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缙云县统计局关于2009年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2660758/2010-28991     发布机构: 缙云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0-07-30 16:37:45

2009年,当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侵袭,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同时,缙云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在国家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指引下,我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战略,全县经济运行保持了渐渐向好的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 合

 

据市统计局GDP核算小组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1.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亿元,分别增长0.9%11.6%11.4%。人均生产总值2028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970美元),比上年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7.059.933.1调整为7.058.534.5。全年全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9.01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5亿元,增长4.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需形势依然严峻,投资增长较为乏力,经济回升的基础仍待巩固。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增势良好。根据年报数据,2009年度我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5.9%。播种面积实现稳中趋快的态势,全年全县共实现农作物播种面积31.97万亩,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万亩,较上年增加了3.9万亩,增长29.0%。自年初以来,油菜籽、蔬菜的价格都高于上年,特别是蔬菜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全年实现种值业产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比总产值增幅快5.1个百分点。

畜禽业生产在震荡中发展。自年初来生猪、家禽和禽蛋价格曾一路下滑,影响了广大农户的饲养积极性,前三季度,传统养殖业的主项目都出现了较大下滑,进入四季度后,各畜牧产品价格的回升,刺激了农户的饲养积极性,年末存栏生猪达5.8万头,增长9.0%,母猪饲养量达0.5万头,增长19.0%;实现禽蛋产量3218吨,增长8.0%

 

 

1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66649

33.2

油 料

4179

40.8

其中:油菜籽

3894

44.7

食 用 菌

4078

4.2

蔬 菜

142753

-0.9

茶 叶

2135

6.0

水 果

46466

7.1

其中:柑桔

3955

-10.4

肉 类

14889

-3.9

其中:猪牛羊肉

6163

-31.7

禽 蛋

3218

8.0

牛 奶

82

-51.2

水产品

1636

3.5

蚕 茧

1787

-24.1

村庄整治积极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运行良好,结合旧村改造项目,开展整治村77个,全年共投入资金8320万元。50个待整治村已建成村内硬化道路119公里,新建垃圾集中房73座,配置垃圾箱1272个,新建公厕81座,污水处理率80.6%,全年新增安全饮用水人口2.43万人。67个省定项目实施村的村庄整治工程细分项目都全部建成。

农、林、水的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实施千库保安、山塘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积极提高水利工程安全度,全年共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407处,完成千万农民饮用水、山塘除险等工程397处。全年实现农业化肥施用量32498吨,比上年增长2.6%;农村用电量682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据年报数据,2009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2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9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主要工业原料价格有较大回落,进入三季度后,以钢材为主的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调,直到11月份后才渐渐回升,其中钢板价格回调了千余元,从而使重工业占较大比重的我县经济影响明显;第二、轻工业生产实现了较好的增长,进入三季度来,受国家促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以生产消费资料的轻工业实现了逐月回升,特别是进入                                                               四季度后的冲关阶段,本季完成产值15.72亿元,同比增长23.8%,从而使前三季度一直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的全县轻工业产值实现了8.7%的正增长。第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止跌回升,企业效益状况有所改善。20089月份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下滑,到20097月才有所回升,到年底回升到了123.4;三季度后,产销衔接也有好转,到年底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了95.6%;从效益状况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第四、工业用电量逐季回升。全年实现工业用电量90332.77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5%。分季度看:一、二、三、四季度累计用电量分别为15535.92万千瓦时、38603.75万千瓦时、64412.42万千瓦时、90332.77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9.2%8.5%4.4%1.5%,降幅不断收窄,单季工业用电量除一季度外,其它各季都实现了正增长,四季度达到了6.6%

2  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 品 名 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发 电 量

万千瓦时

2200

-11.0

啤 酒

千升

165414

-5.7

钢材

万吨

97.99

54.2

8552

0.1

万米

1109

62.3

服装

万件

236

8.2

机制纸及组合式板

56301

12.8

电动工具

千台

11994

5.7

电光源(灯泡)

万只

17733

23.7

金属切削机床

12193

28.4

缝 纫 机

百架

23078

-4.2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占全县GDP的比重为4.5%,与上年同步运行。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25亿元,增长9.0%,增幅比上年加快了8.1个百分点。实现制造业投资14.06亿元,占全部限额以上投资总额的53.6%。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2%;第二产业投资15.20亿元,下降3.8%;第三产业投资10.13亿元,增长29.0%

房地产投资锐减。因近三年来全县没有大宗土地成交,全年仅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28亿元,比上年下降了72.6%。本年施工房屋面积只有12.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了72.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8.85亿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12.89亿元,分别增长14.4%14.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26亿元,增长2.3%;零售业零售额21.91亿元,增长14.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76亿元,增长22.4%;其它行业零售额1.82亿元,增长19.8%

市场建设在调整中发展。到年底全县各类专业市场数为23个,比上年减少了7个;全年实现集贸市场成交额128360万元,比上年下降18.5%

对外经济受到了冲击。全年实现全社会出口收购总额35.09亿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自营出口总值27176万美元,下降13.1%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实现公路货运量459万吨,货运周转量25216万吨公里;实现公路客运量88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5691万人公里;实现铁路旅客运输量25.7万人,比上年增长4.0%,铁路货物运输量31万吨,比上年增长6.9%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29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107万元,增长22.2%;电信业务收入19854万元,增长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8.49万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3.62万户,小灵通用户0.8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67万户,增长5.9%。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18.91/百人和68.32/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2.65万户。

全年实现旅游总人数318.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2%;旅游总收入14.93亿元,增长34.1%。其中入境旅游者5327人次,增长36.6%;国际旅游创汇收入535.16万美元,增长50.6%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65%。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6.0%

3 2009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年末数(万元)

比年初增减额(万元)

各项存款余额

1026050

289763

其中:企业存款

217283

106284

储蓄存款

608581

139162

各项贷款余额

701927

221285

其中:短期贷款

450258

141272

中长期贷款

240009

71813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3409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87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寿险保费收入10822万元,比上年增长30.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49万元。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490万元;财产险赔款1759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继续提高。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重点大学上线人数达333人,占全市总数的47.5%。扎实开展教育强县创建活动,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年底全县有普通中学18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5所、技工学校1所、小学46所、幼儿园133所,在校学生分别为24255人、316人、6434人、637人、26790人和14142人。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了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都达到10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6.86%

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全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2455万元,比上年增长9.0%。实施项目带动工程,促进经济发展。全年向上级申报科技项目42个,立项25个,共争取上级补助经费447.5万元;7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长,加强对农村科技工作的指导,全年共引进新品种61个,实施新项目20个,推广新技术26项,培育科技示范户303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7个,剧场、影剧院3个。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8.3万户,比上年增长22.1%。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42%95.00%。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县的医疗和防疫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和卫生院数57家,其中等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46家,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和爱委办各一家。年末全县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146张,其中等级医院床位数645张。卫生技术人员1605人,其中医生980人;卫生防疫人员31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高达9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75‰,其中婴儿死亡率为7.48‰。年末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数达365989人,比上年增长了3.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450240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男性人口232875人,女性人口21736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7%48.3 %。全年出生人口5132人,出生率11.43‰;死亡人口2713人,死亡率为6.04‰;全年自然增长人口2419,自然增长率为5.38‰。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11.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3元,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6277元,下降1.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6.6%,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7%,比上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8.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7.1平方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1.9平方米和0.4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18辆,比上年增加了6辆。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3490人,比上年末增加6435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2385人,增加4021人。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5989人,增加11161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6054人,增加500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职工分别为47063人和20217人,分别增加3人和91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31人,比上年减少了174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达17.7℃,比上年下降0.1℃。全年平均年降水量1373.1毫米,比上年下降21.8毫米。全年全县日照总量达1654.1小时,比上年增加了44.3小时。

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6%、工业烟尘排放达标96.5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00%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全县规上工业能耗下降明显,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18.06%。其中36家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5.3%,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2.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8公顷;迹地更新1024公顷;当年新增育苗8公顷;成林抚育面积400公顷;幼龄林抚育面积133公顷。低产林改造面积555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7411公顷。到年底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4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93公顷。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户籍人口口径计算。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