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2024年缙云县司法局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02660643/2024-107418     发布机构: 缙云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 2024-12-25 15:07:25

2024年工作重点亮点

(一)强化法治保障服务大局

一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落实法治缙云建设工作要点,创新“以案述法”实现县属各单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并结合县委政治巡察对15家单位开展法治领域巡察,反馈问题53条;对19家单位进行法治督察,全面助推法治缙云建设。二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有力推进涉企法治服务,积极先行先试投融资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创新八化服务模式,已提供各类涉企服务315件;今年涉企领域揭榜1个省级项目、5个省级案例、1个市级项目。三是法治人才赋能发展。联合组织部全省首创法治建设特派员制度,一对一助力18个乡镇(街道)法治建设指导合法性审查93件次,化解矛盾纠纷158件。

(二)持续优化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迭代涉公合同管理一体化应用。目前升级至4.1版本,增设劳动用工”“人才公寓出租合同模块今年录入合同1152件,同比增长32.26%全省率先搭建村级合同审查系统,已协审村级合同35件、提出审查意见43条。积极推进涉公合同一体化改革重构政府治理模式,并列入市级小切口改革项目。二是提升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以规范化为切口,编写完成3实务指导手册,提供便利化指引和标准化参考。今年审查涉法事务507件,提交协审数居全市第一,该项工作并入选2个省级揭榜挂帅项目。三是落实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制定行政执法监督线索处置办法,接收各类问题线索401条,开展专项监督24发现并整改问题1400余个、纠正不规范行政执法案件8四是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新增行政复议案件249件、增幅97.61%,行政诉讼案件新增44件、下降13.7%,复议诉讼比达8.6:1,2件行政复议案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集。行政复议纠错14件,调解47件,复议后起诉15件,案结事了率达93.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年来行政复议后诉讼案件实现零败诉。

(三)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是巩固司法所综合改革成效。深化重点所与普通所“1+N”协作关系,统筹使用基层司法行政力量,形成一体化工作格局,列席镇街班子会议75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300余条。司法所综合改革成效获张赟书记批示肯定,同时全市司法局长座谈会赴我县考察学习、改革成果获浙江法治报专题报道。二是推进人民调解标准化建设。建立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推动调解队伍专业化、增加调解组织覆盖面、扩大调解工作影响力我县调解纠纷5558件,协议金额1.05亿元。三是强化重点人群教育管控。我县现有社区矫正对象442,刑满释放人员1799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日常监管教育,压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责任,同时出台安置帮教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提升安置帮教工作质效

(四)公共法律服务普惠高效

完成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创新1所(律所)联1乡法律顾问制度,实现随时提供法律帮助,并联合民政局成立全市首家“缙家理”婚姻家庭法律工作室。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1件,挽回损失1100余万元,其中行政复议案件1件;推出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实现办理公证零接触,办理公证业务1000件,其中涉外、涉港澳台303件,收取公证费用109万元;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其中开展线上普法6场。同时,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做好全流程专业法律服务,有效化解征迁矛盾纠纷23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600余次。

(五)打造高素质司法行政队伍

积极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精气神,激发干部干事热情,落实党纪学习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今年,我局机关党委获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赵雨菁同志撰写的论文在第二十一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中获三等奖;刘一江同志在洪水中勇救落水群众获司法部点赞。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持续规范法治缙云建设工作机制。常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健全重大法治事项统筹协调机制,谋划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以2025年法治建设考核工作提升法治缙云建设水平。

二是全链条建设重点产业合规预防体系。加强锯床、缙云烧饼、智能短途交通产业等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打造重点产业事前预防、事中合规、事后信用修复的全链条合规服务体系,梳理多部门、跨领域产业监管重点和风险信息,提供从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的法治增值服务,有效推进企业规范经营、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全域建强法治人才队伍。一方面对标三支队伍建设、省市法治人才培养要求,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库建设,增强涉外法治能力。另一方面深化县域法治建设特派员结对循环制度,加强法治建设特派员培训,强化社会效果和经验材料总结,形成缙云高素质干部队伍培育模式。

四是严格压实维稳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切实做好风险隐患和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严防发生极端案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同时,严密把控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动向,聚焦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加强教育矫正及监督管理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刑事执行工作新格局

五是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加快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突出监督工作重点,提升专项监督能力,由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转变;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线索渠道,整合执法监督力量,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等监督的线索移送、协助查证、结果反馈等常态化协作机制,切实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

六是优化行政复议受理工作。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内部规程,加强协调化解力度,提升办案质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让更多的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化解。认真落实行政应诉职责,积极协调指导行政机关应诉和对行政争议的化解,争取败诉率低于8%。积极探索司法所参与复杂行政案件全程办理机制。

七是迭代升级涉公合同一体化应用。推动实现涉公合同全生命周期在线管理;构建分级审查模式,完善预警功能,深化款项支付等方面的智能提醒,及时研判风险信息,提出建议方案。推动村级合同合法性审查落地见效,编制村级合同规范化管理指南,持续更新合同范本。

八是深化司法所综合改革工作。加强重点司法所与辖区乡镇街道的协调对接,统筹协调片区乡镇街道做好法治建设规划落实、任务分解等工作。持续推进司法协理员改革。根据司法所建设分类分级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要求,持续打造一所一品

九是强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提升家门口的律师,更让人放心、缙家理等品牌影响力,法律服务更精准。推进公证业务拓展落实公证员涉外资格培训。推动建立法律援助流动站,满足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服务需求,实现法律援助加速度。聚焦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开展群众有感的法治宣传活动,将黄帝文化融入法治宣传,扩大嫘小祖普法IP影响力;采取点单+互动+答应模式,构建订单式精准普法机制。

十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三支队伍建设,推动司法行政业务与党建工作的深入融合,纵深推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特别是青年干部的教育引导,推动党员队伍发展建设。进一步深化三红三聚工作法,优化增值式法治服务,推动具体工作提质增效。


附件:
附件: