置标准、处罚依据和回复模板,切实解决同类案件不同处罚等问题,有力提升处置效能。同时实施滥诉甄别,加强与法院、司法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搜集职业索赔人滥诉的相关材料。同时加强宣贯引导,针对电商企业经营违法高频事项,通过电商培训会、上门指导等各种形式,提升电商法律意识和自查自纠能力,从而减少投诉举报的发生。

其二,深入贯彻依法行政,积极应对行政诉讼案件。一方面,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对近几年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成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所有案件均有相关分管领导出席,确保行政复议应诉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提升执法水平。全面、及时、细致地应对复议应诉工作,对案件事实、证据、办案程序、适用法律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性,指导行政执法工作,提升规避法律风险的能力,增强依法行政的主动性、自觉性。

(四)强化普法宣传,赋能市场监管法治营商环境

1.制定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计划,多渠道开展法治宣传

依托“法治宣传周”、三八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重要活动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发力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共计开展消费宣传活动1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全年受理投诉4535件、举报2474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3.58万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开展常态化普法,推动执法与普法有机融合。

2.多角度拓宽普法宣传方式,线上线下开展学习普法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通过制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解读宣传视频、宣传推文、发布典型案例等,以监管群、朋友圈、融媒体等渠道进行转发宣传,“线下”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印发宣传资料、组织现场问答、开展投诉举报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二、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一)法治理念有待提高

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理念有待提高。对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研究不够深,细化落实有差距,法治理论掌握不够全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职业打假有待规制

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仍呈上升趋势,通过投诉举报、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系列组合拳形式综合运用,滥用复议诉讼权进行逐利。这类投诉举报不仅一定程度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挤占和虚耗了大量的行政和司法资源。对职业打假的相关问题仍亟待解决。

(三)法治力量有待加强

法治力量相对薄弱,法治学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普法人才队伍仍有待壮大。普法工作需专业法律人才开展,然而,现阶段在职人员中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法律人才少,普法工作缺少人才支撑,部分人员法律理论知识学习还有待加强,仍需深化对法律法规规章的系统学习和专业研究。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工作

1.对内筑牢执法人员法治意识高地。继续抓好执法人员法治培训,鼓励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知识竞赛等多种类型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助推规范执法、严格执法。

2.对外拓宽公众群体法治宣传范围。继续抓牢各大普法宣传时间节点,开展特色普法宣传,创新普法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多种形式,扩大法治宣传的力度和深度,助推全民法治素养提升。

(二)加强执法监督,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聚焦“资格”发力,推动行政执法主体规范化。继续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继续落实好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到期换领、注销、调离工作,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同时,继续动员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法律业务能力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

2.聚焦“审核”发力,推动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工作,提高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加强对总局及省局的裁量指导意见的学习与应用,要求对每个案件的裁量要做到有理有据并且充分,减少执法风险。

3.聚焦“管理”发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强化执法监督,以自我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监督形式,开展以案卷质量、行政处罚为重点的执法检查,规范落实细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处罚案卷质量。通过案件评查会、法规业务培训会等多种形式,交流沟通、互相学习,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

(三)重视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规范落实行政复议与诉讼的处置工作

1.规范处置流程。落实好行政复议与诉讼案件处置工作,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认真依程序按时限做好答辩、举证工作,切实保证应复应诉文书答辩质量。从根源规避问题,抓牢行政执法人员投诉举报处置流程,力争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恰当,守牢规范执法的第一关。

2.甄别职业打假。在行政复议诉讼过程中,加强与信访局、司法局、法院的沟通协调工作,甄别提供职业打假人信息,加大对索赔牟利职业打假人团体的打击力度,遏制恶意索赔、优化营商环境。

(四)高效推进合法性审查工作

对照合法性审查事项指导目录清单,对我局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机关合同、行政执法决定等继续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合法性审查责任落实。

 

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19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