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十一五” 规划
索引号: 002660117/2008-01807     发布机构: 缙云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08-04-14 16:45:28

文号: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和建设“四型缙云”的重要时期。要准确把握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紧抓住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为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一、“十一五”时期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对于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折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的时代背景将发生深刻变化,“三农”问题的政策性环境和物质条件将有重大改善,为破解“三农”难题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趋好。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重要论断。我国经济社会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明确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思想,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将历史性地调整和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业和农村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实行重大倾斜。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加快我县的发展步伐。二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十一五”时期,我县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向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将大大推进。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到来,为全面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广阔空间。休闲观光、旅游等新型的农村三产将是农民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要充分把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社会理念结合起来,做足做大产业。三是我县的自然环境有利于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根据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在全国2348个县(市、市区)评价单位中,我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秀,位列全国第37位,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件和天然的“绿色宝库”,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最佳环境,有利于畜禽养殖、高山蔬菜、蚕桑、食用菌、干鲜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优秀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作为紧临长三角的我县,将凭借交通相对发达、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等比较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县的农业和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建设的良好时机。

(二)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的效益为目标,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扶大扶强扶优战略,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紧紧围绕农村小康建设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主要任务,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农村指导员”的四大工程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得到了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村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1、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农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农业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农村一产比例下降,二产比例上升。特色农业已初步显现。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乡镇工业发展迅猛。2005年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8.67亿元,是“九五”期末2000年的28.53亿元的2.76倍,平均每年增长22.49%。农民人均收入达3757元,比2000年的2595元增长44.78%,年均增长8.52%。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1:54.4:34.6,比2000年的20.8:42.5:36.7,一产降低了9.26个百分点,二产比例上升了13.03个百分点。以畜禽养殖、高山蔬菜、蚕桑、食用菌、干鲜果、茶叶、中药材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生态农业已初步显现。发展了29家农业龙头企业(省级3家,市级10家)。2个农业龙头企业获“市十佳农业龙头个企业”称号;农业龙头企业连着6万多农户进行畜禽、竹木、蔬菜、蚕桑、食用菌等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一体化经营。

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几年发展,我县形成了麻鸭、黄花菜、高山茭白、食用菌、茶叶、蚕桑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建立了3.9万亩蚕桑,3.5万亩茶叶,4000万袋食用菌,3.3万亩高山蔬菜,7.8万亩名优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切实抓好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到目前我县已制订农产品地方标准5个,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5个,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5个,认定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个,面积达3万多亩。我县农产品实现了从无标到有标、从无证到有证的跨跃。我县特色优质农产品因绿色、生态而广受好评。目前我县共有45个农产品共获得省级以上农博会、农展会34个金奖、70个优质奖;一个农产品分获省、市级著名商标,5个农产品获市级名牌农产品称号;“浣溪”梨、“南隆”水蜜桃获省级金奖。

3、下山脱贫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引导高山远山地区、地质灾害地区的农民搬迁下山。到2005年底止,我县累计总投资1.5亿多元,完成下山脱贫累计2299户,7220人,劳动力4965个,其中属九个欠发达乡镇1010户,3141人,劳动力2164个。共建立下山脱贫小区(点)6个,安置803户、2562人,整体搬迁5个村(自然村),136户、475人。其中县下双龙扶贫小区是我县的民心工程,占地300多亩,总投资1.2亿元,计划安置874户,2004年投资达3000多万元完成“三通一平”等基础工程,2005年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部分主体工程建设。

4、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自“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我县投入建设资金1.26亿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1141万元。编制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43个示范整治村的村庄总体规划。85个村基本完成了整治任务,建成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2个,拆除旧房6.27万平方米,建设新房10万平方米,新增道路21.34万平方米,新增通村公路739.64公里,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4.11万人,新增河道建设1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增公厕127座,新增垃圾池(房)681个,新增路灯684盏,消除露天粪坑6979个,消除“赤膊墙”17.4万平方米.通过村庄整治建设,我县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5、农村劳动力实现新转移。2005年,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7.8万个,占全县农村劳动力23.57万个的33.10%,三分之一农民实现转移就业。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全面实施了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结合本县的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民应用科技能力、进厂和闯市场的本领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累计培训劳动力培训6万多人次。

6、农村社会化服务逐步加强。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已建立59家专业合作组织, 2个合作社获省级示范合作社;有社员8228户,带动农户2.57万户,基地面积22400亩,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已覆盖了蔬菜、干鲜果、畜禽、蚕桑、药材等主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以县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为骨干,25个乡镇农技110信息服务站为纽带,150个村级农技110信息服务点为基础的农技110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此外,我县全面启动实施“浙江农民信箱工程”,目前全县已发展注册用户2398户,启用用户1927户,并实现电脑与手机联动。

当前,我县农村的发展中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业投入不足,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较差,支撑体系不强,短期内难以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目前我县农业经营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难度较大。由于受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呈多发、频发趋势,对我县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农村社会化服务还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间的收入和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缺乏后劲,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对农民的服务功能十分欠缺;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转移就业增收任务艰巨。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相对不足,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等。

二、“十一五” 时期全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培育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现代社区建设,逐步提高现代农民素质,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形成以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区域优势特色经济,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着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初步实现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村产业体系向一二三产并举的农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到201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5%。

 ——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备。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初步呈现街院洁净、村庄绿化、道路通畅、通讯便捷的面貌。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2007年全面完成“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任务的基础上 2010年再建设150个示范村和整治村,村庄整治覆盖全县50%左右的行政村。

——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加强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全面完成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准和创业就业能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现代农民。累计培训农民13.25万人次,其中经培训后拿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达到1.05万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8-2.1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60%以上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化收入格局逐步形成,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3亿元,年均增长12.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0元,年均增长7%。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加强下山脱贫工作,“十一五”期间,整体搬迁15514977人。

    三、“十一五”时期全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

按照上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主抓八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现代社区建设、现代农民素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村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新农民,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突出三个重点,即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新农民

1、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建设“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各地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为前提,加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结合我县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和规模的畜禽养殖、高山蔬菜、干鲜果、茶叶、蚕桑、食用菌、笋竹、中药材等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和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使我县成为浙中南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全面推进我县的现代农业建设。

2、建设农村新社区。按照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当、设施基本配套、功能相对完善、富有地方特色的新社区,促进农村住宅的集约化加快城镇规划区农村社区化改造步伐。有计划地改造空心村、建设中心村、减少自然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美观大方、实用实效的要求,完善和优化农村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强化道路、供电、通讯和社区公共服务等基础性入户工程。

   3、培育新农民。适应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要求,继续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技培训,大力培训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提高农民务农和经营技能。围绕外出务工、来料加工农村休闲旅游业等主要就业方向,扩大农民培训覆盖面,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适应工业企业用工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整合全县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科学设置专业,努力提高师资和装备水平,扩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大力发展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督促企业切实承担起对已在岗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职责。完善落实促进劳动力就业和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做好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切实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三)实施五大工程,即龙头培育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十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农村公益事业兴建工程

1、龙头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专业大户”的“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经营机制。以“同一产业建设一个示范基地、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组织、执行一套标准、建设一个品牌”的“个一”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扎实推进产业化经营各个环节的进步。重点培育具有龙头带动作用、产品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十一五”期末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要达到40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要达到1家,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要达到1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率50%以上。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县外、境外开发种养业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兼并整合和规范化建设到2010年全县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0家以上,将其中30家培育成为规范化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并实现多数主导农产品由专业合作组织收购营销。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资收购、运输、配送服务,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和营销、促销队伍,拓宽我县农产品流通领域。做好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和前期基础建设等工作,用好项目招引投资者,借助外力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充分发挥欠发达乡镇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等产业。把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他们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在三年内力争每户有一名劳动力参加培训,促进他们转移就业和下山创业。加大下山脱贫工作力度,引导山区农民走下山脱贫之路。对全县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活动。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继续实施领导挂钩、单位资助贫困村制度,强化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在现有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县级财政扶贫资金,确保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到2010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以上,完成下山脱贫5000人,三分之二以上的下山劳动力通过就业培训实现转产转业。

3、“十百”工程。加大“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力度,仙都风景区村庄、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沿溪两岸等“三沿”村庄的整治建设为重点做好村街村道硬化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抓好清垃圾、清路障、清河道污泥和改厕、改水、改路,逐步建立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为主的多形式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模式。探索村民自主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途径,健全村庄公共设施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公共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健全保洁、绿化、道路养护等专职队伍,提高农村各类公共设施管护水平,巩固整治建设成果。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化“康庄工程”成果,加快建设畅通、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改建、新建和硬化189个行政村的通村公路通行政村公路等级率达到95%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4%建立健全通村公路管护体制,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建设一批“灌得进、排得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土肥沃”的标准化农田。积极推进水库保安工程、河道整治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稳定现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病险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争取用几年的时间,集中财力根治一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安全的隐患。进一步加快农村供水供电网络、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网络改造工程,建立覆盖城乡的文化传播网络逐步形成以县城为心,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覆盖城乡的电力、通信、公交、饮用水等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和“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通过试点引导、示范推广,加快改善农村生活污染状况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围绕“县级抓巩固,乡级抓服务,村级抓延伸”的思路,推广应用“三电合一”模式,扎实推进农技110网络建设,组织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努力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到2010年,全县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到1.5万户,启用率在90%以上。

5、农村公益事业兴建工程。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面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现状。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困难人员大病医疗救助加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地方病、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及生殖保健服务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配套的农村医疗救助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成果。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制度,多渠道多层次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济、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四)主抓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即畜禽养殖产业、蔬菜产业、茶叶产业、食用菌产业、蚕桑产业、特色水果产业、中药材产业和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

1畜禽养殖产业。根据我县山区牧草资源丰富、“缙云麻鸭”养殖历史悠久和市场对绿色畜产品的需求,因地制宜加快牛、羊、兔等食草动物养殖和以“缙云麻鸭”为主的特色家禽产业。生猪在稳定饲养量的同时,逐步增加外三元瘦肉型猪比重,不断提高商品猪质量。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和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环境卫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畜牧标准化生产,建设畜牧养殖小区。进一步加大畜禽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力度,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畜禽产品的加工比例,尤其是家禽类加工产品比例占全县饲养量的50%以上,通过畜禽产品的深精加工达到拉长畜牧产业链。2010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到600万只,出售商品禽470万只。牛饲养量达到4000头,生猪饲养量16万头,山羊饲养量3.8万头,兔存栏8万只。积极发展肉鸽、鹌鹑、山鸡等特种经济动物。总产值达到2亿元。

2蔬菜产业发挥山区的生态、自然条件和反季节优势,以发展近郊蔬菜和中高山特色蔬菜相结合,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相对集中连片和高效、优质、生态的蔬菜基地。重点在五云、东渡、壶镇、新建等乡镇建立稳定的城郊型蔬菜基地,在大洋、壶镇、大源、东渡、方溪等乡镇建立中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以弥补周边城市夏秋市场淡季。积极争取建立出口蔬菜基地。利用舒洪、溶江、双溪等乡镇旱地资源丰富、群众生产技能熟练和产业基础较好等优势,以扩大迟熟黄花菜品种和早熟设施栽培面积为重点,加大产品产后加工开发力度,提高优势产业总量,重振缙云黄花菜产业雄风。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在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区和基地,大力推广大棚技术、地膜覆盖等设施栽培技术以及应用微蓄微灌设备和生产技术。在现有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一批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加速蔬菜产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蔬菜业的产业化水平。到2010年,实现蔬菜生产总面积10万亩,总产量15万吨,总产值1.6亿元。

3、茶叶产业。继续推进茶树良种化建设,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确定主栽茶叶品种为龙井43、乌牛早、浙农117、安吉白茶。大力推行双行密植种植技术,加快茶叶成园投产,提高经济效益。重点抓好大源、前路、三溪、东渡、南溪、壶镇等乡镇的茶园建设,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6000亩,茶园总面积达4万亩。进一步加大茶叶加工环境的优化改造力度,完成茶厂改造20家。加快茶叶标准化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加强茶农的标准化知识培训,提高茶农标准化生产技能和水平。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基础上,应根据自己的生产实际,坚持引用、修订与制定相结合,建立完善生产档案制度、例行检测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将标准化工作贯穿茶叶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全面推行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整合茶叶品牌,不断提高我县茶叶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到2010年,全县名茶产量达1000吨,产值达1亿元。

4、食用菌产业。坚持“稳总量、优结构、深加工、创品牌、促营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扩大反季节栽培量,加大草腐菌和珍稀菇开发力度,走科学利用、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路子。加强优质食用菌菌种的研究,保证食用菌生产安全,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提高保鲜和速冻能力,不断提高贮藏、精深加工、包装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使我县逐步成为全省鲜菇交易集散地。到2010年香菇生产保持在4500万袋左右,草腐菌300万袋,珍稀菇500万袋,实现总产值1.3亿元。

5、蚕桑产业。进一步加大“蚕桑西进工程”的建设力度,以现有蚕桑较集中的东方、壶镇、胡源、溶江、七里、白竹等乡镇为发展重点,积极向有条件的山区乡镇辐射。积极做好蚕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引导蚕农走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新路子,稳定和提高蚕茧质量,确保各期蚕茧质量达到缫制5A级以上生丝的要求,即上茧率95%以上,解舒率65—80%,净度94—95分。使蚕桑生产效益逐年提高。力争到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6万亩,成林桑园亩产蚕茧150公斤,亩桑产值3000元,蚕茧总产量7500吨。

6、特色水果产业。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既有一定市场前景又有地域优势的桃、梨、杨梅等优势水果。加快老劣果园的淘汰与更新步伐,坚持发展与改造并举,优质水果品种的繁育推广改良工作,提高良种覆盖率,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果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实施绿色优质果基地建设,强化产后贮藏保鲜和加工,山地果园、蔬菜基地推广微蓄微灌和技术。积极引入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逐步形成良种化、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标准化和产供销一体化的高效生态果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壶镇、前路、雁岭、东方等乡镇的桃;胡源、舒洪、溶江、雁岭、仙都农管处等乡镇的杨梅;壶镇、雁岭、东方、五云、新建等乡镇的梨,适量发展一些名特优新水果。至2010年,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9万亩,总产量达到5万吨,总产值0.9亿元。

7、中药材产业。加强对元胡、贝母、白术、厚朴、杜仲、银杏等中药材的良种繁育和栽培研究,建设一批种苗基地。抓好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培训,推广药材GAP标准种植,发展一批种植规模在6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基地和专业户,进一步提高药材质量。发挥东方、白竹、雁岭等乡镇种植元胡、贝母、白术等传统药材产业悠久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到2010年达到1.2万亩。大洋、石笕等乡镇要利用山地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继续发展厚朴、杜仲、银杏等中药材,到2010年达到2.8万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

8、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要深入挖掘我县的村庄特色,依托农村文化底蕴、水光山色、仙都风景区、乡土风情,结合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本着“政府引导、多方投资、农民(业主)主体”的宗旨,扶持一批示范户,建成一批特色村,努力推进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份额。重点发展以 “五型”为特色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一是都市休闲型。在县城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村要以城郊型生态农村发展为基础,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特色和村庄特色,建设一批休闲基地,着力发展都市休闲型农业。二是参与体验型。要结合区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开发,发展以名优瓜果采摘观赏为重点的果园游,亲自采摘农产品,感受农事乐趣,真正使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开发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三是风景游览型。以自然生态和秀美的仙都风景名胜区主景色、副景区为依托,发挥毗邻旅游景点的区位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带动仙都风景名胜区主景色、副景区周边村庄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引导发展以生态农业为重点的自然风光游,以农业现代化发展风貌和科普教育为重点的农艺观赏游。四是民俗民居型。深入研究黄帝文化,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内涵,开发以河阳古民居为重点的古村落资源,广泛收集民间故事、民间服饰、民间古物和农耕文化,吸引游客休闲娱乐,体验农家风情。五是生态健康型。依托我县地处“浙江绿谷”的天然氧吧资源,从满足城乡居民健康保健需要出发,为旅客提供宁静、清新、优美的休闲好去处,在国家级仙都风景区邻近村庄、大洋山等地方新建一批农业休闲、旅游乐园,多点发展或线状发展健康休闲养生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到“十一五”期末,我县建成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家,年吸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游客20万人次以上。

四、“十一五”时期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高度重视乡村债务问题坚决控制和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建立相应的财政补助制度,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村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让农村的孩子念上书、念好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动土地经营体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把分散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有偿、合理、有序地向农业专业户、农业民营企业流转,实行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建立征地补偿费专户管理制度,探索农民共享土地增值的征地补偿机制,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加快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

(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加大粮食生产直补和投入力度,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依靠科技,大力推广超级稻种植,推广节水品种、少耕免耕、节水增产栽培等农艺措施,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17万亩、总产量6万吨。巩固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耕作和加工,提高田间耕整、节水灌溉、植保、收获、保鲜储运、加工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到2010年我县粮食的耕作、收获机械化率达到70%。

(三)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县委的“生态立县“战略,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开展以培肥为主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治理,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发展绿肥生产,推广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大力推广农业无废物、无污染生产,开展农业生产资源化、无害化应用。主要农作物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普遍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到“十一五”期末,化肥利用率提高2—3%,氮肥减量15%。三是大力发展立体种养模式。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空间与时间上实行优化布局,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如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鸭、菇稻轮作、果园放养土鸡等。到2010年,建立生态示范点3个,生态样板农业基地1个。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重点围绕食用菌、特色水果、茶叶、缙云麻鸭、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加强良种繁育,不断提高良种质量的同时,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抓好推广应用。高山蔬菜、优质稻、蚕桑等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建设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的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在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优化(强化)栽培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省工省本技术以及农副产品保鲜、贮藏、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工艺,农业科技应用率明显提高。三是加快农技队伍建设,以队伍精干、责任明确、网络健全、服务到位为目标,全面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继续教育,积极优化知识和人才结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推广人员继续教育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推广人员为农业服务的水平和本领。创新农技推广体制,鼓励农技干部参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推广、合作,培育发展新型基层农业服务组织,形成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技人员、农民专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广泛参与的多元的化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增强农技队伍活力和实力。积极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五)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业法制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依法治农和安全生产意识。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重大动物疫病责任制,加强疫情巡查和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对县境外调入的家禽及其产品严格执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报检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流通监管,严堵外来疫源的侵入。认真做好动物检疫和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抓好猪链球菌病的防控。落实省政府有关扶持家禽业政策,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积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植物检疫工作,加强植检队伍建设,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治水平。做好种子管理,严禁不合格种子流到市场。加强柑桔黄龙病、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的检测和流通监管。做好“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保证农产品流通的有序运行。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以“三网三制”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和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认真开展“绿剑”系列农业执法行动,不断净化农资市场。继续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没有出现因涉农负担引发的案件。进一步加强重大节、假日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六)加快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继续加大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围绕优质稻、食用菌、水果、茶叶、高山蔬菜、畜禽等优势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订工作。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扩大农业标准推广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为实施主体,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的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农药残留检测,逐步建立农产品准入制度。设立基地产品直销窗口,建立产品质量追朔制度和标识制度,满足市民对“放心农产品”消费需求。二是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防止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大力推广病虫害减量增效防治技术,基本治理农业环境污染,建立无废物、无污染的生产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控制肥料污染,利用有机肥源,培肥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开展水源保护区、生态示范区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逐步推广畜禽粪便的集中处理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监测,努力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有效监督管理。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产销合作和农产品品牌整合,努力扩大我县农产品的市场份额,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经营好的特色品牌通过收购兼并、贴牌上市、基地合作经营、统一产品市场等方式,进行品牌整合,把创立优势品牌作为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来抓,运用品牌招商、产品拍卖、会展评选、集中推介等各种市场运作手段,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逐步实现一个产业主打一个品牌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万亩,争取15个以上特色农产品和基地通过国家、省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名牌农产品5个以上。

(七)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配套的农村医疗救助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成果。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捐助制度,多渠道多层次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济、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切实加大对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各项政策和涉农收费公示规定,深入开展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搭车收费行为。积极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深入开展平安缙云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依法协调和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社会新秩序。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抓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切实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地方议事”。

(八)增加“三农”发展投入,完善农业投融资体制要按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要求,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和支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投入配套政策,确保支农资金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规定,从土地出让金净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加强农业产业、扶持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等。逐步增加农业发展基金、产业化扶持资金、对种粮农民补贴的额度,加大对农业发展的直接扶持。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来源,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村庄整治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投放信贷资金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行农业龙头企业联合担保、农户联保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农村信用社要通过增加农户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扩大农村信贷规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建立投资激励机制。运用价格、税率、信贷利率、收费、奖励等激励机制,鼓励农民、个人、企业经营者、外商、引资开发农业项目。健全投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使经营者自担风险、依法经营,真正成为投融资主体。引进市场机制,改革金融信贷投资体制。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金融部门与农业经营者共同投资、共同发展、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银行农业相结合的资金融通新机制。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