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绩效目标执行情况
索引号: 331122000000/2025-92335     发布机构: 缙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12 15:48:31     来源:缙云

文号:

2024年是缙云知重负重、逆势奋进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奋楫丽水之干实干争先、克难奋进,较好完成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我们始终保持的定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府工作永恒主题,坚持不懈稳增长、稳预期,以如磐定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2.4亿元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1%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6.3%倍差缩小1.81

这一年,我们不断巩固的态势,持之以恒积蓄的动能、挖掘的潜能,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增量推动发展攀高逐新。实现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招引突破连续两年得全市招商引资最高荣誉万象杯全市首个单体投资百亿项目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棠溪水库主体工程、三溪至壶镇公路等一批群众期盼多年的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9亿元,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

这一年,我们不懈夯实的支撑,努力把握和用好全球创新变革的机遇、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宏观政策加力的机遇,加快培育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天喜厨电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晨龙锯床获评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03家。系统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各类要素争取再创新高。全县上下在重压之下始终保持着可贵的发展信心。

这一年,我们全面点燃的激情,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真抓实干拼出缙云发展新局面。完成史上最大规模城市范围土地和房屋征收、史上安置体量及对象最多的名山村安置房分房工作攻坚破难十件事顺利化解。群众期盼已久的舒洪至船埠头公路、仙都北路顺利通车。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圆满完成高分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评估,县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乙实干实绩交出了争做全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勇当全省山区海岛县振兴发展共富先行模范生的高分答卷

具体工作中:

我们聚焦调结构、扩规模,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生态工业向上攀升。始终把生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一流工业生态,不断夯实经济稳进提质的基本盘。新拓展和出让工业用地均超1200亩。三都小微园主体结顶,文化用品创意、壶镇特色智造等产业园建成投用。加快企业梯度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9新培育省绿色低碳工厂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9家、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5,新增省首台(套)装备32个企业项目入选省先进未来技术创新成果名单。氢能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入围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攻坚任务揭榜名单。缙云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培育名单。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整治低效企业52家,盘活用地418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首届中国(缙云)机床工具展取得圆满成功;外贸出口额达到11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0.6%富缙山海协作产业园开工建设,杭州缙云大厦数创园顺利开园,与德清、奉化等地协作进一步深化。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9亿元,其中机械装备、智能短途交通、智能家居产业链产值占比达到79.9%,产业主链条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发展形势风云变幻,工业始终是缙云稳住全局的压舱石、定盘星。

务产业稳步提质。着力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和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抓手,高位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成功举办机车游”“仙女跑品牌赛事,高质量承办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和国际绳索救援邀请赛。推出低空飞行、“仙风稻谷”等新业态新场景,仙都景区《与凤行》取景地成为文旅爆款。壶镇星级酒店建成营业。黄帝文化入选省十大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培育名单。连续6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获评中国文化百强县,入选省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上级补贴428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3%,全市第一。在册经营主体突破5,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现代农业振兴发展。坚持把农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支撑,加快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新建高标准农田4244、恢复耕地功能5822实施垦造耕地1159亩。做强农业产业平台畅享农事服务中心获省级五星评价、全市唯一智慧农博城主体结顶,茭鸭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综合小微园、共富湖羊等项目稳步推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缙云麻鸭、缙云茭白入选省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名单,缙云黄茶荣登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指数50榜单,缙云烧饼师傅获评十大浙农智富品牌,五彩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93亿元

我们聚焦提速度、效能,项目投资持续加力

双招双引质效提升。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和新兴产业培育,优机制、强举措、聚合力,努力以招引新成效推动经济新跨越充分利用存量国有标准厂房企业闲置厂房资源,推广运用先租后供模式,2023年以来累计落地33亿元以上租赁制造业项目其中25个已上规突出招大引强,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培训机械、控制等各类工程师500人次,新培育浙江工匠4人,浙江大工匠实现破零、全市唯一引育省级以上重点人才8新增高技能人才2760人,引进高校毕业生5304人。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不断强化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进一步扩大投资增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3个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实现省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零”突破11千项万亿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综合水利投资超15亿元,山区海岛县第一合温高速缙云段、缙江高速等项目前期稳步推进,博禧科技、亿坤汽车城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大洋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综合客运枢纽、智慧建筑产业等加快推进,县城排水防涝综合治理工程分洪隧洞顺利贯通。誉鑫、红普等一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形成对投资、产值、税收的新贡献。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坚持谋项目必先谋要素,向上争取和内部挖潜并重,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用地需求。争取中央和省奖补资金67.2亿元,其中两重”“两新资金3.27亿元完成各类资产盘活25.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限额22.4亿元、一般债券限额4.5亿元。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18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全年新增各类建设用地指标3637亩,新入库林地指标185公顷。完成房屋征收20.3万平方米、土地征收2211亩,为后续城市开发、房地产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聚焦提品质优环境,美好缙云增辉添彩。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立足四城一体坚持谋、建、管、用并重,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现代感。优化城路网,仙都北路、彩云桥、新老330连接线、大桥西路等顺利通车,好溪路、仙霞路两条“断头路”全面打通,旭山路西延伸、高铁新城区块路网等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城市更新,老城东门立体停车场、市民中心地下停车场等投入使用,十字街、老城菜场改造和迎晖门重建顺利完成,名山湖公园市民广场、滨江公园(三期)、绿巨人主题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新去处全龄友好·活力永宁城市新区风貌区、南城往事·溪山田园县域风貌区和西桥、北门未来社区完成省级验收。你拍我改应用上线微信平台,解决群众身边事8000件。四城一体功能布局更加完善,城市首位度、承载力更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更高。

共富三乡活力迸发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扎实开展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碧街道、东渡镇、双溪口乡获评省4A级景区镇西乡耕读传家共富风貌游线入选省级名单。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舒洪至船埠头公路建成通车,方溪至青田季宅、早宅至洋山公路加快推进。东方水库开工建设,完成陈坑、羊母田、白木坑水库主体建设,改造提升单村水站308个。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壶镇少年活动中心、体育运动馆建成投用,壶镇华强路北延伸、台金铁路安置地块市政配套工程、东方邻里中心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洋山区块组团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新碧文娱人才科创大楼、文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三乡迸进成效更显,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底色不断擦亮。始终把全力守好绿水青山摆在突出位置,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素,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扎实开展空气污染防治攻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6%PM2.5年平均浓度22.1微克/立方米。系统推进好溪、新建溪流域水质提升。好溪上游EOD项目入选省级试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纳厂、管网提升,舒洪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完成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续建项目13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7个。交接断面、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稳定达标。

我们聚焦抓创新、强改革,发展活力加快释放

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以改革关键之招拓宽发展跨越之路,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改革、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动能。实施19大场景、小切口特色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增值服务特色一类事12开展一件事省级试点25项改革经验获得全省推介,括苍山林场入选国家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大洋林业产业共富园区入选省级试点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做大做优国资国企,新组建2产业平台公司,县属国企资产突破750亿元国有资运营公司获评AA+信用等级国企。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坚持走小县大创新之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两个3+N创新动力体系建设,丽水高新区科创中心竣工验收,浙江大学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缙云研发中心挂牌成立,中国计量大学缙云科创中心、丽水学院缙云研究院落地运行。推进科技人才先试后聘聘请55青年博士入企帮扶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成立缙云氢能企业联盟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0家。新增注册商标1731件、专利授权177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0%

营商环境取得新提升。始终把企业和企业家作为缙云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全面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民营经济32用好用足8+4等政策,兑现惠企资金5.1亿元。深化融资畅通工程,新增制造业贷款37.5亿元、余额达到195亿元围绕政策增效、项目提速等企业高频需求,实施项目分期验收等营商环境改革9持续做好助企服务工作,深化营商台账”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办结各类企业诉求179。着力解决涉企多头、重复、低效检查等问题,全年执法检查减少28.7%,用贴心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我们聚焦惠民生、促共富群众生活品质更优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全年新增就业5180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86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70万元,扶持创业361人、带动就业918人。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3.4人、40.7医保防贫缙情帮案例获全国智慧医保大赛三等奖。做好社会救助,低保、特困人均月标准分别提升至1145元、1802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超亿元、残疾人补贴3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4亿元、经营性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0.8%10.2%,经营性收入15万元且总收入30万元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公共服务普惠均衡。扎实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加力推动教育提质,高新区小学、新碧幼儿园等10个教育项目建成投用,第二职业高中、轩辕学校即将完工。高水平大学录取人数继续领跑全市。优化医疗健康服务,县中医院顺利搬迁,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加速建设。统筹提升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水平,东渡、新建养老院建成交付跨代共居”“乐享银龄等养老服务新模式广受好评,春泥计划惠及6000余人次。加强住房保障,3100多套安置房分配到户;稳步推进大搬快聚”,新欣小区、舒欣小区(二期)交付使用

暖心之城可及可感。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突出文化惠民,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个、城市书房3家、文化驿站1家,开展群众文艺活动297场,缙云元素频频亮相央视。市民发展中心加快建设1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增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11个。顺利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评测。推进暖心惠民行动,加装老旧小区电梯15部、背街小巷暖心路灯800余盏,驴道暖心驿站”、外卖骑手暖心食堂”、“公益市集做法获得市民好评。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防风险、守底线。强化141治理体系,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根治欠薪等行动,刑事警情下降17.6%,电信诈骗发案数、案损数分别下降45%25.7%。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深化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火灾事故实现零亡人,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20.8%。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有效应对台风、强降雨、高温干旱等灾害。连续9年创成全省平安县

我们聚焦严规矩、强担当效能建设走深走实。

擦亮政治底色。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站位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考核巡查、省统计核查等反馈问题整改,意志坚定、行动坚决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政府效能。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行政诉讼发案量下降27.9%涉公合同管理一体化改革合法性审查、基层司法所综合改革工作走在省前列。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9件、政协委员提案278件。持续落实攻坚破难画句号工作机制,着力破解攻坚破难十件事,解决时间跨度长、涉及利益广、处置难度大的旧账10项。

增强实干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纠治公务视频和PPT“泛化使用”等问题,持续精简文件、报表,压减论坛、展会、庆典等活动数量超80%压减县级各类资金支出超3亿元,把更多精力、财力用在帮企业、促发展、惠民生上。

同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人防、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有力推进,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侨务、史志档案、哲学社科、气象、邮政管理等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红十字会、慈善、科协、供销等事业持续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干部,向驻单位、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缙云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受严峻复杂的宏观环境影响,个别任务离既定目标还有距;缩小三大差距任务依然艰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不够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亟须提速;创新驱动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贯通需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仍存在不少风险隐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依较大。与此同时,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