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章燕红
一、政策背景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省市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缙云县委县政府始终高举“丽水之干”的行动旗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为缙云农业农村“十四五”开局交出了一份亮丽的高分报表,开启了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县新征程。“十四五”是缙云县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跨越赶超的黄金期。为阐明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建设,谋划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路径,绘就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县新图景缙云县农业农村局编制了本规划。
二、出台目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
对标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要求,把握“三城三地”战略定位,围绕乡村共同富裕,以全面提增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打造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创“全市走前列、全省争一流、全国有亮点、全球有声音”的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县,走出一条“农业有奔头”“乡村有看头”“乡亲有盼头”的缙云特色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到2025年,实现打造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高效全国样板、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宜业省级样板、打造山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打造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样板、打造农村集成改革创新示范样板“五大样板”的发展目标,率先基本实现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文件依据
《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丽水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四、文件执行范围和有关期限
缙云县农业农村“十四五”时期
五、核心或重要内容解读
缙云县“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坚持五大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坚持生态富民,绿色发展;坚持示范引领,跨越发展;坚持数字赋能,创新发展。
规划布局:打造“百亿级”乡愁富民产业集群,推进“三类五型”打造花园乡村,打造山区共同富裕示范区。
关键性四大指标:农业增加值,农民收入,低收入农户收入,村集体收入。
四个重大清单:重大改革清单,重大政策清单,重大平台清单,重大项目清单。
六、重要举措
聚焦“五彩农业”特色优势,打造乡愁富民产业高质高效样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高效为方向,树立农业“品种良、品相靓、品质佳、品味好、品牌响”的“五品”要求,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五彩农业”,打造“百亿级”乡愁富民产业集群,推进农业绿色化、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乡愁富民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花园乡村”迭代升级,打造美丽乡村宜居宜业样板。按照创新强美、产业壮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六美”要求,对标“国际范、江南韵、乡愁味、时尚风、活力劲”浙江气质美丽乡村,聚焦共享休闲花园、生态文明花园、健康养生花园等花园乡村建设,打造具有生态优先的乡村环境仪态、优雅美丽的空间肌理形态、集约发展的美丽经济业态、红色繁荣的乡风文明神态、人人参与的综合治理姿态、诗意富足的幸福生活状态等“六态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缙云样板。
提增“富裕富足”民生福祉,打造山区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民品质生活,打造山区共同富裕缙云样板。
推广“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打造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样板。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广“五治融合”新模式,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开拓农村整体智治新局面。完善小微权力清单,加强清廉乡村建设,培育善治乡村文明新风尚,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乡村基层治理新格局。
推动“改革赋能”机制创新,打造农村改革创新集成样板。优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农村改革由点上突破向改革集成转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农村普惠金融改革,深化省级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建设,全面激活农村主体、要素、市场,为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七、有关政策扶持、优惠或其他帮助
浙江省以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为引领,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山区跨越式发展专班,强化力量统筹、资源整合,加大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支持力度。
长三角一体化、省域一体化、数字化改革、“大花园建设”等战略,为缙云县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缙云县深化与杭州、宁波、湖州、上海以及高等院校开展山海协作,推进丽水市缙云县—上海市闵行区“山海合作”。
八、文件要求的实施时间
“十四五”时期(2021年-2025年)
九、政策咨询渠道
缙云县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科 0578-301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