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任务,积极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建设,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实干步伐,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致力文化惠民,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着力“夯基础”。一是认真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建成28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增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1家,乡村博物馆3家;实现2家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新建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8个,“环浙步道”30公里;其中锯博物馆被评为2023年度三星级乡村博物馆。二是积极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缙云县图书馆成功获评国家一级馆;“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成功落地阳冰书房;岩宕书房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最佳设计奖。周村驿站入选浙江省二级旅游驿站。指导五云街道、舒洪镇综合文化站提升为一级站,双溪口乡综合文化站提升为二级站。河阳村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三是稳步开展文物平安工程。完成省级文保单位双港桥贞洁坊石刻修缮保护工程,省级文保单位前岙村卢氏民居消防工程竣工验收;完成缙云县白茅云衢坊等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防工程、缙云县独峰书院等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完成省保单位贤母桥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评审。切实抓好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安全隐患即查即改,及时梳理安全隐患清单。同时,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手段,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巡查力度。
2.着力“惠民生”。一是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力抓好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祭祀大典演艺、岩宕雅集、迎宾晚会、亚运健儿缙云行、乡村旅游季、百村万帐6项重点工作,追求实现“文化盛典与亚运盛会交相辉映”。全年组织、举办、协办2023全国村晚联盟大会启动仪式、2023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发布仪式、第六届“少年非遗说”、2023年乡乡一台戏全县文艺会演等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260余场;开展非遗购物市集、非遗六进宣传展示等非遗活动58场次;开展文艺赋美演出1068场;完成送戏、送展览、送讲座下乡560余场,组织文化走亲38场次。二是品牌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全年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4.23”世界读书日系列、第十九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暑期好书名师导读、点点星光读书会、阅读马拉松等阅读推广活动516场次。其中,暑期好书名师导读作为缙云县阅读推广品牌项目,已连续举办8年,今年共开展线下导读活动139场次,惠及学生13000余名;首次推出线上好书答题10场次;成功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展示名单,全省唯一。三是创新开展文博研学活动。缙云县博物馆推出“石墨镌华—馆藏精品拓片展”、“瓷源·缙韵—德清原始瓷&缙云青瓷精品联展”等主题展览8场;邀请全省文物博物考古等专家大咖开展“文博讲坛”系列活动9期;举办暑期“七个一”研学活动、“缙博有礼 敬颂师恩”、“全民拼图挑战赛”等共计49场次主题活动。新增北宋金龙等4件国家二级珍贵文物,明玳瑁饰片等12件三级文物;中国缙云甲龙尾锤获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称号。
3.着力“增亮点”。一是非遗传承有亮点。缙云县成功入选浙江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名单;缙云县剪纸博物馆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创建)名单;缙云剪纸非遗工坊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亚运期间,省级非遗项目缙云剪纸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还得到了亚运会主媒体中心的认可;迎罗汉项目获2023浙江省“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展评活动非遗薪传奖,系全市唯一;获得第六届“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总决赛瓯江山水诗路赛区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5个年俗短视频作品在“2023浙江非遗年俗短视频大赛”获奖。二是文艺创作有亮点。创作缙云什锦《我是一个饼》获第十三届全国曲艺大展最佳剧目奖、第十二届省群众曲艺大赛金奖;歌曲《好溪赋》获浙江省第12届音乐舞蹈节决赛(声乐类)优秀奖;创作原创舞蹈《黄茶纪》、原创歌曲《吏隐归来》、原创歌曲《千年河阳》等作品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三是选送培养有亮点。选送东方镇幼儿园《梦飞翔》节目参加第19届亚运会开闭幕式表演;选送9个节目参加丽水市第二届朗读大赛获3金4银2铜;选送4名选手参加第二届丽水市群众声乐大赛获1金1银2铜;选送优秀歌手参加丽水市流行歌手大赛获金奖。辅导并选送戏曲小演员徐焕荣、卢姿含参加第8届浙江少儿戏曲小金桂荟萃,摘得省“小金桂”奖,实现了金牌零突破;其中徐焕荣成功晋级,参加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获全国个人项目业余组“小梅花”称号。
(二)致力品牌建设,推动文旅工作深度融合
1.综合实力不断提升。1-3季度,我县接待旅游总人次26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实现旅游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6.7%。连续三季度获评全省文旅深度融合五星级工程,26县唯一。一是省级考评频创佳绩,缙云县成功获评“2022浙江文旅融合十佳县”;连续5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获评全省第1;山区26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获评全省第6。二是旅游项目有序推进,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获评2023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系全市唯一;羊上天空之城项目在2023年全省文旅深度融合动员会上集中签约;重大文旅项目千鹦鸟舍和五星级酒店宝廷酒店建成营业;大佑山、壶镇星级酒店等项目有序推进。三是景区资源稳步向好,缙云县仙都景区入选2023年全省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成功入选省5A级景区镇,系全市唯一;河阳古民居入选浙江省第二批诗路旅游目的地培育名单;蛟龙大峡谷景区通过3A景区验收,全县A级景区数量增至10个;完成全县文旅资源普查;新增4家农旅融合型共富工坊(千鹦鸟舍、万莲花海卡丁、红妆婚嫁、河阳古民居),黄龙果蔬采摘基地共富工坊入选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名单。
2.配套设施不断健全。中共缙云县委、缙云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式服务,一是吃“缙云味道”,举办百县千碗各类活动7场;在市“百县千碗·丽水味道”美食讲解员大赛中获得银奖;2023年申报完成省级“百县千碗”美食体验店3家。11道美食上榜“味美浙江·百县千碗”风味美食名录;“婆媳豆腐”获省“十佳豆腐”;缙云爽面获省“十佳面条”;缙云烧饼获得省“百县千碗”十佳饼类之冠;曲溪餐饮店、缙仙迎大酒店2处成功获评省级美食体验店。二是住“缙云乡墅”,进一步提升缙云县接待能力,缙云县锦江国际大酒店成功创评五星级旅游饭店;聆风清墅民宿、山言溪语民宿、一见一山民宿3家民宿成功入选省级银宿。三是游“缙云仙游”,推出6条黄帝养生游线路,其中包括以“百县千碗·黄帝养生宴”和“黄帝缙云·人间仙都”为主题的三日游线路;以“黄帝祭典”和“缙云岩宕”为主题的二日游线路,全网推广总曝光量及互动量高达3080万人次,宣传效果显著。四是购“缙云有礼”,“云洗蓝缙云色旅游伴手礼”获2023“浙派好礼”文创产品评选金奖;“大道行深”李震坚系列文创获2023年全省博物馆文创大赛铜奖;3家旅游购物场所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星级旅游购物场所,其中“有缙道”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入选五星级旅游购物场所,全省仅4家,全市唯一。
3.市场营销不断发力。一是开展线下营销。全年跨区域抱团开展营销活动4场次;组织参加国家、省、市文旅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旅游营销活动9场次;协助开展县域营销活动4场次。作为浙江省“5·19”活动分会场,推出“519文明旅游日”活动以及519系列活动合集。借助杭州亚运会契机,与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合作投放广告,加强在杭州区域的缙云文旅资源宣传。承办2023年丽水市旅行社协会年会,重点开拓工会疗休养客源市场。二是开展线上宣传。“缙云文旅”官方公众号共发布1285篇图文资讯,累计阅读量达40万;缙云文旅官方抖音号发布短视频作品75条,累计播放量达1300多万次,累计点赞量达40万个,总计粉丝量3.8万人。三是开展区域重点推广。针对“三乡迸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助力南乡资源串点成线,打造民俗体验地、美食打卡地、高山度假地。收集南乡区块各乡镇的节庆活动、美食、民俗等资料,邀请百万粉丝达人采风团队,开展“缙云有约·遇见南乡”采风踩线活动;组织县内重点旅行社踩线,用市场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谋划精品旅游线路。创建微博话题#缙云有约·遇见南乡#、小红书话题#缙云南乡区块旅游#,总曝光量、互动量高达4000余万人次。
(三)紧扣全民健身,推动体育事业共建共享
1.提升群众体育活力。一是夯实体育设施基础,全民健身中心和游泳馆项目顺利开工,填补我县体育“一场两馆”的空白;有效体育场地供给增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可达3.53平方米;落实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启动原门球场改造方案设计;统筹推进全县室外健身器材更新工作,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倡导“小城办大赛”。成功举办骑纪中国——黄帝缙云机车嘉年华、2023仙都女子半程马拉松、“体育下乡 亚运同行”、百村万帐缙云站等赛事活动,成功承办2023年浙江省木球邀请赛(缙云站)、2023年浙江省第八届中式台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做足做靓缙云特色,使赛事活动成为展示缙云形象的重要窗口。三是做好亚运服务保障,全力推进三大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切实做好日常组织协调及亚运会火炬传递(丽水站)选手的推选工作,紧扣时间节点,圆满完成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目标任务。同时,紧抓杭州亚运契机,广泛组织开展10公里大众达标赛、大型广场文体展演、干部职工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50余场,营造亚运健身氛围。
2.提升体育服务能力。一是推行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已初步建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基层体育委员网络体系,11月,组织开展新建片区、壶镇片区所辖行政村共130名体育委员的业务培训,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开展体育协会“3A”创建,县体育总会积极组织发动各协会参加民政部门的社会组织“3A”级评估,2023年度我县17家单项体育协会获评“3A”以上等级,其中“5A”4家,“4A”11家,“3A”2家。体育社会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缙云县运动休闲协会荣获2022年度浙江省“最佳体育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三是组织体育惠民服务活动,开展气排球、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健身指导进社区(村),举办培训讲座15场以上;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0余名,累计达1100余名。2023年度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4.1 %以上。
3.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一是谋划布局,与教育局研究制定《缙云县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方案》,深化少体校改革,立足新周期,扎实做好第十八届省运会竞技备战工作,重点抓好田径、武术(套路、散打)、乒乓球、国际跳棋等优势项目的运动员训练工作。二是以赛代训,提升青少年竞技体育水平。组织500余名运动员参加2023年丽水市青少年体育竞赛15个项目比赛;组队参加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4金3银2铜;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获2金1银4铜;全国轮滑锦标赛获轮滑阻拦项目获1银1铜;全国国际跳棋青少年锦标赛获2金2银1铜。三是加强培养,推进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少体校共开展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10余个项目的业余训练;高度重视全县青少年运动员的注册工作,新增青少年注册运动员173人,全县青少年运动员总数达1595人。培养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武术套路运动员朱奕娜在省队训练,于11月转为试训运动员,有望第十八届省运会加计金牌1枚;乒乓球运动员丁若涵、篮球运动员丁嘉麟于11月转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长期集训(体校重点生)。
(四)加强行业管理,维护文旅市场平安稳定
1.加强文旅行业管理。完成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相关工作,组织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业务培训,完成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监管平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顺利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升级改造建设,缙云县获评2023年度全省应急广播体系深化建设综合评价考核优秀,系全省第六,全市第一;文旅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和“全年胜”,文旅市场平稳有序,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成功创评2家四星级品质旅行社(轩辕旅行社、欢乐假期旅行社);成功创评1家三星级品质旅行社(新视野旅行社)。组织2023年全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培训。4家企业成功入选第三批省文化和旅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领军型、骨干型、新锐型企业名单,其中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领军型企业,浙江莲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缙云轩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缙云欢乐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入选新锐型企业。
2.加强文旅市场执法。2023年度,出动检查1560人次,检查687家次,违规38家次,双随机抽查占比49.34%;行政处罚立案调查30件,办结案件31件,警告14家次,罚款10家次,罚款183000元,停业整顿1家次,没收非法所得3844元,没收违法物品131个,重大案件2件。全年抽取“双随机”计划61个,检查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单位399家,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27个,检查124户次,实现领域全覆盖。开展“护航亚运·平安文旅”、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护苗”、非法卫地设施专项整治、剧本娱乐专项整治、院线电影版权保护、文物执法、旅游执法等专项行动;共建永磐缙“扫黄打非”工作联防协作机制,强化一体化防范打击合力。刘弋畅同志被评为首批省级文化市场执法新秀。
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强做好“三项制度”工作的责任感;积极开展队内行政处罚案卷评查,2次参加司法局开展的案卷全面评查、指定案卷抽查、问题案件复查,同时,参加市优秀案件参评活动和兄弟县互评案件交流活动。参加中央、省、市部门组织的执法业务培训9次,省级集中办案活动1次。全力提升普法宣传实效,根据重要宣传节点,积极展开普法宣传、宣讲工作3次。
(五)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安全生产工作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局党组研究制定《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情况。按照责任制分工的任务要求,落实“一把手”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党组书记凡涉及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真正做到抓领导不被动,抓执行不走样,抓推动见实效。各科室、下属单位充分履行职责的齐抓共管机制,部署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按季度进行党风廉政专题研究,对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分解,进一步强化党组班子成员的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制度和“三书两报告”制度等。
2.全面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局党组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带头,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一年2次向党组作汇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坚决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汇聚正能量,围绕强化组织领导、抓好主题教育、抓紧思想政治工作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等方面,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缙云文广旅体工作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3.加强人才工作阵地建设。深化“人才服务发展”的理念,加大力度引进、招录符合工作特点和要求的人才,逐步提高人才总量,改善人才队伍结构。通过综合研判,根据工作需要,2023年我局通过公开招考录用参公工作人员5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名,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4名。补充选调参公人员1名,商调公务员1名。制度性交流共2名,其中事业中层1名,参公工作人员1名。本年度新增高级技能人才30名,新评定初级职称5个,中级职称2个,向上级推荐高级职称1个。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文化方面
1.对照民生实事任务,及早谋划,物色点位,确保及时通过省级验收。加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做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CMDI)、仙都黄帝祭典演艺相关工作;策划做好乡、村文化两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内涵优化文化活动质量和水平;完成基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专项提升计划,加速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2.全年计划组织开展送讲座、送展览300余场,送戏下乡300余场,文化走亲30场次;开展舞蹈、戏曲、音乐等内容的文艺赋美演出220余场;开展舞蹈、书法、声乐、美术等“百艺课堂”免费培训课程3期以上;组织开展戏曲、舞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少于12场。开展“少年非遗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品牌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新一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评审,开展非遗撷萃书籍更新修订工作。
3.强化总分馆管理体系,完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管理长效机制,督促乡镇街道分馆优化日常阅读服务,争取示范一批,提升一批。开展系列阅读活动,结合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300场次,营造更加浓厚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书香氛围。
4.抓好博物馆优质内容供给,如文博讲坛、流动博物馆等活动;结合展览陈列、传统节日等创新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博物馆热”;持续推出优质展览,以展览陈列为引擎提升博物馆人气;打响缙云县博物馆文创品牌,以北宋金龙、中国缙云甲龙等馆藏珍贵文物为原型,推出特色文创,助推文物“出圈”。
5.稳步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常态化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频率不少于每月一次;根据市政府督查室重要事项交办单,认真对照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隐患排查问题清单,不折不扣整改落实、逐一销号,针对短期内无法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动态监管、开展长期工作。完成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工程,指导壶镇镇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岩下石头建筑群消防工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门进士第修缮工程(二期)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溪滩窑址群、苍岭古道、前岙村卢氏民居、道门进士第安防工程。继续推进缙云县壶镇镇“九进厅”修缮工程(一期)勘查设计,持续推进缙云县文物建筑白蚁防治示范项目实施、缙云县浙江省革命文物四有档案编制工作等。
(二)旅游方面
1.做好文旅专项考核工作。继续深入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对标对表提升各指标的成绩;做好2023年的微改造、精提升、26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迎检准备;继续做好文化和旅游赛马机制工作,争取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2.做好旅游项目建设工作。继续推进旅游项目招商,紧盯在建文旅项目壶镇星级酒店、大佑云天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前路温度假区、溶江乡上官坑古村等一批高品质文旅项目的谋划招商;做好大洋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谋划。继续做好旅游景区品质提升和新业态培育工作。加强对目前已评定的民宿的管理,并做好民宿复核工作;加强“浙韵千宿”品牌建设,提升民宿服务水平。
3.做好文旅市场营销推广工作。一是做好专场推介会活动,精准营销,主动对接旅行社负责人和工会主席,开拓客源地市场;做好2024年度区县联合体文旅推广活动,实现资源互补、资源互推、资源共享。二是做好乡村节庆活动,谋划举办第九届乡村旅游季活动,继续擦亮乡村旅游季品牌,策划10个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地乡村和景区,带动缙云文旅事业快速发展。统筹谋划2024年度乡村文旅节庆活动计划,持续推进并宣传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统一奖励补助。三是做好“百县千碗·缙云味道”工作,持续深化“味美浙江·百县千碗”工程建设,持续传承“百县千碗”浙味美食文化,加快推广“缙云味道”美食品牌,助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做好“黄帝养生宴”品牌推广,制作推出缙云美食地图和漫画手册,让美食和漫画相映成趣,吸引更多的年轻客户群体。
4.做好文旅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指导锦江国际大酒店创评国家金树叶级绿色饭店,提前介入缙云宝廷五星级酒店、壶镇辰舜开元名都四星级酒店创建工作;建设高素质服务队伍,开展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县金牌导游大赛,提高我县接待服务品质;持续做好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上规纳统、奖励申报、数据纳统等,2024年力争新增1-2家限上住宿设施。
(三)体育方面
1.推进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并举,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和游泳馆项目建设,2024年争取完成基础及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和地上一层主体施工;计划新建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国球进社区等省民生实事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项目11个。同时,提升现有体育场地开放力度,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2.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经常性、普遍性、趣味性的各类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知名度,持续培育缙云仙都女子半程马拉松等运动赛事品牌,拓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面,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度。一是大力支持基层办赛,通过组织培训、协会指导等方式助力乡镇(街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大众参加的篮球、乒乓球、广场舞等项目活动,重点办好2024年缙云县第六届全民运动会。二是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重点体育项目,积极对接省市级体育协会,主动申请办赛、积极承办赛事,计划举办2024年浙江省国际跳棋锦标赛。
3.推动体育产业新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体育+”跨界融合发展的特点,重点培育体育旅游、户外休闲运动旅游市场,把体育产业打造成为带动能力强劲、特色竞争优势鲜明的经济新增长点,依托缙云独特户外资源优势,探索体育赋能途径,推进时尚体育项目产业化,加快“环浙步道”建设,争取2024年底前完成缙云段165公里的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沿线配套设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二是加快体育产业平台基地建设。贯彻落实体育产业政策,为企业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体育制造业企业申报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加快体旅融合,推动运动休闲旅游新业态发展,三溪乡争取启动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创建验收工作;鼓励运动休闲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基础好、关注度较高的项目申报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路线、优秀项目等省级荣誉。
4.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一是强化党建思想引领,筑牢发展基石。鼓励立足体育协会项目特色,通过提供健身指导、打造党建服务阵地、开展赛事活动等方式,创新“党建+体育”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二是深化数字化管理模式,拓展智慧服务。依托全省数字体育系统,推行体育社会组织数字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动,加强对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形成“体育社会组织+数字化管理服务”的新型发展模式。
5.提升基层体育服务能力。一是加强科学健身服务指导。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服务系列配送活动,举办体卫融合培训、科学健身讲座等,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二是扎实推动基层体育委员机制落地见效,动员和组织体育社会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配合基层体育委员工作。
6.提升竞技体育综合水平。一是扎实开展新周期备战工作。坚持突出重点、优化布局,聚焦备战下一届省运会周期6枚金牌目标任务,根据《丽水市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基本情况和目标任务》,少体校集中精力做强县内优势项目,以田径基础大项为重点开展业训工作,借助社会力量抓好轮滑、武术(散打、套路)、国际跳棋等项目的备战训练。二是推动体教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三大球”进校园工作,选拔组建各年龄段运动代表队,推动我县青少年“三大球”运动项目建设。三是强化“以赛代练”,积极组队参加省市级比赛,通过竞赛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四是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以少体校为基础,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训练点为依托,持续抓好重点运动员的业余训练工作,扎实推进年度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持续挖掘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并向省市级体校输送,不断扩展县域体育人才资源,为我县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市场管理、广电审批方面
1.到2024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253个)至少部署2路应急广播体系终端,20户以上自然村(398个)、灾害事故多发易发区域(点)(总数72个)至少部署1路终端任务,即976个双向化终端。
2.完成体育类培训机构的准入审批工作。
3.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法治政府思想认识,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提高法制审核规范,规范执法案卷制作,定期开展案卷评查、法制审核工作。继续配合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推行队伍建设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和“综合查一次”的有效结合,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发现率,继续保持“诉转案”100%办结率,做到“零”重复检查、“零”低质量任务。持续做好“扫黄打非”专项工作。根据重点段和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