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助力缙云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11日,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培仁校区报告厅举行“缙云县青年教师五年培养计划”专题培训活动,特邀浙江外国语学院石其乐副教授为全县700多名青年教师带来一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专题讲座。
沉浸式技术漫游:解锁教育智能化新图景
石其乐以“沉浸式技术漫游”为主题,通过生动演示与深度解析,带领参训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矩阵的前沿应用,从文本与语音的智能转换、教学思维导图的自动化生成,到图文互转的技术实现及视频生成的算法突破,层层拆解技术逻辑,揭示其在教育场景中的实践价值。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些技术标杆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更重塑了对未来课堂的想象。
技术赋能教育:从“发展需求”到“生存技能”
石其乐指出,随着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教师的智能技术素养已从“发展性需求”升级为“生存性技能”。他强调,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教师需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掌握智能工具的操作能力,同时深入理解技术赋能教育的底层逻辑,才能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新”的跨越。
锚定时代命题:做智慧教育的引领者
本次培训为缙云县青年教师五年培养计划按下“启动键”,标志着缙云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五年将通过系统化培训,帮助教师完成从‘技术适应者’到‘智慧教育者’的角色跃迁,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奠定基础。”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詹武俊如是说。
此次专题培训活动既是技术启蒙,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参训教师将以此为起点,在实践中探索技术赋能教学的新路径,为缙云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