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以强化财政管理为手段,以保障民生和支持经济发展为重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财政运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月,缙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1亿元,增长1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56亿元,增长18.4%,主要原因是土地增值税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非税收入6.45亿元,下降7.7%,非税占比为24.8%,较上年同期减少4.9个百分点。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2月,缙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75亿元,增长4.9%。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含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72亿元,增长5.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7.4亿元,增长7.9%。
(二)财政亮点工作
1.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目前累计向上争取资金67.19亿元,较2023全年增长20.19%,其中,共争取债券新增额度26.9亿元,其中专项债新增限额22.4亿元,一般债新增限额4.5亿元。二是不断加强国有资产、资源盘活力度,2024年完成仙都文旅一体化9.4亿元、城区停车位经营权5.4亿元、乡镇停车位经营权5.8亿、国有房产处置项目4.9亿元,全年完成盘活金额25.5亿元。三是紧盯“8+4”政策、“两新”政策,2024年我县“8+4”资金支付进度位列全市第一;贯彻落实“两新”政策的要求,牵头推进超长期国债资金使用进度,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支付率100%,保障我县“两重”、“两新”资金需求。
2.全力支持民生建设。一是支持“三乙”建设,争取资金1936.5万元,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浙江省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二是老有所养,2024年投入4503.2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超6亿元,敬老院均达到浙江省二星级养老机构标准。三是人才创收,2024年投入博士后科研站专项资助奖励655万元,共计带动经济增效约5千余万。四是建设暖心之城,共安排资金1193.87万元,建设完成残疾人之家35家,庇护残疾人875名,实现了1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五是兜牢“三保”底线,充分运用收支智管应用管理新模式,强化“三保”智控应用,截至12月底,我县“三保”支出26.84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11.04亿元。六是持续发挥财金助力扩中家庭试点作用,以财政贴息政策撬动金融资源向扩中家庭倾斜,截至12月底,我县已签约“扩中”贷款3933户,授信金额6.49亿元,共发放“扩中”项目贷款3718户,贷款余额5.44亿元。
3.扎实贯彻助企政策。一是精准聚焦涉企资金及时兑现,统筹集成政策兑现一张图,全年合计兑现恵企政策资金51312.22万元。二是创新推广“先租后供”招引模式,实施超常规内外资激励行动,新增招引亿元以上租赁厂房项目15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1个,进一步提升我县制造业的根植性和竞争力。三是协助中小企业发展,严格执行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留政策,落实中小企业价格扣除制度,2024年,政采云”平台完成交易5.57亿元,节约采购资金3270万元,节约率达到7.3%。
4.进一步推进财会监督。一是开展“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强村公司和文旅投专项监督检查,从资产管理、资金使用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检查,发现资产管理不善等各类问题20余个,整改推进中。二是完善人大监督与财会监督的协同机制,联合县人大出台了《缙云县人大监督与行业部门监督贯通协同暂行办法》,实现人大监督与财会监督合作常态化。三是推进会计监管建设,进一步保障《会计法》修订的贯彻落实,举办电子数字化凭证与财务风险防范培训班,开展资金安全管理警示教育。
5.聚焦财政改革。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完成2025年预算项目盘子,拟安排项目664个,较2024年减少79个,拟安排项目资金60.73亿元,压减资金18.58亿元。二是迭代升级成过紧日子评估评价指标体系2024年版本,出台《缙云县财政局关于印发缙云县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成功实现过紧日子评价指标实时动态监测。三是针对保证金清退不及时问题,已清退544.25万元,针对政府采购项目超标准收取履约保证金问题,目前已全部完成清退。四是深化政府采购数字化改革,指导各采购单位运用在线电子签章、审核、备案等功能,顺利实现线上签订采购合同功能。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县财政将在收支“紧平衡”的新常态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认真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政策文件,积极拓财源、控支出、推改革、强管理、优队伍,全面提升财政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
(一)围绕“稳”与“进”,组织收入增强财政综合实力
全力抓好组织收入,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地方税种管理,联合其他部门紧抓工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税源,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导我县现有总部企业做优做强;积极破解土地性收入难题,加快推进资产、资源盘活,挖掘新的财力增长点,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紧盯上级各项政策,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积极争取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类专项资金、省对县财政体制结算等更多资金支持。
(二)做好“保”与“压”,服务大局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厉行节约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提升预算刚性,严控预算追加,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以兜牢兜实“三保”支出为底线,节约资金统筹用于促发展、保民生重点领域。全面落实零基预算改革,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为引领,要求单位一切项目申请以“零”为基点,预算资金依据单位2025年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来实际统筹,以此打破项目“延续性”和支出固化格局;引入“分级预算”理念,将预算安排与资金细化率、执行进度、绩效成果、审计意见四方面相挂钩,构建审核体系编审,结合项目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完善零基预算审核总体评价体系。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优先支持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事业,聚力保障富民强村等共富要事、教育社保等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两新”“两重”政策、“8+4”经济政策体系。
(三)聚焦“防”和“控”,统筹安排确保财政运行安全
在预算收支“紧平衡”的新常态下,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科学把握各项支出安排节奏和进度,坚决守牢“三保”底线。建立权责清晰、市场化运营的融资机制,加强融资需求端管理,规范融资实施过程,杜绝国有企业以举借融资、境外发债等方式新增隐性债务,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持续关注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强化社保基金运行动态监控,最大限度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坚决维护社保基金平稳可持续运行的良好态势。
三、“十五五”规划思路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抓住总体稳中向好的发展环境,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抢抓政策机遇,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财税改革“增强地方自主财力、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等积极财税政策下,科学地对缙云县“十五五”时期财力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有助于地方政府合理规划财政收支规模,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升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推动重大产业和重点财源的培育壮大,实现缙云经济的提质增效,推进缙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2024年较年初预算税收收入减收0.9亿元的因素,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9亿元,预计“十五五”期间财政收入增幅与GDP增幅同步,按年均6%计算,到2030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7.58亿元;2023年我县财政总收入37.70亿元,到2030年达56.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