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尽职尽责当代表 建设美丽新双溪
2019-05-06 16:19:42 信息来源:缙云

   在双溪口乡,当地的干部群众评价潘小宏代表有“三个第一”,“第一节约、第一辛苦”。这是他担任村支书18年、当选县人大代表年以来,为群众代好言、为选民办实事的真实写照。

   潘晓宏已经连续担任了五届的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当选为县十七届人大代表,他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宗旨,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建设和大小事务上,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怎么履好代表职务和为村民办好事上。不管天晴雨雪,总是风雨无阻,走街串巷走访在农户家里,选民当中。尤其在2018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他更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也正因为他有多年的文化收藏经历和一定的艺术基础,才使全村的规划设计和每个节点的打造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省检查验收组的领导当场就说:“乡村振兴在这里看到了效果”。

  2018年初,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双溪口村作为乡政府所在地,被乡里确定为重点整治村。整治工作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村党支部书记潘小宏身上。

   潘小宏早年在缙云像质技厂担任销售科长、跑过业务,又回村经营过香菇批发,后来到北京从事服装生意,在村里算得上是致富能手。2000年,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拥护下,他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选那天,潘小宏对支部成员表态:要干,就要为村里干出点成绩来。潘小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双溪口村位于缙云县东部,距县城21公里,全村常住人口2510人。村民以农业收入为主,属于典型的山区村。一直以来,村里环境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既有道乱占、车乱停、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集镇病”;又有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摆、衣服乱晒、广告乱贴等“农村病”。一到节假日,还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三病”缠身的双溪口村该怎么办?怎样医治?潘小宏一直都在思考。在乡里召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后,有村干部就开始替潘小宏担心起来:乡里要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这样的大工程,他能担起这份重任,挑起这根大梁吗?

  没过多久,潘小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始终认为,人心齐,泰山移,无论是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还是其他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他不仅在工作上勇于担当,还主动参与整治的前期规划设计、主题谋划、政策处理等工作。多次召开村双委会沟通整治方案,第一时间让村民了解小城镇整治蓝图。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劲头逐渐有了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但是要干成事,光靠村干部是不够的,特别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他就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要趁早把基础性工作做好,把党员干部、群众都发动起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顺利地完成。

  怎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县乡人大代表的建言带动作用,怎么样把村里人都动员起来?他认为,首要要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入手,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他把做法总结为“三上三下”:收集问题“一上一下”,村两委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并进行整理,在村两委会议中提出问题进行破解;酝酿方案“一上一下”,邀请乡贤、党员代表、有参与村务意识的村民召开恳谈会,对方案进行讨论,将讨论形成的初步方案进行公示征求群众意见;审议决策“一上一下”,方案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后,提交党员会议进行讨论,最后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

  而实际工作中的困难远比想象的更多,双溪口村作为农村经济薄弱村,山多老旧危房多,地少收入少,农户堆物抢地,养鸡鸭占地的情况比较多。整治工作开始时,不少村民听到要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都清理掉,家禽家畜都要进行圈养不理解,潘小宏就与乡、村干部一起逐户多次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在他们的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整治的推进仍然面临不小的压力。发现问题后,潘小宏提议,光靠干部上门做工作还不够,必须要召开村民动员会。在动员会上,双溪口村两委干部及一百多名在家名党员、村民代表逐一签订了承诺书,在老旧危房多、乱堆乱放多、鸡鸭散养多“三多”问题上破釜沉舟。特别是在防洪堤建设项目政策处理过程中,潘小宏白天参与一线建设,晚上到村民家做思想工作。无数次的上门谈心,感动了群众,防洪堤“卡脖子”的三幢房屋顺利拆除,环村路打通,最难处理的问题在潘小宏手上得到解决。同时,在潘小宏带领下,村里的拆违治乱工作顺利展开,党员干部带头拆,群众主动配合拆,危房旧房优先拆,涉违建筑全面拆,480个整治点位和谐拆除,不仅有力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更是拆出了双溪口村发展的空间。

  在完成前期拆违治乱、政策处理等工作后,如何在画好小城镇环境整治这幅“大写意”作品的同时,聚精会神的绘制好精谨细腻的美化提升 “工笔画”,开始让参建村干部们犯难了。但潘小宏却早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双溪口村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就是要挖掘好村里的五大文化主题,要把双溪口村特有的条石文化、碳客文化、山歌文化、红色文化、博士文化等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整治提升建设中。这些想法,得到了乡里干部和村民的支持。从4月份启动项目建设,到11月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在具体项目实施中,潘小宏始终坚持要尽量使用本地原材料;细节处理方面,要少暴露水泥等材质。提倡以木材、泥土等材质来体现乡村整治的返璞归真。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建设经费有限,他总要反复核算人工投入、材料投入等情况,做到投入最少、成效最好。

   8个月的整治建设期,潘小宏一直都是全身心投入,直接参与整治建设。每次到乡里汇报工作进度,两只鞋都是沾满泥巴。乡里的干部也会跟他开玩笑的说:工地书记又来汇报工作了。但是他最关心的,还是尽快向联系领导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8个月的整治建设期,潘小宏顾不上在龙泉的服装店生意,全部扔给妻子一人打理。他起早贪黑、自顾自呆在施工现场,因为长时间的饮食没有规律,甚至于四五天连续基本没吃过粥饭,当加重了胃病,因为胃疼,他总是随身带着止疼药。在这样的情况下,妻子只好丢下龙泉的服装店,回家专门照顾,让潘小宏能够专心于村里的工作。

   8个月的整治建设期,潘小宏也被很多亲朋好友误解过。因为前期拆违治乱、政策处理涉及自己的亲戚朋友,他都是第一时间上门做工作,大家都不理解他。姐姐家门口的炉灶因为影响环境,被他拆了;亲家的老房子因为涉及到防洪堤美化整治,被他拆了;朋友家的搭建物因为影响车辆通行,被他拆了……有的亲友不理解,多有抱怨,但潘小宏把所有的委屈和付出都藏在心底。

  下半年以来,双溪口村整治工作开始变样了。天天有进步、周周有进展、月月有变化。穿街过巷道路是新的,停车场是新的,外墙立面是新的,村里小桥是新的,厕所更是新的。村民们白天唠嗑有广场,傍晚散步沿溪有绿道,老人们可以坐在花草簇拥的石亭里拉家常。大家纷纷开始称赞整治效果好,村庄真的变样了,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村都认不出自己家。11月底,双溪口乡顺利通过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

  如今,行走在双溪口村的山水间,处处展现着整治带来的华丽蜕变:诗情画意的外墙立面、碧水微澜的生态河道、平整干净的村间路面、精美小巧的景观小品……精雕细琢的新双溪,正奔跑在实现大花园建设梦想的道路上。

  县人大代表潘小宏感言:我村通过连续多年的努力,乡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通过小环境综合整治,整美了环境,整齐了人心、整出了乡愁,整出了情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又是村党支部书记,我深深的感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继续积极履行好代表职责,多走访选民,多联系群众,多倾听群众意见,多发挥乡贤作用,采纳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加快乡村建设步伐;同时,我将继续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这几年双溪口村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得益于村双委班子的团结和党员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今后,我要更努力发挥领头羊作用,履行好代表职责,把双溪口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件:
附件:
  
 
主办:缙云县人民政府 缙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8-3312508 地址:浙江省缙云县黄龙路38号 邮编:321400 站点地图 
备案序号:浙ICP备09055164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2202000129号  网站标识码:33112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