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缙云县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特种设备案。该案件违法事实清晰,罚款数额较大,但违法原因却让人咋舌,令人唏嘘。
一、案件概述
缙云县市场监管局东渡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对缙云县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正在使用一台压力容器(第一类),属特种设备管理类别,存在未办理定期检验手续的情形。执法人员现场对该设备予以查封,并立案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因生产需要,于2018年1月在永康市二手市场以680元的价格购入一台2006年7月生产的压力容器。因对产品相关知识和法律的了解不足,该公司在购买期间未对压力容器进行仔细检查和索取设备原有的设备使用登记证及检验合格报告,购买后也未向相关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和定期检验。
最终,该公司受到罚款三万元的行政处罚。
二、案件反思
该案是一起典型的“一锤子买卖”造成的结果。该公司在购买产品时,未能对产品是否属特种设备管理类别进行区分,主观认为该设备属普通产品,且过于追求“性价比”,单纯认为“价格便宜,还能用”就草率购买,最终酿成违法后果。
从另一角度来看,追求“性价比”无可厚非,但涉及特种设备行业的“性价比”却堪比“雷区”。近年来,该县已发生多起包含叉车、压力容器等类别的设备未经检验仍在使用的违法案件,情况大多与该案类似。
购买者对设备是否属于特种设备范畴不清,对特种设备管理不当或抱有侥幸心理是导致出现违法行为的关键。
三、建议
1.在购买设备前,建议经营者向市场监管部门咨询了解设备是否属于特种设备、使用规范、管理规定等信息。
2.购买时,经营者应充分考虑设备使用年限。部分设备受产品质量影响,在超过使用期限后已无法再次进行检验,属报废产品。在面对资料不全,信息缺漏的产品时,过于追求“高性价比”,也可能得不偿失。
3.在使用特种设备时,经营者应规范做好设备的相关手续,定期检验,避免出现超期使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