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缙云县林业局2022年工作总结、亮点工作以及2023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0266074X/2023-90357     发布机构: 缙云县林业局     发布时间: 2023-02-20 09:44:04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以提质促提效,跑出绿化美化“加速度”

一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稳的格局在巩固。围绕“一山、一路、一水”开展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美丽林相建设及森林抚育等工作,深入实施森林系列创建。目前,已完成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县级验收2100亩,建设美丽林相6.14万亩,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面积1万亩;完成1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工作,等待省级抽验;二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新的动能在成长。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建设群落结构复杂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碳汇能力、生态保护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已完成《缙云县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五年规划实施方案(2021-2025)》编制工作,2022年,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9.58万亩;三是积极号召义务植树,好的因素在积累。以首届零碳亚运为契机,全县各乡镇(街道)积极联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亚运种棵树”号召,提高碳汇量,助力亚运碳中和。2022年,全县义务植树达68.84万株,参与人数达19.34万人次。

(二)以增量强增收,提升百姓幸福“含金量”

一是产业项目建设落在“优”上。促进木本油料、竹木产业转型发展。全年新造油茶基地1372亩,油茶抚育1123亩,培育笋竹两用林3000亩,毛竹低产林改造2000亩,发展毛竹林下经济1000亩,引入一家毛竹加工企业落地新建镇,同时,对四个毛竹分解点进行立项,预计明年投产。毛竹收购价格从每百斤18元涨至每百斤24元,林农生产毛竹积极性有所提高。积极推进香榧品牌建设工作,缙云香榧宣传片已初步制作完成,商标设计与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步进行中。越王森林古道被列入省丝路文化带建设项目,已完成修复。二是林下经济发展落在“广”上。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积极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推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今年新建“一亩山万元钱”基地2620亩,巩固提升12675亩,推广辐射5830亩,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验收完成2021年度、2022年度“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9个,发展林下道地中药材和珍贵食用菌,帮扶面积2700亩。形成“毛竹+灵芝”“毛竹+黄精”等林药模式,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促进林农增收。三是技术扶持精准实施落在“全”上。2019年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毛竹林下多花黄精仿生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顺利通过验收。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对有意向、有条件的农户上门进行重点指导服务。通过技术培训会、“林间课堂”的形式,培训1200余人次,在打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方面起到了极大作用。

(三)以严防筑严控,亮出资源保护“组合拳”

一是林政管理进一步规范强化林地管理,在林木采伐及林地征占用工作上,按照林地管理的各项规定,严格审核、审批,加强监管。目前办理采伐证274本,执行采伐限额24157.0立方米,征占用林地项目68个,使用林地面积105.3公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2147.3万元;完成古树名木挂牌工作,让全县2408株古树名木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破坏林地和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今年,共查处行政案件31起,罚款23.2元,违法案件的查处办结率达到100%。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消除林区安全隐患,回访群众来信来访39件,较好维护安全稳定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一步落实。以疫木清理采伐为重点,全县共组建了28401人的专业采伐队,通过去冬今春的集中清理和6-9月份的即现即清,开展全域范围的疫木清理。同时采取注干预防、药物喷杀、除治性林相改造等多种防治手段,全力压缩疫情面积。已全面完成年度除治任务,除治面积62.58万亩,共清理疫木2.29万吨。完成注干预防1.85万株,注药5.5万瓶;以林业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违法利用疫木行为,保障疫源安全规范管控。目前,共办理检疫执法案件14起,收缴并除害处理疫木36.566立方米,集中收缴房前屋后松疫木1.3万公斤;多维宣传提高防控意识。目前,全县开展送电影下乡宣传10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500余份,发送宣传短信30万条;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强化按照省、市、县森防指工作部署要求,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印发《2022年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在全系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发送森林防火短信、悬挂和张贴宣传标语、播放森林防火宣传片和公益广告、送森林防火电影下乡等方式,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森林防火意识。目前,结合地方戏缙云婺剧特色拍摄森林防火宣传片1个,发送短信120余万条,悬挂森林防火小彩旗6000余面,张贴标语1000余条,发放资料3500余份。加强巡察,全员防守,排查各类隐患。组织全县314名护林员全线上岗护林巡查。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重点巡查,确保山有人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截至目前,全县已召开会议146次,部署发文123次,组织工作检查组160个,检查415次,参加人次1106次,行政处罚23起,23人次,罚款14700元,劝导306人次,参加巡查人数2035人,参加巡查人次30268次。目前林业系统未发生森林火情(火灾)。

(四)以共商探共优,打好改革创新“主动仗”

一是融资机制有突破。有序推进农林贷工作,拓宽林农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公益林质押贷款,精心筛选和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全县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8.0023亿元。进一步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林业发展活力。积极开展林地流转工作,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共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6002亩。公益林补偿保障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及时发放公益林补偿金和天然林停伐补助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前公益林森林火灾保险全覆盖完成2022年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资金2022年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及部分农户个人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林业发展环境优化推进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持续深化和不断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四个平台”建设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落地,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切实提高便民服务平台实效,建设清廉高效的林业服务体系。目前,办理林业审批事项418件,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二、亮点工作

(一)深化林业数字化改革

全面落实省“数字森防”智治管理系统在松材线虫病防治全流程的应用,以手机APP、数据大屏等形式,通过云上管理、地上森防、“无人机+人工”的空地结合方式,确保疫情普查、山场清理、质量核查、验收结算等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全覆盖,实现防控数字化转型、科技化转场,形成了松材线虫病防控的全流程、全方位闭环管理体系。以省市共14轮质量核查为抓手,组建无人机小队对全县防治山场进行全域飞行核查,进一步落实“我点你伐,限期清理”制度,共下发交办单15份,整改问题120个。强化除治“回头看”工作,全县累计组织检查督察91240人次,发现问题406个,完成整改406个。在清理时间上,将集中清理与即现即清无缝结合,实行全年清理、全程监管,并通过防治工作数字化改革,实现数据精确化、决策智能化、管理可视化,高质量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二)开展公益林护林员绩效考评

为进一步发挥护林员作用,缙云县林业局进一步加强公益林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护林员的培训和监管开展“十佳护林员”网络评选活动,激励先进,宣传典型,总结护林工作经验与先进事迹,在全县开展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年开始,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国有林场对护林员的监管,建立了护林员绩效考评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以乡镇(街道)、国有林场为单位进行综合考评,充分发挥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作用,提高考勤系统使用效益。

(三)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2022年,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关于表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缙云县林业局喜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是我国在义务植树、绿化造林等国土绿化方面的最高荣誉,浙江省上榜单位仅有六个,我局为丽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四)积极谋划大洋山公建项目

为打通翻山越岭的经脉,实现林业振兴和林农增收致富,我局积极谋划大洋山区块公建项目,规划总面积319平方公里,受益群众将近12万人。主要建设大洋镇至大寺圩段等三条林区道路,森林康养步道、抱骨岭脚综合服务中心、大洋水库博物馆、大洋山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古方塘中药材培育及健康调理基地、石牛山亲子研学基地、面桥坑森林康养基地、大洋山森林科普教育基地、生物多样性体验园等8个工程和其他附属设施,总投资25.08亿元,争取专项债券支持20亿元。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可行性研究的批复,下一步主要做好项目规划选址、方案设计、招标代理确定等前期筹备工作,计划明年实施大洋镇至大寺圩段林区道路和大洋山登顶康养步道等工程。

2023年工作计划

(一)稳中求进,城乡绿化更具品质

一是造林质量在稳步推进中显著提升。继续实施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重点工程,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计划到2023年,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2.7万亩;二是美丽林相建设在不断建设中取得实效。对高铁、高速、国道、省道等主要通道沿线及城镇周边、景区等重要区域山体进行彩化、阔叶化、珍贵化改造,打造四季分明的多彩森林景观。2023年,完成美丽林相建设任务7.24万亩;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1万亩;三是森林系列创建在同步实施中惠泽于民。坚持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投入,按照“统筹城乡、全域推进、体现特色、提升质量”的思路,着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2023年计划完成5个“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工作。

(二)强基固本,产业转型发展更有谋略

一是抓好乡愁产业富民增收工作。对立项的乡愁产业富民增收项目抓好项目管理工作并及时进行验收。积极推进毛竹分解点建设,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开办地方特色油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计划油茶投保面积3000亩。完成缙云香榧宣传片制作,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缙云香榧”商标,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打响林业品牌知名度。二是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工作。计划超额完成我县2023年“一亩山万元钱”建设任务。加快培育“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药材研学”等新业态,完成2023年度“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6个,帮扶6个村,面积2000亩,实现乡村振兴与绿色富民的有机结合。验收完成2022年度省级林下经济项目和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三是推进林旅融合发展工作。加快林业产业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林业示范区申报工作,组织申报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森林氧吧等各类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组织相关涉林企业参加第十六届森博会与奖项申报工作,指导各乡镇、街道举办各类文化节。

(三)坚守底线,生态安全格局更显牢固

一是打好红线管理主动战加强宣传,真正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做到自觉管山护林,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形成依法治林兴林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二是打好松材线虫防控攻坚战。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防治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切实履行好防治工作职责。以疫木清理为重点,集中清理和即现即清紧密结合,加强质量监督,全力清理病源。加大注干预防力度,严密监测疫情,加快林相改造,全面落实好综合防控措施。强化资金保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全力保障好防治要素投入。全年争取投入各类资金2000万元,全面完成53万亩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的防治工作,清理枯死松木10万株,完成注干预防2万株,实现大洋镇、县林场2个疫点基本无疫情。三是打好森林防火防卫战精心组织谋划,按照《森林防火规划(2022-2031年)》积极开展“五大行动”,严密构建防火体系,组织314名护林员全面加强日常管护,加强20支森林火情早期处理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早期火情处理能力,将购置15只森林消防水桶等引水灭火设施安装在重点区域,并结合县乡愁富民工程建设完善林火阻隔系统,进一步夯实完善基础设施,将运用8台无人机开展防火巡护,结合林业“一张图”创新数字赋能,确保各项防范工作到位,确保全年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省市规定考核范围内。

(四)彰显亮点,机制改革更添活力

一是在林业改革上建立新机制。积极衔接财政、金融等部门,进一步简化林权抵押贷款手续和程序、增大贷款额度,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增长。充分发挥各乡镇的政府导向和服务职能,促进林地有序流转。2023年,新增林地流转8000亩、规模林地办证2000万亩,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8家,新建省级林业股份合作社或家庭林场1家,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不低于全市平均值二是在“两山”转化上摸索新办法拓宽通道,把提高 GEP GDP 互补能力作为推进先行示范县创建的方法,充分利用县域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强数字引领,加快林业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革进程,紧抓重大产业、重大平台、重大工程,做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相互转变的大文章,探索形成森林资源林业资本林业经济有效转化的缙云路径。三是在服务优化上探索新路径。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依托网格化服务平台和资源,推动政务服务优化,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增强群众办事的获得感、满意度。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