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缙云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推动茶业全产业链发展,茶业产销完整链条基本形成,缙云黄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随着春耕备耕及春茶采摘关键期的到来,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主动靠前积极谋划,聚焦春茶采摘、产销各环节,秉持执法监管“一件事”理念,通过联合执法、数字赋能、服务融合,构建全链条执法监管体系,春茶采销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
打造茶叶监管“全链条”
完善基层执法队伍运行机制,加快“一支队伍管执法”和基层治理“141”体系多跨协同,制定《涉茶职责清单》《涉茶处置流程图》,实现“一张清单明权责、一张图标明履责”。队伍上实现“执法干部、乡镇干部、村社干部、网格员”协作有序,流程上实现“执法巡查-线索上报-中心转办-现场核查-处理反馈”高效闭环,通过“双优化、双实现”进一步提升茶农、茶企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今年来,涉茶事项办理时长平均缩短33%以上,涉企检查频次下降50%,检查评价满意率达100%。
推动执法服务“双融合”
聚焦运输车辆、道路环境、临时交易点等重点领域,联合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强化排查整治,以高压态势护航安全生产。聚焦茶叶加工、茶叶交易等关键环节,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专职干部组建茶业“帮帮团”,指导春茶企业规范生产、优化经营。新增14个基层涉茶执法观察点,实现四个主产乡镇、三类涉茶场所全覆盖,通过“巡查执法-执法监督-代表询问”有效化解涉茶矛盾纠纷。目前,开展涉企帮扶9次,发放《标准化生产手册》70余份,开展执法观察活动17次,化解涉茶纠纷26件。
深化无感监管“一次查”
聚焦茶叶生产交易期间高频高发问题,制定茶叶监管执法事项清单,细化55项检查事项,形成《茶叶市场综合监管执法目录》,围绕《目录》开展春茶产业全流程“综合查一次”。联合消防、应急监管等部门对茶叶加工厂燃气用具、消防设备等进行专项检查,切实“源头治理”;推行春茶作坊动态备案,“即查即处”违规搭建厂房、车间卫生等问题,严控生产环节风险。通过分类实施检查、分级增减频次,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多头、随意检查。目前,开展涉茶“综合查一次”6次,完成春茶作坊备案53家,推动作坊清洁化改造37家。
下一步,缙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优化升级茶叶监管模式,加快构建“茶业全链智治”新生态,为全域茶叶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书写“执法护品质、绿叶变金叶”的共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