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16年缙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2660758/2017-29091     发布机构: 缙云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7-03-27 00:00:00

缙云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缙云调查队

2017327日)

 

2016年,缙云县委、县政府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战略指导思想,以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为目标,以“产城融合、 城乡一体”为路径,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补短板、促和谐相结合。科学施策 , 精准发力 , 攻坚克难 , 开拓进取 , 全县经济运行平稳 , 社会和谐发展,为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6.64万人,比上年增长4.5‰。其中,男性人口24.01万人,女性人口22.6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5%48.5%。全年出生人口5671人,出生率为12.2‰;死亡人口2854人,死亡率为6.1‰;全年自然增长人口2817,自然增长率为6.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6.51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9.3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达到了52.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据初步核算,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4.7亿元,分别增长3.2%5.1%10.3%。人均生产总值5663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527美元),比上年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5.355.439.3调整为5.2:53.7:41.1(见图2)。

1 2010-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5亿元,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67亿元,增长29.7%(见图3、图4)。

2016,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370人,550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的目标范围内,为3.0%

3 2010-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4 2010-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10.11亿元、1.92亿元、4.01亿元、0.20亿元,分别增长6.4%、增长2.7%、增长9.0%、下降38.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7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3.3%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7公顷,比上年下降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9996公顷,比上年下降4.8%;中草药材播种524公顷,比上年下降1.9%;油料种植面积1738公顷,增长0.1%;蔬菜种植面积6608公顷,增长2.5%;花卉苗木面积173公顷,增长6.1%

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55818吨,比上年下降3.5%;肉类总产量13409吨,增长0.9%,其中:猪牛羊肉产量8601吨,增长1.1%;禽蛋产量4264吨,增长2.8%;牛奶产量16吨,下降11.1%;生猪出栏8.23万头,增长1.0%;家禽出栏308.5万羽,增长1.5%。水产品总产量1818吨,增长1.3%。(见表1)。 

1  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吨)

比上年增长(%)

 

55818

-3.5

 

3331

-8.2

其中:油菜籽

2980

-9.5

食 用 菌

4431

0.9

 

184339

1.6

 

2175

0.2

果用瓜

12913

4.8

其中:西瓜

11974

4.7

 

13409

0.9

其中:猪牛羊肉

8601

1.1

 

4264

2.8

 

16

-11.1

水产品

1818

1.3

 

924

-16.1

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完成好溪五云段工程综合治理河长3km,建设护岸3.79km、新建翻板坝1座;完成16座水电站、2座水库、3座山塘、4座农村供水工程及1座雨量站的创建工作;完成山塘整治54座,新建管道灌溉780亩,改造渠道长度39.52km,排水沟9.56km;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了10个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95万人。全年农业化肥施用量32498吨,比上年下降0.7%;农村用电量1500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9.84亿元,比上年增长5.2%(见图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33亿元,增长6.1%。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27.10亿元,增长10.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12亿元,下降2.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52.90亿元,增长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7.5%2.9%73.1%全年钢材产量89万吨,增长24.9%;水泥产量499.0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产量217.7万吨,分别下降11.5%10.6%;金属切削机床4.11万台,比上年增长2.4%(见表2)。全年新产品产值123.61亿元,增长14.0%,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3.0%

5 2010-2016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2  2016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

 啤酒                           

万升           

14824

-5.3

                                     

             

6559

-48.0

                                     

万米           

373

-7.5

服装                                    

万件           

589

-0.3

纸制品                                 

万吨             

7.56

-38.3

水泥                                   

万吨             

281.33

-12.1

散装水泥                               

万吨             

217.68

-10.6

钢材                                    

万吨             

89.00

24.9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4.11

2.4

阀门                                   

万吨             

5.78

-6.9

模具                                   

万套             

10.62

0.5

电动自行车                             

万辆             

26.59

57.6

太阳能电池                             

千瓦           

53202

6.2

电光源                                 

万只           

14768

-13.3

全年完成建筑安装工程8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实现建筑业产值32.08亿元,增长23.0%,建筑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4.2%,建筑业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3%,较上年回落了12.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见图6),完成年度计划的100.6%。非国有投资83.2亿元,增长26.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8.9% ,其中民间投资占非国有投资的98% (见表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为7.3亿元、29.1亿元、84.3亿元,比上年增长47.2%14.4%9.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6.1亿元,增长10.1%全年投资项目438个,增长20.7%,其中新开工项目327个,增长32.9%

房地产投资完成11.3亿元,比上年下降30.4%。全县房屋施工面积234.4万平方米,下降25.0%,其中住宅91.1万平方米,下降21.9%。商品房的销售面积33.5万平方米,增长39.6%。

 

 

6 2010-201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3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分项情况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按投资主体划分:

 

 

1.国有投资

37.6

-10.1

2.非国有投资

83.2

26.7

  民间投资

81.6

24.2

按项目划分:

 

 

1.项目投资

109.5

20.0

  基础设施投资

49.6

-1.1

2.房地产开发投资

11.3

-30.4

  住宅投资

5.4

-54.7

按产业划分:

 

 

1.农业投资

7.3

47.2

2.工业投资

29.1

14.4

  工业技改投资

26.1

10.1

  制造业投资

25.3

14.4

3.服务业投资

84.3

9.5

按构成分:

 

 

1.建筑工程

82.1

8.1

2.安装工程

5.6

70.7

3.设备工器具购置

14.5

56.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见图7),其中,城镇的消费品零售额60.8亿元,增长17.1%;乡村的消费品零售额13.7亿元,下降1.0%。批发业销售额66.5亿元,增长13.0%;零售业销售额78.9亿元,增长14.0%;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03亿元、14.24亿元,分别增长11.8%17.7%。到年底已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2家、省级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1条,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食堂5家、餐饮食品安全示范点5家。

7 2010-201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5.54亿元,比上年下降10.4%,其中自营出口总额44.74亿元,下降10.7%。合同利用外资62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15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公路货运量307万吨,下降5.0%,货运周转量16501万吨公里,下降9.9%;公路客运量536万人次,下降12.3%,客运周转量18210万人公里, 下降11.0%。铁路旅客运输量71.9万人,增长250.2%,铁路货物运输量17.58万吨,下降41.4%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0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7亿元,增长20.9%;电信业务收入2.48亿元,增长5.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6.39万户,下降13.1%;移动电话用户46.50万户,增长3.5%。全县常住居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17.5/百人和127.4/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0.89万户,增长21.1%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20万美元,增长4.4%。仙都景区接待游客367.8万人次,增长34.3%;门票收入4349.3万元,增长40.3%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4.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年末较年初新增各项存款12.1亿元,比上年多增8.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2.1亿元,比年初减少3.1亿元,下降了1.6%(见表4、图8、图9)。

 

 

4      2016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年末数(亿元)

比年初增减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34.2

12.1

5.5

其中:住户存款

149.7

17.1

12.9

各项贷款余额

192.1

-3.1

-1.6

其中:住户贷款

100.8

13.3

15.2

 非金融企业及机   关团体贷款

91.3

-16.4

-15.2

 

8 2010-2016年全县人民币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9 2010-2016年全县人民币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45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0亿元,增长8.3%;寿险保费收入5.04亿元,增长44.8%。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3亿元,增长33.7%。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1.02亿元,增长60.9%;财产险赔付1.40亿元,增长19.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2所、成人中专1所、小学42所、幼儿园76所,在校学生分别为21574人、74人、4909人、432人、30101人和13009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都达到100%

全年共受理县科技项目75个,立项62个,其中工业项目33个,农业项目20个,社会发展项目9。全年申请专利1214件,授权631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全年获奖科技成果6项,其中省部级奖2项,市级奖4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件和2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7个,剧场、影剧院3个。全年文化下乡送戏125场次、送电影4900场、送图书32667册。到年底,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覆盖率达到了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8.05万户,其中在线用户5.18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用户2100户。
  
 年末全县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349家,其中县级医院10家(公立医院3家),乡镇(街道)卫生院23家,村卫生室222家,诊所94家。年末全县实有床位数1931张。全县卫技人员数2325人,其中医师951人,护士871人,其他医技人员503人。

      十、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根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全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68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99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30元,增长9.2%(见图10)。

扎实开展原“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实施低收入农户产业扶贫项目90个,鼓励低收入农户发展短、平、快特色种养业,促进自主增收脱贫,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9536元,比上年增长19.5%

 

10 2016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幅

                                

2016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96010人,全年新增1444人;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3732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4225人;全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有2015个,参保人员45506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70299人,参保率达96.5%;全县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86989人;全县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0877人;全县社会保障卡申领总人数45.98万,完成制卡人数45.77万,持卡总人数43.53万。

 全年居民登记结婚人数2569对,比上年下降16.2%。申请离婚人数863对,下降0.3%

全年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8起、死亡37人,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42.4%14.0%。其中:工矿企业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道路交通事故33起,死亡32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

全年全县用电总量16.3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3%。其中工业用电12.09亿千瓦时,增长4.6%;居民生活用电2.7亿千瓦时,增长16.2%。全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3.5%,其中千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上升9.6%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完成造林更新8561亩(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214%),森林抚育5.3万亩(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177%),实施平原绿化1492亩(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298%);完成珍贵树种基地造林762亩,补植培育2489亩。

建成省级森林城镇1个(舒洪镇),森林村庄2个(三溪村、仁岸村),市县级绿化示范村20个。

绿化工作良好开展,全县义务植树达98万株,参与人数29.6万人次。

全年全县平均气温为18.5℃,比上年高0.7℃。全年降水量1688.0毫米,比上年减少了129.2毫米。全年日照总量为1426.7小时,比上年减少174小时。全县水资源总量15.75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6%。全年总用水量1092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7%。其中:生活用水2059万立方米,农业用水623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984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3.1%、增长18.5%和下降29.8%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相关数据除县统计局直接统计外,均来自相关职能部门。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口径计算。

(4)居民收入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缙云调查队根据国家的调查方案,通过抽样调查结果所得。

(5)城镇人口比重指常住城镇人口占全县总常住人口的比重。

 

 

 

4 2010-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