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俊代表:
您在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技师学院作用,为缙云工业培养更多人才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县经济商务局、县教育局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技工教育提质增效
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为我县技能人才队伍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23年3月7日,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批准成立缙云高级技工学校,为下一步技师学院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针对区域产业体系精准布局,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主体,数字经济专业群和现代服务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结构体系。学校全面实行三个“本地化”(本地招生、本地就业、服务本地企业),探索包括课程嵌入、工作室模式、信息化教学、学徒实习、订单培养内容的协同研究,共建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孵化器等,持续推动校企互建实训基地、共建产业学院、企业学院,推进高技能人才本地化培养。
二、技师学院创建稳步推进
进一步加大技师学院创建力度,申报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包括壶镇教学点)资金8000余万元,已列入2023年政府项目白皮书。2023年5月,组织引进、招聘高级技工学校教师50名。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完善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办法,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
三、建立教师绩效优化机制
编制部门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学校实行“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按专兼职教师总数一定比例设立“流动岗”聘请兼职教师,县财政依法根据相关标准履行经费保障职责,并列入部门预算。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完善职称自主评聘机制,允许职业院校在校定的总量内自主确定基础性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允许职业(技工)学校开展有偿性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或创办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教师绩效工资。
四、加大职教经费保障力度
逐年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按差异化的生均拨款机制,落实省定的中职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 2500 元/生·年的基本标准,并逐步达到普通高中的 2 倍以上。各级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设立公办中职学校产教融合奖励(代替原有的教学质量奖励),根据师生在职业能力大赛获奖、专利取得、升入高一级院校,以及学校为当地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等情况予以奖励(不计入绩效工资)。
五、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2022年,学校签定企业“冠名班”3个,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个,共建了锯力煌企业学院及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企业教师工作站2个,助力合作企业技术研发2项,充分发挥了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企业、行业引领作用;为企业解决1项技术难题,面向专业群相关企业招收企业新型学徒258人,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以上,近两年学生本地就业率达89%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6%以上,极大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校内基地(中心)29个(项)和校外产教融合基地40个,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共同研制行业企业标准6项,新增4门校企联合课程,建有“智能电工学园”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创建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工作,为实现乡村共富添砖加瓦。
下步,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您的提案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加大技师学院建设支持力度,不断优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成长环境,全面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活力。
感谢您对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缙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7月5日
(联系人:田文婉,联系电话:312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