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奋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跃变。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优化供给,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家,城市书房3家,文化驿站1家,设立驴道“暖心驿站”12个、向社会开放10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新增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1个,国球进社区点位8个,全民健身中心和游泳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前岙村卢氏民居、大溪滩窑址群等文保单位的消防工程施工与安防工程并通过省文物局验收;缙云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二)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成功举办祭祀轩辕黄帝大典演艺、“金龙起舞 万民同乐”文化踩街、“书香缙云 阅读悦好”全民阅读节启动仪式、县剪纸艺术精品展等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文化馆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00余场次,讲座展览80余期,人才队伍培训30余期,其中开展美妆、烘焙等公益课堂活动,共计培训学员5700人次。博物馆结合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推出“缙博知多少”答题挑战、“趣缙博·趣寻龙”打卡活动等60余主题活动,吸引2万余人参与。
(三)深挖特色,激活文化亮点培育
剪纸非遗工坊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评定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名。《婺韵锣音》《轩辕锣鼓》《独角戏花台场》获“非遗薪传”第二届浙江传统音乐暨戏曲音乐新创作品活动中“非遗薪传奖”“最佳创作奖”等4项奖项。洪羽辰获全国个人业余组“小梅花”称号,2个集体节目获全国集体业余组“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称号。
(四)项目带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仙都景区入选2024年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蛟龙大峡谷入选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十佳网红打卡地”。指导壶镇辰舜四星级酒店建成并投入运营,大佑云天项目稳步推进建设,梵邨书院、三溪漂流游客中心基本完成建设内容。开展省内外各类推介活动十余场,接待踩线客源地团队70余个,共计6000余人次。
(五)提档升级,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深化体教融合,与教育局联合出台《缙云县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方案》。成功举办机车游、仙女跑、全省第十七届幼儿电子百拼、创意积木表演大赛等赛事活动,承办市级赛事7场,省级赛事4场。其中,“机车行”连续举办4年,今年举办的“仙女跑”吸引4500余名选手参与,带来2137.51万元的赛事综合效益。
(六)稳中求进,维护文旅行业稳定
2024年,前两季度接待旅游总人数202.1万人次,同比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4.9%。2024年文旅市场专项执法共出动检查1102人次,检查384家次,违规101家次,双随机抽查占比77.86%;行政处罚立案调查11件,办结案件13件,警告5家次,没收违法物品260个,重大案件1件。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节点,开展普法活动10余次,对部分地区进行单独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文化方面
1.提升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加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做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CMDI)、仙都黄帝祭典演艺相关工作;全年计划开展送讲座、送展览80余场,送戏下乡300余场,文化走亲20余场;开展舞蹈、戏曲、音乐等内容的文艺赋美演出220余场;“百艺课堂”免费培训课程4期以上,并在暑假期间推出少儿培训课程,开展广场舞大赛、戏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少于12场。
2.完善图书管理推广体系。以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阅读圈”为创建半径,完善缙云县“县、乡、村”三级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围绕节庆节点,以“暑期好书名师导读”、“绘本导读”等阅读活动品牌为引领,探索策划更富内涵、更有吸引力、更具影响力的阅读推广活动。
3.加大文博宣传保护力度。推出3场以上主题临展及50余场(次)社会教育科普活动;推出亮点足、创意浓、有内涵的文创产品,配合展览活动宣传馆藏珍贵文物的文化价值与我县文物资源;定期开展安全巡查与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督促属地乡镇及时做好文物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确保隐患整改实现闭环。
(二)旅游方面
1.推进文旅项目提质升级,指导仙都景区完成2025年评定性复核工作,协助河阳古民居景区、黄龙景区等提质扩容,常态化开展景区安全检查。依托抽水蓄能项目以及大洋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重点推动大洋山旅游度假区和前路温泉度假区建设。加强对目前已评定的旅游等级民宿的管理,并做好3家等级民宿复核工作;加强“浙韵千宿”品牌建设,提升民宿服务水平。
2.扩大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持续深入拓展长三角地区以及赣、闽等地的疗休养市场,谋划“莲青缙云景”以及“遂缙云景莲”文旅联合推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文旅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营销推广活动。同时用好如浙江金报、一点资讯现有合作资源,利用“互联网”,打造新媒体。做好“缙云文化旅游”抖音号拍摄发布计划,提高宣传影响力。等,做好缙云文旅资源宣传。
3.强化文旅服务行业标准。督促企业对标对表贯彻落实,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通过以赛促训的方式,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绿色旅游饭店、品质旅行社创建工作,提升文旅企业服务水平,2025年力争新增星级旅游饭店1家、品质饭店1家。二是以赛促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三)体育方面
1.强化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和游泳馆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机关单位和学校足球场地开放工作,加大城市公园、绿地智慧健身设施投入,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利用率;2025年计划新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项目6个。
2.打造体育产业特色赛事。探索“体育+”消费发展新模式,重点培育体育旅游、户外休闲运动旅游市场,打造品牌活动。积极筹备举办“仙女跑”、“机车游”、第九届浙江省中式台球公开赛等赛事活动,做足做靓缙云特色,借助赛事推动地方旅游消费提档升级,推进体育健身行业与文旅产业、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3.加强竞技体育综合水平。以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为主阵地,选拔组建各年龄段梯队,夯实人才基础。积极组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各项体育竞赛,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扎实推进年度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持续挖掘、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县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锚定下一届省运会6枚金牌目标任务。
(四)行业监管
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和健全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重点加强对火灾隐患、景区食品卫生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文旅新业态的安全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限期整改到位,严防文化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广大游客人身安全。同时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法治政府思想认识,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提高法制审核规范,规范执法案卷制作,定期开展案卷评查、法制审核工作。继续保持“诉转案”100%办结率,做到“零”重复检查、“零”低质量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