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亮点工作
(一)旅游经济逐步复苏。2023年1月至10月,仙都景区共接待游客155.32万人次,同比增长14.13%;实现门票收入2876.68万元,同比增长3.56%(2023年一季度,仙都景区实行游客免费仙都游玩活动)。
(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仙都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重建,烧饼总部业态投入运营;完成黄帝祠宇内部电力系统改造提升;完成前湖大桥至仙都观道路修复;完成轩辕街、五老峰、倪翁洞草坪等亮化提升;完成前湖村、鼎湖村环境整体提升;完成仙都景区公路沿线美化彩化。持续推进铁城影像广场、影视博物馆(田氏总祠)修缮、岩宕(二期)生态修复、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等工程建设。2023年2月1日,省委书记易炼红到仙都调研。易书记称赞景区很好,尤其是黄帝文化,是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鼓励要把黄帝文化传承好。在仙都岩宕调研时,易书记对仙都景区废弃采石场生态活化再利用项目表示充分肯定,称赞这是“化腐朽为神奇”。2023年3月30日,缙云县活化利用岩宕资源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做法获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的批示肯定。
(三)创新市场营销方式。2023年是旅游市场复苏年,仙都景区推出“半价游”“三月免费游”“仙女免费游”“全国中高考生免费游”等优惠政策吸引游客;通过研学游、黄帝文化进校园、市场化祭祀轩辕黄帝和全县教育系统思政课等活动,大力宣传仙都黄帝文化;成功举办“十个勤天来了”“新农人溯源新乡村系列直播”“轩辕艺五谷 七夕仙都会”“月圆仙都 缘聚鼎湖”诗歌民谣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聚拢人气;运用各类会议载体和抖音旅游KOL、国风KOL采风,线上线下同步宣传仙都景区。丽水市总工会与丽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2023年“我在丽水疗休养!”短视频创作大赛,仙都管委会(仙都街道)参赛作品《我在丽水仙都疗休养》荣获一等奖,《我在丽水缙云仙都疗休养》获优秀奖。
2023年,仙都景区八上央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中国再发现》《奋进新时代》《午夜新闻》《央视国庆晚会》等栏目点赞仙都秀丽风景、山水奇绝的美景画面;《人民日报》《中国周刊》等中央级报刊(期刊)多次点赞缙云仙都美丽城镇、鼎湖村“千万工程”、仙都岩宕等建设发展成效;浙江卫视等一批省级媒体积极讲述仙都景区发展故事。
(四)景区业态不断完善。一是持续抓好文创产品开发,并与景区农家乐民宿、城区精品酒店,以及大型购物场所合作,拓宽仙都文创产品销售渠道。二是重新开放芙蓉峡(铁城)景区,完成鼎湖峰竹筏演艺、汉服摄影工作室、绿道单双人共享电动观光车、智享电动观光车等项目运营。三是“倪翁洞文化创意茶饮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四是完善岩宕业态布局,对9号宕小剧场、10号宕茶咖店进行商业规范化管理;完善鼎湖峰、朱潭山、大肚岩、花园岙等景点业态布局和氛围布置,盘活闲置商铺。五是打造仙都天然影视城,强化影视拍摄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仙都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庆余年2》《流水迢迢》《神隐》《折腰》《四海重明》等20余个影视剧组到景区取景拍摄;河南电视台《洛水佼人》好评如潮,热播剧《云襄传》在小赤壁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五)仙都黄帝祭典活动。成功举办癸卯(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活动。台湾同胞、华侨华人代表,香港、澳门同乡会代表,专家学者代表,社会各界代表等共500多人齐聚仙都黄帝祠宇,共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启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伟,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中国侨联副主席高峰,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陈献光,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前副主席林政则等领导和嘉宾参加。
(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截止11月底,共处置40余个点位,总计约5230平方米的违法面积。完成耕地功能恢复76.67亩,图斑整改18亩。完成“农房浙建事”系统模块数据安全核查工作,农村困难群众危房修缮一户,补助金额15000元。开展仙都街道“景村各美、美美与共”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整治点位283个,拆除面积约1200平方米,街道面貌焕然一新;统筹开展现代化美丽城镇、缙云“溪山云行画卷”共富风貌游线、5A景区镇、鼎湖村未来乡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乡村等多项创建性工作;新建鼎湖村、前湖村、下洋村3个共富驿站点位并投入使用。
以党建为引领筹划组建艺术赋能乡建团队,形成人文挖掘、产业统筹、政策宣讲、项目攻坚的组织体系,联合由南开大学吴立行教授带领的可持续艺术乡建团队,探索以专业团队为引擎、本地群众为主体、街道干部为保障的工作模式,共同培育村民的行动力、审美力、创造力、自信力。铁城村以影视文化街为路线设计基础,在村庄前院设置4个公共空间,村内沿路设置电影文化街、电影主题活动广场等6个节点。前湖村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点为路线设计基础,沿途设置7个公共空间节点,两条特色化旅游路线已初具雏形。借助艺术赋能焕发新面貌的菜饭、民宿、影视、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消薄”的源头活水,通过艺术赋能乡村的探索与实践,仙都逐步走出了一条民俗、民宿、民居多元并举,生产、生态、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缙云“溪山云行画卷”县域风貌样板区(仙都街道为主区域)上榜浙江首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2023年9月,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总工会、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联合发文,公布浙江省2023年度第一批共富风貌游线名单。缙云县溪山云行画卷共富风貌游线入选(仙都-东方长约15.3公里绿道及沿线村庄和仙都5A景区范围)。
2023年10月,由浙江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浙江省“现代美镇大家谈”主题活动暨启动仪式在余杭区召开。仙都街道作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经验交流分享,以“坚持窗口定位 建设景村同美共富现代化美丽城镇”为主题,就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开展的实效实绩作交流发言,解析典型案例,分享经验成果。
(七)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3.16亩补充耕地的后续种植和地力培肥;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125亩,并完成审计验收;依托景区平台、强村公司等途径保农民就业、创业,结合农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持续做好低收入农户统计工作,根据监测显示,仙都街道样本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4094元,增幅20.6%。截止11月底,仙都街道7个行政村总收入358.28万元,经营性收入210.79万元,村集体经济持续“零负债”,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截止11月底,仙都生态强村公司实现产值447.21万元,利润349.94万元。
(八)组织工作坚强有力。自上而下组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成功培育铁城村党群服务中心为5星级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开展“信仰之问”主题展馆的建设、“五强”乡镇和“五星”村社创建等工作。2023年1月,鼎湖村“信仰之问”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浙江省委组织部第五批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
二、2024年重点工作
(一)不断优化营销策略。在做好传统市场宣传渠道的同时,持续推进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策略;全力打造数字旅游服务平台,以全民营销模式增加景区曝光量;收集优质旅游产业信息,以活动时间、产业特性、客户群体等不同内容进行产业区分打包,推出个性化活动;完善研学路线、课程内容和种类,将缙云本地旅游专家充实到研学游导师队伍;完善轩辕黄帝祭祀市场化方案,面向社会实现市场祭祀定制化;加大仙都影视文化的传播,营造沉浸式影视场景打卡,并进行多维度流量扩散的线上营销。
(二)科学谋划业态布局。持续推动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的多样化消费场景,催生产业融合、产品创新、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引进“仙都可邮寄明信片”,开发“仙都特色纪念币”元宇宙真人3D数字分身线下体验馆等新业态,提高游客互动体验;不断推动仙都“天然摄影棚”发展,谋划与横店多家影视公司进行合作,吸引更多剧组到仙都拍摄,为景区影视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1.新建项目。一是仙都景区白马弄岩宕群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白马弄岩宕群进行综合开发,对2、3、4、5、6、7号岩宕进行排险加固及活化利用开发,利用隧洞贯通8号与2、3号岩宕,进行整体区块游览环线建设。二是仙都街道前湖村绿道建设工程。计划投资600万元,新建前湖村轩辕大桥至前湖大桥段新建绿道。三是乡村风情绿道(下洋至石头城酒店段)。计划投资800万元,新建下洋至石头城酒店段绿道,长度约2公里。四是千鹦花鸟园项目区块旅游设施配套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旅游绿道、景交车站、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五是房车/露营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购置房车、移动木屋、户外影视设备、户外帐篷等营地设施,设置营位,建设停车场、停车位、公厕、充电桩位等服务配套设施。六是热气球、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等低空飞行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购置热气球、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移动木屋等,建设配套设施,提供旅游配套服务。七是数字化景区及黄帝文化数字推广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优化“黄帝在浙里”网络平台,开发构建缙云旅游产品网络展销平台。八是仙都景区标识标牌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对仙都景区标识标牌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九是仙都景区鼎湖峰旅游公厕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在黄帝祠宇区块建设A级旅游公厕。十是仙都景区黄帝茶园、绿道、堤防、景观提升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对黄帝茶园区块内水渠堤防、景观进行改造提升,设计优化游步道系统连接景区绿道。十一是仙都景区沿线绿化美化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对仙都景区基础设施、环境和绿化景观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十二是缙云县仙都景区铁城书院及周边业态提升改造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对铁城书院周边树林区块进行有机改造,提升环境品质,植入经营性业态。十三是仙都景区独峰书院修缮工程。计划投资240万元,对独峰书院内部设施进行修缮。十四是仙都景区鼎湖峰景点修缮提升工程。计划投资1500万元,对鼎湖峰景点铺装、建筑、基础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十五是仙都景区道路提升工程。计划投资400万元,对景区主干道进行护栏更换、路面修复、交通标线划设等。十六是仙都景区零星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对仙都景区、街道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和建设信息化项目。
2.续建项目。一是仙都智慧景区信息化提升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对景交车系统进行优化,增加补票、检票、来车预告、休憩、自助购物、信息屏、提示车辆管理系统、车辆自助报备、AI景区、智慧厕所、自助游平台等智慧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二是仙都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对各景中村进行整治提升,包括消防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外立面和环境等。三是缙云县仙都街道后田区块景观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投资400万元,建设景观绿化种植、景观小品、构筑物及部分功能性设施等。
(四)工作举措
1.做好规划。继续与相关部门对接,完成《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景区详细规划》修编,及部分景中村村庄规划编制,通过规划促进加快相关项目落地。
2.营造氛围。调动仙都管委会(仙都街道)上下发展旅游的良好氛围,聘请国内旅游专家授课,学习旅游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仙都旅游业发展把脉指导,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强化景村融合发展。
3.扩大宣传。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发挥仙都景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提升仙都景区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深耕扩大国内客源市场,以文旅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基础,优化新媒体投放,进一步宣传仙都景区旅游品牌形象,拓宽客源市场。加强各类媒体合作。与国家级媒体合作,与全国主流媒体合作,全方位轰炸式宣传。同时结合重点市场、目标市场、补充市场有重点进行形象广告投放,真正实现形象宣传与务实营销的紧密结合。在全国不同城市举办仙都旅游主题推介活动。首选一线城市,高铁沿线城市,距离近的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景观差异大的城市,有雾霾的城市,进行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旅游推介活动。
4.抓好队伍。依托合作旅游院校,搞好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旅游系统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特别是扎实做好导游人员培训工作,健全壮大导游队伍,同时注重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